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在福州肺科医院治疗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GP方案化疗,观察组(40例)使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肿瘤标志物变化.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脱皮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而恶心呕吐、腹泻、转氨酶升高、骨髓抑制、皮肤瘙痒、皮肤干燥、口腔炎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癌抗原211(CA21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效果显著,能增强对肿瘤的抑制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