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328061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一种常见的组织形式,不仅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更有助于幼儿学会自主学习,促进智力的发展。本篇文章根据幼儿园区角活动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从活动材料与主题相结合、活动材料本土化、以幼儿为中心、活动材料可变性等方面提出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的建议。
  区角活动是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进中国的,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区角活动是一个近代兴起的概念。蒙台梭利是第一个提出区角活动的人,她将区角活动划分为日常活动区、生活练习区、教学、感官及语言区;高瞻课程则依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结合活动材料的特点,将区角活动划分为娃娃家、音乐区、沙水区、积木区、美工区、木工区、安静区、动植物区;美国学者约翰·托马斯则主张活动区并不指专门开设出来的区角,而是包括教室内的每一个区域;冯晓霞将区角活动作为一种形式,施教者根据幼儿们感兴趣的活动类型和材料等,将空间划分为一个个功能性区域,让孩子自由选择各种区域,以便他们在环境、活动材料及伙伴的配合中得到发展与锻炼。总的来说,当前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活动材料的投入是区角活动良好的开展的第一步。
  一、区角活动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区角活动材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与想象性思维,帮助幼儿习得今后的学习经验。如建构区提供积木,搭积木游戏可以很好地促进幼儿的创造性发展,幼儿在建构的过程中,可以随意地搭配不同类型的积木,搭建各种各样的造型。如:美工区,在美工区的操作过程中,幼儿习得颜色搭配的经验,并了解到三原色的知识。
  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区角活动过程中,并不是每个区角都有丰富多样的材料,在区角活动材料投放不足的情况下,幼儿自己会想办法解决问题,如:小明玩5分钟,小红再玩,或者小明和小红一起玩,这无形中培养了幼儿养成分享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学会合作、协商,有利于幼儿情感因素的发展。
  二、当前幼儿园区角活动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材料的投入过于高结构化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材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会随着幼儿的兴趣或者活动的主题进行调整,不少幼儿园教师都抱怨每次更换主题时,要重新制作材料太麻烦了,而且新制作的材料不一定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所以,教育者会购买生活中常见的玩具,来补充区角的材料。这些成品玩具一开始的确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但幼儿对这些成品玩具的专注性较差,感兴趣的时间较短。
  (二)投放的材料偏离幼儿的实际生活
  秋天到了,在植物区活动中,教师想让幼儿认识有哪些树结果,哪些树不结果,教师找来了结果的树的图片让幼儿连线。其实这个区角活动的开展已经超出幼儿的认知范围了,大多数幼儿对结果或者是不结果的树都没有太深刻的了解,在植物区投放这样的活动材料已经远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如果想让幼儿了解认识结果的树,可以利用幼儿园的种植园帮助幼儿了解这一概念。
  (三)投放材料可变性较差
  在区角活动中,投入过于一成不变的材料。如:区角活动娃娃家,投放的材料碗就是碗、筷子就是筷子,衣柜就是衣柜,这样的活动材料比较单一,很难发生变化。这样幼儿对材料会产生厌倦,对材料不感兴趣,幼儿在使用这些材料时,按照提供的材料进行活动。区角活动材料投放应该是可变的,可以让幼儿发现同一个材料有不同的功能,避免功能固着和思维定式。
  三、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的建议
  (一)根据主题活动,选择区角活动的材料
  区角活动投放的材料应该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主题活动,投放不同的材料。如:建构区投放积木、沙水,幼兒可以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区角活动;科学区投放安全的、对幼儿危害较小的材料,科学区不一定要投放技术含量特别高的材料,也可以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具有科学趣味性的材料,比如泡泡的制造,教育者提供洗头膏、沐浴露、洗衣粉等;图书区可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图书或者刊物,与幼儿年龄相适应的读物。
  (二)以幼儿为中心,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材料
  当前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幼儿为中心,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区角活动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幼儿的活动兴趣,为3—6岁的幼儿开设的活动区。在这些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活动区,选择感兴趣的活动材料。所以说区角活动的材料投放就显得很重要了,前面提到当前幼儿园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的普遍问题是材料类型过于高结构化,很难让幼儿保持长久的兴趣。
  (三)投放可变性较强的活动材料
  选择可变性较强材料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幼儿可以将不同的活动材料结合起来,比如说:建构区的活动,为幼儿提供长短不一的积木,幼儿可以利用这些长短不一样的积木搭出不同的形状;在益智区,为幼儿提供大小不一致,不同图案的七巧板,再结合不同的空间结构,利用不同形状的七巧板填满空间,每次有不同的组合图形。
  总之,幼儿园区角活动还处在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前进过程,但区角活动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它是幼儿园活动的一种组成形式,区角活动开展得好,选择好活动材料是第一步,活动材料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进行探索研究时注意的时间更久,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操作性技能。
其他文献
2018年3月5日,又是一个周一。在幼儿园的升旗仪式上,孩子们目视着国旗冉冉升起,随着音乐庄严地唱着国歌。升完国旗,孩子们开始了富有童趣的早操。这时,大一班的队伍忽然变乱
英语教育是小学教学阶段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以及阅读、写作技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在情境教学的环境中能够激发出学习的兴趣,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本文主要从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  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的教学观念以及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是依靠班主任完成的,所以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支柱。做了班主任,你就拥有了一种情怀,融入了一个团队,经历了一次成长,收获不计其数。以下是我做班主任期间的感受。  一、做好开学工作,为班级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开学初,我紧紧围绕班干重组、卫生扫除、班级公约等这些方面把工作做实做细。如果说这是常规类的,那么,在开学初的班会课“让学生
英语是一门在实践中不断创造,不断改革新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课程。尤其当小学英语教材内容以新的故事形式呈现时,同样对英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根据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学习语言。”这一要求,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有效的尝试了把西方经典童话故事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并得到了以下几点实践经验:  一、课前欣赏西方经典童话,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英语的能力  很多的西
1981年,张志公先生曾感慨:“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是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可是,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纵观语文习作教学现状,依然是个老大难。为什么学生怕写、教师难教?其实,多年来教育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写作教学提出过多种改革措施,但是至今收效甚微,以至于现在不少教师干脆不教,只命题让学生去写,然后批改、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