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考化学命题趋势及应对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_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核心素养下,学生通常能够在各个学段的教育中,逐渐形成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个人能力发展的品格以及关键能力。这就使高考化学的命题中也逐渐注重核心素养的考查。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下,高考化学的命题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应对核心素养下的高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考化学命题趋势对策
  核心素养通常涵盖了多方面,相较于单一的技能、知识、价值观,核心素养主要是将其进行结合而形成的综合体。核心素养的发展通常就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应对种种挑战,属于学生必备的一种稳定、综合的品格和能力。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是高中生发展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新课程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当中提出的化学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测试,也就是以核心素养作为导向的高考命题标准。新一轮的考试改革中,高考的化学命题逐渐趋向于对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考查与评价。
  一、核心素养下高考化学命题趋势
  1.注重化学核心素养的不同等级考查
  学业水平的考查通常包含了1~4个水平,考查需全面合理。选择题的考查通常水平较低,一般很少可以达到水平4。在非选择题中,学业水平的考查等级相对较宽,更侧重水平3与水平4的考查,或者是穿插水平1与水平2。突显出比例相对合适的水平等级考查通常是水平3,其更偏向于选修板块的相关内容[1]。经过对不同水平的层级考查的次数也不相同,由此可知,化学命题者更侧重于某个水平等级,并对考生学习化学知识后的某个阶段应达到的水平进行呈现。
  2.注重覆盖化学核心素养,突出各维度考查
  选择题的考查通常是对基础知识概念进行考查,考查重点也会按照核心素养,以微观探析和宏观辨识、模型认知和证据推理、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平衡思想和变化观念等为主,很少涉及到社会责任与科学态度。
  3.学业考试需注重化学核心素养达成度测试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业水平的考试目的主要是对学生化学素养的达成度进行测试。而在考试大纲中也提出需在知识与能力测试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全面检测。在高考命题时,也更注重新课标与考试大纲的全面贯彻与落实,并对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全面检测[2]。根据全国卷的高考考试大纲中,化学教师需注重回归教材,关注试题情境的创设,通过对化学必备知识的全面考查,对学生的化学方法应用能力、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
  二、核心素养下高考化学命题趋势的应对策略
  1. 分析知识承载的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
  以高中化学必修一的知识为主,例如,对氯气性质实施研究时,可对学生的模型认知与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对于模型认知而言,其通常指从研究物质的元素类别、宏观类别,微元素化合价,对其认知模型进行建立。又或者,氯气存有氧化性,其化合价是0价,单质颜色通常为黄绿色。因此,在氯气学习时,教师可选择氯气能够溶于水且用于消毒的性质,将其与自来水消毒的作用相联系。通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常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再如,对原电池原理进行教学时,教师就需注重学生化学学科素养进行培养的素材选择,并通过电池发现史的素材,经过真实科学史,呈现出情境素材,以此对学生的批判质疑的能力进行培养,并使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精神[3]。又或者,对原电池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素材进行选择,教师可从生活中废旧电池的利用与保护、回收废旧电池等,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化学知识就来源于实际生活中,且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直接关系,明确学好化学对环境保护有着重大意义。
  2.注重学生科学实验的探究能力培养
  核心素养培养与形成并非是灌输与说教就可以速成的,其通常需长期学习与实践体验实现知识的内化,因此,教师需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实践活动,以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核心素养。 例如,对原子价层电子对于互斥理论模型对原子空间构型进行理解时,教师则可创设多元化教学活动。化学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气球代表原子,通过橡皮筋把气球绑起来,并按照价层电子之间的对数不同,引导学生做实验,以充分体会到不同价层的电子对数想要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时,需呈现什么形状。首先,学生需经过化学式计算,获得价层电子对对数,且需获得度对电子具体的对数,并按照VSEPR模型理论,了解到物体是三边形、两边形、四边形的最大形状。然后,在课堂上通过手进行敲打气球,以得出气球最顶状态,从而在活动当中对学生的推理意识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行培养,最终使学生形成理性思考思维[4]。
  3.基于学业质量凸显核心素养
  新课标中将化学学业的质量标准进行了详细化,以此使考试与教学评价更加有据可依且全面仔细。在新课改下,高考化学的考试中,对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进行考查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化学教师需真正的理解与掌握相关化学核心素的内涵、表现、水平描述,并按照新课标要求,对化学的学业质量进行解析,通过命题与教学,全面且准确的对学生学科素养的真实水平[5]。例如,根据化学学科的反应速率开展教学时,在必修的内容学习时,学生已经了解到其定义,化学反应的速率快慢标准,并要求学生学会简单计算。而在之后的选修学习中,需全面的学习相关化学反应原理,其通常要求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化学反应,因此,该部分学业质量的标准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与必修要求相对比,必修时更注重学生的识记水平,而当前的要求则更注重对部分知识的分析与运用。在总体上讲,整个试题都对学生知识广度与深度、综合性分析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在必修阶段,其学业水平的质量标准动词通常是“识别”,而选修的阶段,其目标动词相较于之前则有效提高,经过不同的水平层次进行划分,实现不同水平、不同学段的化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4.核心素养考查需保持合理的比例
  不论是化学学业的水平考试,还是当前的高考理综考试,都需及时的完成化学教材知识的学习,并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在對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培养时,需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式进行事物的认识,以实现自然界事物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以促使学生根据宏观现象与实验结果,对事物特征进行全面了解。同时,教师还需引导学生从事物宏观现象与实验结果等,对事物特征进行全面了解,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以促使学生在不同学段与不同板块学习中,实现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的有效提高[6]。又例如,对化学平衡思想与变化进行培养时,可增强学生对相关自然界事物变化的理解与掌握,以此使学生充分了解到物质变化通常是有条件的,经过化学变化与化学能量等相关知识的培养,促使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提高。除此之外,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中,通常对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学生实现全方位的培养与发展,才能使学生发展成积极向上、热爱生活、身心健康的人,并成为21世纪的现代化良好公民。其中,社会责任与科学态度的考查,教师需注重真实情境的设置,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愈来愈注重对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从而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的高考命题中注重核心素养的考查,这就要求化学教师需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时,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与基础性素质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合佩.指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命题模型建构与应用[J].化学教学,2020(6):81-86 93.
  [2]马应彪.新高考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考察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1):155.
  [3]卢天宇,艾进达,吴运来.化学核心素养视角下试题的质量评价探索[J].化学教学,2020(1):27-30 42.
  [4]杨媛,孙歌阳,孔霞,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4(3):41-44.
  [5]罗桂山.新高考背景下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12):1-3.
  [6]邵传强,陈进前.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高考试题评析及反思[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7):68-72.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化学试题命题趋势及应对策略研究——以2017-2019年为例》,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515.】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束缚,而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和应用,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更新了教学观念,优化了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最大限度的凸显,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能力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现代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还存在着诸多方面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树立“以学论教”的观念,运用启发诱导,导而弗牵,情景教学,理实交融等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习效率提高,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一、明确目标,制定方案  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该学科教师必须要明确具体教学目标,根据总的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这样教学过程就会较为有规律。学生也会很快的理解所要学习
【内容摘要】百善孝为先,我国作为文化大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行为,也极为重视孝的观念。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作为一个孝顺、感恩的人一直都是教育中重要部分,把孝字引入校园,传扬孝道文化,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孝道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影响  校园文化直接决定一个学校的精神和氛围,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是学生文明素养和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建设一
【内容摘要】自我国素质教育开始以来,各大中小学都积极响应,其中初中数学的课堂上也呈现一片大好的素质教育成果。当前,素质教育推进的相关政策中推进了新的课堂行进要求,那就是“轻负高效”,顾名思义下的一个词说起来容易,但行动起来仍需要师生和校级部门的不懈努力。本文就“轻负高效”的相关目标入手,对初中数学几何课堂现状进行分析,并最终得出有利于课堂轻负担、高质量运行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轻负高效初中数学
【内容摘要】鉴于传统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现状,如何激发和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当前生物教学研究的重点。本论文以初中生物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基于学生学习兴趣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 兴趣 策略  成功的课堂教学,不是强制性的教育,更不是典型的“灌输式”教育,而是通过多种课堂教学手段,不断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
【内容摘要】以读促写也被称为读、写的结合体。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满足初中英语教育的需要,帮助学生摆脱“阅读兴趣低”“不会写字”的尴尬局面,思维引导是一种发散性强、维度性强的思维工具。因此,在读写教学中,不分“读”与“写”,可以合理运用,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本文总结了思维指导在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原则,并探讨了思维指导在英语读写教学中的价值。  【关键词】思维导图 以读促写 初中英语 学科
【内容摘要】数学是一门以基础性学科,初中时期学好数学可以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数学学科有一定难度,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因此本文主要基于这一背景,首先阐述数学思想,然后分析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渗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主要方法,旨在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 数学 思想方法 途径  一
【内容摘要】在最新的初中语文部编教材中,名著导读课愈发受到重视。其实,名著导读课关键在于“导”和“读”。“导”是引导和指导,实际指以教师为主导,通过设计环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读”是朗读和阅读,实际指以学生为主体,读出作家的情感以及思想。本文将会根据教学现状,并以《昆虫记》为例浅谈名著导读课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导读 有趣 阅读方法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校开始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初中音乐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素质有着重要意义,音乐教学可以使学生劳逸结合,从繁重的课业压力中解脱出来,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艺术情操,使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带动唱”是初中音乐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对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应当掌握有效的策略,充分发挥“带动唱”教学方法的价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逐渐深入,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启发与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此基础上,启发式教学受到了师生的青睐,通过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生物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生命观和自然观。为了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本文结合高中生物相关教学内容,分析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提供一定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