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有关国家将成立外汇投资公司的消息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今年“两会”上表示,国务院正考虑把正常的外汇储备和外汇投资分开来管理。正常的外汇储备继续由外汇管理局来管理和运营,另外组建一个由国务院领导的,而不是财政部领导的外汇投资公司。借鉴国际上的一些成功经验,包括像新加坡淡马锡这样的公司,从事外汇的投资管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外汇经营有更多的盈利和效益。
有报道说,暂定名为“联汇公司”的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将于年内成立。知情人士透露,组建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为前任财政部副部长、现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楼继伟。首批将发行相当于2000亿至2500亿美元的人民币债券;首批投资对象为对类似于中海油等能源企业的战略投资。
中国的“淡马锡”呼之欲出
2007年3月15日,新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楼继伟主持召开部际联席会议,论证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组建筹备、定位、组织架构等问题。财政部、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10多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这是为组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召开的第一次筹备会。
日前,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已经获准成立,该公司将以目前的中央汇金公司为主体,延续汇金公司的公司化运作,追求“淡马锡式”的模式和效益。围绕这个机构目前最核心的问题是它的性质和定位问题。公司管理资金的规模等事项目前都没有确定,是接下来才讨论的问题。据了解,这一方案是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春节前最终确定的。
200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全年外汇储备增加2473亿美元。据有关方面预测,未来仍有可能以每年1500亿到20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由于外汇储备不断攀高,业界一直呼吁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提高外汇投资收益。
目前,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和拓宽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已是大势所趋。至于公司将具体管理多少规模的外汇,目前还没有讨论到这么实际的环节,因为公司组建、人才选取、机构搭建等方面需要一个过程。在公司的投资渠道方面,央行副行长吴晓灵透露:最起码汇金公司现在投资的金融股肯定是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战略性投资。
围绕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曾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以汇金公司为主转型成立;二是单独另外成立一家公司,三是成立几家这样的公司,以刺激竞争。业界人士称,延续汇金公司的公司化运作,追求“淡马锡式”的模式和效益,是拟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一大亮点。
淡马锡是新加坡国有控股投资公司,属新加坡财政部全资拥有,资产从成立之时的3.5亿新元,发展到今天拥有900多亿新元资产、管辖新加坡20多家政联企业、间接控制2000多家企业、囊括新加坡时报指数44%的上市公司,成为世界最成功的政府企业。淡马锡的成功各界公认的一条在于,虽是政府企业,却是按照市场化逻辑运作的典型的现代投资公司,委托人与代理人的边界划分得清清楚楚。
中国现行《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央行“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从海外经验看,北欧一些国家和新加坡当初设立外汇储备投资公司就为《公司法》所特别豁免,并由特定的法律去管辖。有消息透露,国家外汇投资公司通过财政发债的形式募集资金,然后从央行购买外汇储备,再交由其运作的思路已经初步确定。可见,这个思路并没有突破现有的法律框架,符合“依法合规”的原则。通过发行债券募集资金,然后与央行的外汇置换,可以理解为央行运用外汇储备投资于这部分资金本身,可以视做是储备的经营和管理,符合《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认为,财政部从市场上发债筹集人民币,购汇后划入专门的机构进行经营,这样就不属于直接用于管理、干预汇率的国家外汇储备,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的确,如果国家想把外汇投资公司作为一个受《公司法》制约的企业,那就无须专门立法。如中央汇金公司在注册和成立时所依据的就是(《公司法》。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将外汇投资公司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那就有单独立法的必要。专家认为,中国在外汇储备管理领域需要一部法律来厘定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性质、职能、治理结构等一系列问题。
创新外汇储备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出于安全至上的考虑,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境外政府、银行短期资产。过去由于对外投资经验与能力相对不足,加之外汇储备总额亦较有限,这种方式基本可以满足当时需要。但近年来,这种投资方式开始暴露其缺陷。海关总署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中国贸易顺差达到237.6亿美元,成为历史单月第二高。可见减少外贸顺差并非易事。按照目前速度,到201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总额将超过2万亿美元。
如此庞大的规模,如果只是投资于美国国债等少数品种,不仅显著降低其收益率,同时,在安全性、流动性方面也将面临严峻考验。此前曾有几次,仅仅因为捕风捉影的传言,即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从而使中国1万亿美元储备暴露在更大风险之下。
目前,中国正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的使用渠道和方式。早在今年“两会”上,此思路被进一步明确为外汇储备将分成两部分,以不同方式单独管理,其中,正常部分外汇储备将继续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进行管理,筹建中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负责管理另一部分,其原则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外汇经营有更多盈利和效益。
从国际经验看,虽然在一些发达国家,或是新兴市场国家,都存在着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类似的组织机构,但对中国来说,虽然目前经济规模已成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但从发展程度看,中国仍具有发展中国家的原罪,即人民币国际化远不能和西方发达国家货币同日而语,在这些国家可以用本币清偿国家债务的时候,人民币只能望洋兴叹;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相比,目前中国汇率形成机制与他们相同,但其经济规模和外汇储备的规模却有天壤之别。因此,中国模仿其他国家的外汇投资公司,虽不一定是南柑成枳,也有可能是东施效颦。
一般说来,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可能转向期限更长且更具战略意义的投资,但在实践层面,兼顾安全与盈利殊非易事。很有可能,新公司面临的第一个棘手问题,就是如何平稳有序地转移千亿美元数量级的资产,且不至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大的波动。
自今年1月1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上涨0.8%左右,而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约6.8%。虽然中国外汇储备如何构成并不明朗,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测,发展中国家官方储备中的60%是
有报道说,暂定名为“联汇公司”的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将于年内成立。知情人士透露,组建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为前任财政部副部长、现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楼继伟。首批将发行相当于2000亿至2500亿美元的人民币债券;首批投资对象为对类似于中海油等能源企业的战略投资。
中国的“淡马锡”呼之欲出
2007年3月15日,新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楼继伟主持召开部际联席会议,论证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组建筹备、定位、组织架构等问题。财政部、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10多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这是为组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召开的第一次筹备会。
日前,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已经获准成立,该公司将以目前的中央汇金公司为主体,延续汇金公司的公司化运作,追求“淡马锡式”的模式和效益。围绕这个机构目前最核心的问题是它的性质和定位问题。公司管理资金的规模等事项目前都没有确定,是接下来才讨论的问题。据了解,这一方案是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春节前最终确定的。
200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全年外汇储备增加2473亿美元。据有关方面预测,未来仍有可能以每年1500亿到20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由于外汇储备不断攀高,业界一直呼吁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提高外汇投资收益。
目前,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和拓宽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已是大势所趋。至于公司将具体管理多少规模的外汇,目前还没有讨论到这么实际的环节,因为公司组建、人才选取、机构搭建等方面需要一个过程。在公司的投资渠道方面,央行副行长吴晓灵透露:最起码汇金公司现在投资的金融股肯定是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战略性投资。
围绕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曾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以汇金公司为主转型成立;二是单独另外成立一家公司,三是成立几家这样的公司,以刺激竞争。业界人士称,延续汇金公司的公司化运作,追求“淡马锡式”的模式和效益,是拟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一大亮点。
淡马锡是新加坡国有控股投资公司,属新加坡财政部全资拥有,资产从成立之时的3.5亿新元,发展到今天拥有900多亿新元资产、管辖新加坡20多家政联企业、间接控制2000多家企业、囊括新加坡时报指数44%的上市公司,成为世界最成功的政府企业。淡马锡的成功各界公认的一条在于,虽是政府企业,却是按照市场化逻辑运作的典型的现代投资公司,委托人与代理人的边界划分得清清楚楚。
中国现行《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央行“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从海外经验看,北欧一些国家和新加坡当初设立外汇储备投资公司就为《公司法》所特别豁免,并由特定的法律去管辖。有消息透露,国家外汇投资公司通过财政发债的形式募集资金,然后从央行购买外汇储备,再交由其运作的思路已经初步确定。可见,这个思路并没有突破现有的法律框架,符合“依法合规”的原则。通过发行债券募集资金,然后与央行的外汇置换,可以理解为央行运用外汇储备投资于这部分资金本身,可以视做是储备的经营和管理,符合《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认为,财政部从市场上发债筹集人民币,购汇后划入专门的机构进行经营,这样就不属于直接用于管理、干预汇率的国家外汇储备,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的确,如果国家想把外汇投资公司作为一个受《公司法》制约的企业,那就无须专门立法。如中央汇金公司在注册和成立时所依据的就是(《公司法》。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将外汇投资公司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那就有单独立法的必要。专家认为,中国在外汇储备管理领域需要一部法律来厘定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性质、职能、治理结构等一系列问题。
创新外汇储备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出于安全至上的考虑,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境外政府、银行短期资产。过去由于对外投资经验与能力相对不足,加之外汇储备总额亦较有限,这种方式基本可以满足当时需要。但近年来,这种投资方式开始暴露其缺陷。海关总署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中国贸易顺差达到237.6亿美元,成为历史单月第二高。可见减少外贸顺差并非易事。按照目前速度,到201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总额将超过2万亿美元。
如此庞大的规模,如果只是投资于美国国债等少数品种,不仅显著降低其收益率,同时,在安全性、流动性方面也将面临严峻考验。此前曾有几次,仅仅因为捕风捉影的传言,即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从而使中国1万亿美元储备暴露在更大风险之下。
目前,中国正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的使用渠道和方式。早在今年“两会”上,此思路被进一步明确为外汇储备将分成两部分,以不同方式单独管理,其中,正常部分外汇储备将继续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进行管理,筹建中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负责管理另一部分,其原则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外汇经营有更多盈利和效益。
从国际经验看,虽然在一些发达国家,或是新兴市场国家,都存在着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类似的组织机构,但对中国来说,虽然目前经济规模已成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但从发展程度看,中国仍具有发展中国家的原罪,即人民币国际化远不能和西方发达国家货币同日而语,在这些国家可以用本币清偿国家债务的时候,人民币只能望洋兴叹;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相比,目前中国汇率形成机制与他们相同,但其经济规模和外汇储备的规模却有天壤之别。因此,中国模仿其他国家的外汇投资公司,虽不一定是南柑成枳,也有可能是东施效颦。
一般说来,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可能转向期限更长且更具战略意义的投资,但在实践层面,兼顾安全与盈利殊非易事。很有可能,新公司面临的第一个棘手问题,就是如何平稳有序地转移千亿美元数量级的资产,且不至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大的波动。
自今年1月1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上涨0.8%左右,而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约6.8%。虽然中国外汇储备如何构成并不明朗,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测,发展中国家官方储备中的60%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