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反擒拿法——反击敌双手抓我腕或臂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7EN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双捆手【招法】例一:1.敌用右手正抓我方右腕,左手反扣我右肘下压(图1)。2.我方向前冲右臂,随即向回顿拉屈肘(图2)。3.上左步,用左手由敌左腕下向上挑缠其腕。然后,我方之双手同时向上缠抓其左右腕,将其臂交叉拉向两侧,用敌之左臂捆住其右臂(图3)。4.右手猛击其肋,致其重伤(图4)。
其他文献
一、太极达摩伏虎棍的尺寸与部位名称  太极达摩伏虎棍的长度约十三把左右(根据各人身体高度,棍的长度大约与自己的胸口同高)。棍的根部即较粗的部位称为棍把,棍的另一端即较细的部位称为棍梢,棍的中间部位称为棍身。  二、太极达摩伏虎棍的握法与称谓  1阳手:即手心向上。  2阴手:即手心向下。  3阴阳手:即一只手手心向上,另一只手手心向下。  4对把:即两手虎口相对。  5顺把:两手虎口方向一致。  
清兵入关之际,明朝武将朱国畴将军避难到河南嵩山少林寺落发为僧,法号赤眉。赤眉众多弟子中,著名的有五枚、白眉、至善、冯道德及苗显五人。艺成后,上述五人分道扬镳,各自发展。  白眉辗转多个地方后,终于在四川峨眉山隐居下来,潜心修行,对自己平生所学武技进行了总结和提炼。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受猿猴倒挂树上捕抓水中鱼虾的启发,悟出了四标内劲、叠骨功和棉花肚等武技。除白眉曾传艺两广总督高进忠外,为免武技误传歹人
(接上期)  (五十一)  【原谱】  以 运脚,进退自如。  技手如动,步必随之。  【注解】  ①以 运脚,进退自如:这是太祖拳步法进退的基本要求。指胯部的运动要带动脚的进退,这样就能做到进退随心所欲。  ②技手如动,步必随之:这是太祖拳技击法则之一。指步形、步法要协调配合技手的攻防,这样做才称为“活”。  (五十二)  【原谱】  脚马不稳,上卦必虚。  转换不灵,攻守失机。  【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