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分解式背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155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的学习需要学生大量背诵,需要学生背诵的篇目有70篇,这其中几乎每篇都是经典作品。其实除了必背篇目之外,高中语文课程中还有许多篇目是非常经典的,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等等。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地多背诵经典篇目,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不断奋斗和探究的问题,分解式背诵在实际教学中收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这也是笔者一直探究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背诵;分解式背诵
  学生的语文素养很多时候体现在其文笔上,一个能写出好文章的学生,其语文素养定然不会差到哪里。当然这素养来自学生的日积月累,来自学生大量的记忆和背诵。我们在看《朗读者》的时,很多时候被董卿的出口成章所震惊,例如她随口就吟出赫尔博斯的“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还有她在得知世界小姐张梓琳要朗读刘瑜作品《愿你慢慢长大》时,随口就背诵出“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观众在看类似的一幕幕的时候,都无不羡慕和倾倒于董卿的口才,那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做一个善于背诵的人呢?
  有一次听不同老师同课异构《兰亭集序》,尽管是同一篇文章,但是不同老师在引导学生背诵上都有不一樣的方式方法,但是大家都用到了一个相同的方法,那就是分解法。下面我们展示两个不同的案例:
  案例一:
  永_______,岁_______,暮_______,会_______,修_______。群_______,少_______。此_______,茂_______,又_______,映_______,引_______,列_______。虽_______,一_______,亦_______。(其余课文省略)
  这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如何背诵上,使用了首字引导法,其实就是将整篇文章分成不同的语句,进而引导学生对每一段进行记忆,从而达到全篇背诵的目的。学生通过先前的预习、老师的讲解、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已经对文章有了一定的认知。老师最后通过这种给出首字的方法,将不同语句进行分解,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背诵。
  案例二:
  (时间) 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地点) _______ ,(事件) _______ 。(人物) _______ , _______ 。(环境)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活动) _______, _______。(乐器)_______ , _______ ,(情感) _______。(其余课文省略)
  这位老师在引导学生背诵文章上,采取了提示法,实质上同样将文章分解为不同的部分,通过不同的信息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记忆,进而达到使学生背诵全文的目的。当然不同的文本人们在背诵时所采用的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下面举例说明不同方法在不同文本中的使用。
  《书愤》
  陆游
  (回顾过往,言说实现)_______ ,_______。(两次胜仗,不同地点) _______,_______。
  (自诩长城,感慨年老) _______ ,_______ 。(歌颂诸葛,千古一人)_______,_______。
  《蜀相》
  杜甫
  (点出人物,道明地点) _______ , _______ 。(环境清幽,碧草黄鹂) , 。
  (三顾茅庐,老臣尽心) _______ ,_______ 。(死于北伐,英雄同感) _______ ,_______ 。
  这位老师从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的《知人论世》单元中,选取两首都有歌颂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诵读。学生在情景默写中,很容易将这两首诗的最后两句混淆,因为它们都描写了诸葛孔明的事迹,并且赢得后人的无限敬仰,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能正确指导学生背诵显得尤其重要。将这两首诗歌对比起来讲解背诵,实质上是分解了诗歌的难度,老师将两位作者写作的意图对比讲解,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实质上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并且背诵了两首诗歌。
  妃嫔媵嫱,_______ ,辞楼下殿,_______ ,朝歌夜弦,_______ 。明星荧荧, _______ ;绿云扰扰, _______ ;渭流涨腻,_______ ;烟斜雾横, _______ 。雷霆乍惊, _______ ;辘辘远听, _______ ……
  ……使负栋之柱,_______ ;架梁之椽,_______ ;钉头磷磷, _______ ;瓦缝参差, _______;直栏横槛, _______;管弦呕哑, _______ ……
  对仗是古人写文章特别爱用的手法,既然这样,我们就可以抓紧对仗的特点,对特殊的文本进行分解,进而加以记忆。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有大量的对仗语句,上面实例中的这位老师显示抓住了这一特点,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将对仗的句子进行了分解。尤其是杜牧在描写秦的奢华时,用了大量“……多于……”的句式,因此将这一段进行分解,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就能轻松地记忆文中的内容,而且达到一个长期记忆的效果。
  尽管现在是一个网络的时代,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不记得的、记忆模糊的东西,都能在短时间内通过互联网获得答案。但是背诵的多少很多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学素养,背诵的东西多了很多时候能帮助你更好地为人处世,毕竟只有在你准确记忆的基础上,你才能在使用时做到游刃有余。当然背诵的方式也是各式各样,分解法在语文中课文的背诵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哪些文章适合分解,如何做到正确分解,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记忆的目的,还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教学就是这样,我们一直在探究,一直在前进,但是一直都有遗憾。
  参考文献:
  [1]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G].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先华.魅力语文的创新方法[G].四川大学出版社.
  [3]蒋仲仁.思维·语言·语文教学[G].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李其瑞,中学二级,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舟曲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是常见的教学形式,其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有着重大影响。朗读教学过程直接决定了整个语文学科的教学成效,对高中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质也有很大影响。所以,在高中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朗读的重要性,积极采取多种方法来最大程度提高朗读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究  一、 引言  在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常常会忽略朗读这个教学环节,大多数的学
摘 要:如今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语文语言运用能力,不断地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升。由于小学阶段中的学习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时期,对此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自主、合作以及探究性开展学习,将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渐的探索其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规律。本文将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合作学习组织策略,将学生分为多个合作学习小组表演课文情节,进而创设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在合作学习、合作表演的过程中,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且,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