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维克是首位在古巴举办个人影展的美国摄影师,通过前所未有的探访,他展现了一个世界从未见过的古巴。
首都哈瓦那的夜晚,微风吹拂着海浪涌向滨海大道边的残破的海堤,来自美国纽约的摄影师迈克尔·德威克在码头上来到码头边上一处不起眼的餐厅,找了张桌子坐下。他要拜访的人有些秃顶、体型健硕,那是阿莱克斯·卡斯特罗——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儿子。德威克有一个雄心勃勃的拍摄计划:通过照片集展示古巴上流社会的生活。眼前手扶着下巴思考的阿莱克斯是其中的重头人物。
德威克所处的餐厅位于哈瓦那的西郊,附近的街道一片漆黑,因此要找到这里并不容易,他开车走了不少错路。餐厅露天而建,规模不大,数量不多的电灯缠绕在墙上的游泳圈上。这里是某种程度的私人领地,没有什么标识。阿莱克斯说,“家里人很喜欢这个地方。”
古巴富人的另一面
阿莱克斯曾经在一次采访中告诉德威克,“我的父亲是一个表达的艺术家,他有着非常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但阿莱克斯显然并不善于言辞,他快速翻阅着德威克递给他的摄影集,里面是后者拍摄的他的家人和朋友在各种私人聚会上的照片。德威克有些紧张,身体向前探了探。“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些照片。”
服务生陆续端上了烤金枪鱼、寿司和橙汁腌鱼,还不时斟满冰镇的白葡萄酒。阿莱克斯看了几张照片,目光随后停在一张照片上——是他哥哥前女友的半裸照,然后他再次提起了之前的采访中说过的话:“在古巴,每个人都可以改善自己的境况,即便没有财力。”
在德威克的照片中,高举着马提尼酒杯的高挑模特们坐在一辆敞篷豪车中畅饮开怀,富家女在游艇俱乐部的场地上打迷你高尔夫,阿莱克斯这样的男孩子们则抽着高级雪茄。这些闪着光泽的黑白照片展示了古巴的富裕阶层——艺术家、歌唱家、模特、电影人等等,在这个极为贫穷的国家里光鲜多彩的生活。
这是德威克第八次来到古巴,目的是为自己的摄影展《自由哈瓦那》开幕做准备。这一组关于古巴精英阶层生活的照片,在哈瓦那的Fototeca de Cuba博物馆展出。自从50多年前美国对古巴实施禁令、两国关系恶化以来,德威克是第一位在古巴举行个人展的美国摄影师。他说:“我有机会目睹大多数美国人和古巴人一生也无法看到的景象。”
德威克并没有强调自己同古巴领导者家人的紧密关系,尽管这是摄影展能够顺利举办的重要原因。据传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床头就摆放着一幅德威克之前拍摄的裸体女子的照片。在古巴,为领导人的家庭拍照或报道他们的生活是被严令禁止的——在新闻自由的排行榜上,古巴位列178个国家的167位。在这个国家里,社会关系是比金钱更有力的“流通手段”,只有“上头有人”,才能亲眼见到这样不寻常的古巴另一面。
如德威克所言,他“非常幸运能得到这样的契机”。2009年,德威克第一次来到古巴,逗留了一周时间。那次,一个“很有背景的”英国人邀请他加入活动丰富的夜生活,由此打开了一扇门。“我参加了一场聚会,那场疯狂的party一直进行到凌晨三点。我知道我进入了一个隐秘的世界中。”德威克在哈瓦那一处不太显眼的高层中租了套公寓,这座竣工于上世纪60年代的建筑,仍算得上古巴最具现代风格的高楼,德威克位于13楼的住处还有环形的露台。切·格瓦拉的儿子卡米罗就住在楼下。德威克很快和这群富裕的人成了朋友,他还举办了两场聚会。在这种场合里,他见到了更多的古巴富人。不久之后,德威克似乎也跻身其中。
贫富差距悬殊
但《外交政策》杂志编辑洛伊斯·帕斯莉眼中的古巴却大相径庭。她前往古巴乘坐的飞机还是前苏联制造的,座位上露出了弹簧,座椅面板则用胶带捆着;她住在一所简陋的混凝土房子里,房主14岁的儿子腾出房间,和父母挤在一起才能赚些租金。房主虽然有俄罗斯的工程学学位,但每个月的收入仅有20美元,他拼命攒钱,希望有一天能把孩子送出国。
在哈瓦那城里,一道奇特的景象便是城市中的农场。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是古巴失去了糖补贴,经济一度难以维系。那段岁月被称为“特殊时期”,平均每个古巴人的体重都下降了5公斤左右,当地一种水蛇甚至因为人们大量捕杀食用而灭绝。
古巴城市中的农场并非新兴潮流,而是为了生活的必需。在哈瓦那的中心区,一座最大的农场看起来就像遭到空袭的战场:细长的未成熟的玉米排成几排,中间隐约可见破损的混凝土房,一只鸡懒散地瘫坐在胡萝卜地旁边。古巴农业部的一位发言人表示,上世纪90年代初,政府通过大量改造破败的建筑物,开辟出很多可以耕种的小农田。城市中3810块农田产出的农产品在本地进行销售,这是让多数古巴人能买得起蔬菜的唯一方法。
一位古巴官员表示,古巴的人均收入低于每月20美元,几乎无法生存。就在农场之外的几公里处,就有摆放着法国名画的富人公寓。从2008年开始,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谨慎地推行了一些亲市场的改革措施:古巴人第一次可以购买自己的房屋、做些小生意,甚至雇佣非亲属的雇员,但如今大多数人仍身处贫困之中。
古巴的资源短缺和贫富差距显而易见。在美国的迈阿密机场,归国的人们把小山一样的行李用黄绿色的防盗胶带捆好,一件件缓慢地通过安检台。飞机上堆满了印着各种名称的箱子:药品、轮胎、发动机零件、LCD电视、鱼竿······对于仍居住在古巴的人们而言,这些美国亲戚带回的物资就是“生命线”。
而在游艇俱乐部里,富人们可以在一个日照充足的下午靠在躺椅上,惬意地喝着鸡尾酒。托比·是摄影师德威克的“引路人”,他认为美国对古巴的封锁十分愚蠢:“古巴没有任何威胁,他们能怎么样?用鸡尾酒搅拌棒去袭击美国?”
德威克的照片集清楚地告诉世人,古巴社会没有明显的阶层,只有很少的人处于顶层。在德摄影展盛大开幕的晚上,阿莱克斯和卡米罗在荷枪实弹的保镖陪同下,来到了博物馆的楼上,那里挂着他们的照片。
摄影展的主题是“自由哈瓦那”,这样的标题让一些赞助人暗自发笑。但德威克坚持表示展览并不是政治意味的,作为摄影师,他所追求的是有魅力的画面。德威克捕捉到了具有怀旧风格的浪漫图景,一个精简的贵族世界的剪影。但这样的作品显然无法逃离政治。
“我遇到的富有的古巴艺术家,他们的今天是贫穷普通人的希望,”德威克在为《赫芬顿邮报》撰写的专栏中写道,“因为我的作品展示了这里能变成什么样,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古巴的悲剧色彩。”尽管在艺术界饱受赞扬,但德威克的摄影作品还是因为“明显没有体现真实的古巴”而遭受到外界的批评,一个在亚马逊网站上的购书者写道,“在那里没人是自由的。”
首都哈瓦那的夜晚,微风吹拂着海浪涌向滨海大道边的残破的海堤,来自美国纽约的摄影师迈克尔·德威克在码头上来到码头边上一处不起眼的餐厅,找了张桌子坐下。他要拜访的人有些秃顶、体型健硕,那是阿莱克斯·卡斯特罗——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儿子。德威克有一个雄心勃勃的拍摄计划:通过照片集展示古巴上流社会的生活。眼前手扶着下巴思考的阿莱克斯是其中的重头人物。
德威克所处的餐厅位于哈瓦那的西郊,附近的街道一片漆黑,因此要找到这里并不容易,他开车走了不少错路。餐厅露天而建,规模不大,数量不多的电灯缠绕在墙上的游泳圈上。这里是某种程度的私人领地,没有什么标识。阿莱克斯说,“家里人很喜欢这个地方。”
古巴富人的另一面
阿莱克斯曾经在一次采访中告诉德威克,“我的父亲是一个表达的艺术家,他有着非常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但阿莱克斯显然并不善于言辞,他快速翻阅着德威克递给他的摄影集,里面是后者拍摄的他的家人和朋友在各种私人聚会上的照片。德威克有些紧张,身体向前探了探。“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些照片。”
服务生陆续端上了烤金枪鱼、寿司和橙汁腌鱼,还不时斟满冰镇的白葡萄酒。阿莱克斯看了几张照片,目光随后停在一张照片上——是他哥哥前女友的半裸照,然后他再次提起了之前的采访中说过的话:“在古巴,每个人都可以改善自己的境况,即便没有财力。”
在德威克的照片中,高举着马提尼酒杯的高挑模特们坐在一辆敞篷豪车中畅饮开怀,富家女在游艇俱乐部的场地上打迷你高尔夫,阿莱克斯这样的男孩子们则抽着高级雪茄。这些闪着光泽的黑白照片展示了古巴的富裕阶层——艺术家、歌唱家、模特、电影人等等,在这个极为贫穷的国家里光鲜多彩的生活。
这是德威克第八次来到古巴,目的是为自己的摄影展《自由哈瓦那》开幕做准备。这一组关于古巴精英阶层生活的照片,在哈瓦那的Fototeca de Cuba博物馆展出。自从50多年前美国对古巴实施禁令、两国关系恶化以来,德威克是第一位在古巴举行个人展的美国摄影师。他说:“我有机会目睹大多数美国人和古巴人一生也无法看到的景象。”
德威克并没有强调自己同古巴领导者家人的紧密关系,尽管这是摄影展能够顺利举办的重要原因。据传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床头就摆放着一幅德威克之前拍摄的裸体女子的照片。在古巴,为领导人的家庭拍照或报道他们的生活是被严令禁止的——在新闻自由的排行榜上,古巴位列178个国家的167位。在这个国家里,社会关系是比金钱更有力的“流通手段”,只有“上头有人”,才能亲眼见到这样不寻常的古巴另一面。
如德威克所言,他“非常幸运能得到这样的契机”。2009年,德威克第一次来到古巴,逗留了一周时间。那次,一个“很有背景的”英国人邀请他加入活动丰富的夜生活,由此打开了一扇门。“我参加了一场聚会,那场疯狂的party一直进行到凌晨三点。我知道我进入了一个隐秘的世界中。”德威克在哈瓦那一处不太显眼的高层中租了套公寓,这座竣工于上世纪60年代的建筑,仍算得上古巴最具现代风格的高楼,德威克位于13楼的住处还有环形的露台。切·格瓦拉的儿子卡米罗就住在楼下。德威克很快和这群富裕的人成了朋友,他还举办了两场聚会。在这种场合里,他见到了更多的古巴富人。不久之后,德威克似乎也跻身其中。
贫富差距悬殊
但《外交政策》杂志编辑洛伊斯·帕斯莉眼中的古巴却大相径庭。她前往古巴乘坐的飞机还是前苏联制造的,座位上露出了弹簧,座椅面板则用胶带捆着;她住在一所简陋的混凝土房子里,房主14岁的儿子腾出房间,和父母挤在一起才能赚些租金。房主虽然有俄罗斯的工程学学位,但每个月的收入仅有20美元,他拼命攒钱,希望有一天能把孩子送出国。
在哈瓦那城里,一道奇特的景象便是城市中的农场。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是古巴失去了糖补贴,经济一度难以维系。那段岁月被称为“特殊时期”,平均每个古巴人的体重都下降了5公斤左右,当地一种水蛇甚至因为人们大量捕杀食用而灭绝。
古巴城市中的农场并非新兴潮流,而是为了生活的必需。在哈瓦那的中心区,一座最大的农场看起来就像遭到空袭的战场:细长的未成熟的玉米排成几排,中间隐约可见破损的混凝土房,一只鸡懒散地瘫坐在胡萝卜地旁边。古巴农业部的一位发言人表示,上世纪90年代初,政府通过大量改造破败的建筑物,开辟出很多可以耕种的小农田。城市中3810块农田产出的农产品在本地进行销售,这是让多数古巴人能买得起蔬菜的唯一方法。
一位古巴官员表示,古巴的人均收入低于每月20美元,几乎无法生存。就在农场之外的几公里处,就有摆放着法国名画的富人公寓。从2008年开始,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谨慎地推行了一些亲市场的改革措施:古巴人第一次可以购买自己的房屋、做些小生意,甚至雇佣非亲属的雇员,但如今大多数人仍身处贫困之中。
古巴的资源短缺和贫富差距显而易见。在美国的迈阿密机场,归国的人们把小山一样的行李用黄绿色的防盗胶带捆好,一件件缓慢地通过安检台。飞机上堆满了印着各种名称的箱子:药品、轮胎、发动机零件、LCD电视、鱼竿······对于仍居住在古巴的人们而言,这些美国亲戚带回的物资就是“生命线”。
而在游艇俱乐部里,富人们可以在一个日照充足的下午靠在躺椅上,惬意地喝着鸡尾酒。托比·是摄影师德威克的“引路人”,他认为美国对古巴的封锁十分愚蠢:“古巴没有任何威胁,他们能怎么样?用鸡尾酒搅拌棒去袭击美国?”
德威克的照片集清楚地告诉世人,古巴社会没有明显的阶层,只有很少的人处于顶层。在德摄影展盛大开幕的晚上,阿莱克斯和卡米罗在荷枪实弹的保镖陪同下,来到了博物馆的楼上,那里挂着他们的照片。
摄影展的主题是“自由哈瓦那”,这样的标题让一些赞助人暗自发笑。但德威克坚持表示展览并不是政治意味的,作为摄影师,他所追求的是有魅力的画面。德威克捕捉到了具有怀旧风格的浪漫图景,一个精简的贵族世界的剪影。但这样的作品显然无法逃离政治。
“我遇到的富有的古巴艺术家,他们的今天是贫穷普通人的希望,”德威克在为《赫芬顿邮报》撰写的专栏中写道,“因为我的作品展示了这里能变成什么样,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古巴的悲剧色彩。”尽管在艺术界饱受赞扬,但德威克的摄影作品还是因为“明显没有体现真实的古巴”而遭受到外界的批评,一个在亚马逊网站上的购书者写道,“在那里没人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