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美育巧融合 传统工艺放异彩

来源 :素质教育(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ohn3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安溪县教育局积极挖掘优秀的本土资源,植根“安溪竹藤编”非遗文化,建立安溪竹藤编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让非遗传承、人文渗透、美劳教育等有机融合,成效显著。2019年4月,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上,由安溪第二十小学、安溪第十八小学、安溪华侨职校组成的安溪竹藤编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荣获一等奖,教育部长陈宝生高度赞誉安溪县传承竹藤编技艺的做法。
  一、实践背景
  (一)基于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二)基于乡土特色
  安溪竹藤编作为传统技艺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含了审美与造型元素,被誉为“指尖上的魔幻艺术”,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安溪已成为“中国藤铁工艺之都”“世界藤铁工艺之都”。国家级非遗项目安溪竹藤编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是优质的地域文化资源,而安溪竹藤编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的建设是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基于学生发展
  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面向全体学生,融合“五育”,作为介入艺术兴趣的突破口,培养形成专注学习、勇于实践、文化理解的能力,在这最实用空间里动手动脑,合作创新,自信倍增,美劳同长,必当受益终生。
  二、实践做法
  (一)组建工作坊县级教研中心
  1.完善工作坊组织架构。县教育局专门成立领导小组,选定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十八小学、二十小学为工作坊项目实践基地校。统一制定工作坊项目研修规划《工作方案》《管理制度》及竹藤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坊教研中心的成立有效助力指导促进各校学生艺术实践工作的开展。
  2.提升工作坊师资水平。聘请全国劳模、非遺传承人陈清河常驻工作坊教研中心和华侨职校,指导师资培训、技艺传承教学。面向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美术教师开展竹藤编教学教法轮训,培养一支熟练掌握竹藤编工艺的美术教师,创作了大量优秀竹藤编作品。2019年荣获“探索传承非遗文化与学科融合”省级课题研究二等奖,2020年参加第二届“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暨非遗职业教育展示会,集体荣获非遗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二)创设非遗传承联建模式
  为了把“非遗”行动作为推进“美育教学”常态化制度化的重积极载体,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用等方式来提升我县美育教育工作水平。
  1.以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美育载体为导向,选择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第十八小学、第二十小学三校结对,创建“大手小手齐心走”的非遗传承联建模式,全力打造竹编美育教学示范带。
  2.明确了“三联三共”要求,即:计划联商,策划共议;典型联塑,先进共推;阵地联建,平台共享。如:华侨职校主要提供电子技术指导、十八小学的社团主要展开兴趣活动的展览、二十小学的四五年级的学生可撷取比邻藤铁工艺城便利之处进行深入生活,提供原始资料,彼此提供志愿服务、共谋发展。
  3.创建非遗传习所,建立起有着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传承方案和配套支持措施的现代传承模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有人传,有地传,有人学”,让遗产不断档。邀请安溪全国劳模、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陈清河及弟子陈淑华言传身教、辅导示范,让学生欣赏、了解、掌握竹藤编技艺,并配备专业美术老师跟从学习,配合辅导。
  (三)建设工作坊课程体系
  1.编写乡土教材。聘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清河大师为顾问,组织人员编写了全县中小学美术校本教材《安溪竹藤编》。教材从竹藤编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材料与工具,技法与创新,欣赏与借鉴等领域编写,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
  2.进行课程实施。全县各中小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安排课时,全面开设竹藤编校本课程,推进美育的乡土化、普及化。安溪华侨职校系统地将竹藤编工艺专业技术引入课堂,每星期安排两节的竹藤编教学,对竹藤编工艺制作进行技能技巧训练,并率先在国内组织专项能力考核,由市人社局颁发技能证书;各乡镇学校结合辖区特色产业开展活动,如:在藤铁之乡尚卿全域开展铁艺手工制作课、中国茶业第一镇感德开展以茶为元素的竹藤编茶罐礼盒制作课、借虎邱镇藤铁特色旅游开设小导游培训课等,利用地域产业、地域文化,打造一校一品,促进美育与非遗传承的有机融合。
  3.拓宽活动形式。乡土教材是学生传承的依托,而走出教材则是传承的深入,当学生不拘泥于教材,才能拓宽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校企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到安溪县各大家居工艺企业、安溪县藤铁工艺文化博物馆等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到乡村农家实地学习竹藤编相关知识,体验竹藤编制作流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安溪竹藤编传统工艺文化的源远流长及博大精深。让社会民间艺人、企业行家和有专长的家长参与进来,在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创造的工匠精神。
  三、成效与探索
  安溪竹藤编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借助多种手段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不断创新美育载体进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56件工艺作品参加国家、省级展览会并获奖。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泉州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福建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工作坊的做法与成效。在思想道德层次上,既增进学生对竹藤编项目的文化了解,弘扬传承工匠精神,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真正实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劳动观,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书法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艺术珍宝,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里,引导着中华儿女不断向前向上,我们应继续传承发扬下去。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非常快,人们困惑迷茫,人心浮躁,书法可以让人很好的平心静气,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如今,小学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小学书法教育犹是如此,在新课改的强烈要求下,教育部门对书法的学习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书法教育应从小学抓起,抓质抓量,悉心教导学生,提高学生学习书法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正确解答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考试成绩的重要前提。认真审查问题是个好习惯。为了提高小学生们的问题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审题的意义,总结了有效培养学生审查问题习惯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习惯;意义;教学策略  审题是小学生做数学题的第一步,是决定数学题的解答方法的关键步骤。所谓审查问题,就是读整个题目,找出数学问题所给出的条件,理解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正常情况下,学习者的思维能力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变化。因此,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数学思维技能教学,不断地有效研究和探索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师生互动,使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并发展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模式研究  游戏可以引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但是,经常发现一些教师在公共教学中选
期刊
摘要: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德育目标的落实要深入挖掘各类游戏活动之中的德育内容;要在游戏全过程之中形成有效德育渗透;要求幼儿园教师能够仔细观察,收集到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表现,依据这些反馈信息,实现有效的教学评价。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整理了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德育目标的落实策略,希望能够为游戏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德育指导。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活动;德育目标;内容;策略;教育  幼儿正是价值观念和道
期刊
摘要:历史这一课程中含有大量的教育性的知识,在历史的教学中德育的教学是比较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中要把握机会,不断向学生传授德育知识,采取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对与处在中职阶段的学生,德育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德育的渗透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梳理正确的人生态度,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德育重要性的分析进一步探究中职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实现的策略。  关键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得到人们广泛关注,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科学探索活动,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针对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摘要:“协作学习”是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反映了教学的新概念并促进了教育改革。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研究的学科,具有独特的优势,如何充分利用初中物理课堂小组的协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每位教师都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协作小组学习; 教学有效性  长期以来,初中的物理教学受到传统课堂教学系统的制约,教师经常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这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实施新课程改革在教学
期刊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一生学习中最重要的阶段,是学生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黄金时期。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分别从“设计随堂练习,培养写作兴趣”“阅读经典名著,积累课外素材”“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小学语文随堂习作教学有效方法进行了初步地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堂习作;方法的研究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然而,在升学压力超负
期刊
摘要: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成长学习最为关键的基础性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在其中更是扮演了核心塑造的角色。所以我们必须从反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出发,通过树立素质观、人本观、主体观和民主观等创新意识,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实践教学改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意识;课堂教学;小学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变化,教学方法变得越来越丰富,基于问题的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初中的化学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进行分析,这要求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初中化学课上使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是化学教师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基于问题的学习;初中化学应用  初中化学课是初中生第一次接触化学的主要场所,也是进入初中化学和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