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超重/肥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来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i1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适度低碳水化合物饮食(MLCD)对超重/肥胖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及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4月~2017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内分泌科首次诊断为T2DM的患者38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为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对照组及MLCD组,观察经24周不同饮食方案后患者各个临床指标和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改变情况。结果基线状态时两组患者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后两组患者体重(BW)、体质指数(BMI)、腰围(W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三酰甘油(TG)、胰岛素(Ins)及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UACR)均较基线时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24周后TC较基线时显著下降(P<0.05);MLCD组,24周后HDL-C较基线时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SD-B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24周与基线时ΔSBP、ΔDBP、ΔFPG、ΔTC、ΔLDL-C、ΔCr、Δe GFR、ΔIns及ΔUA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ΔBW、ΔBMI、ΔWC、ΔHb A1c、ΔTG、ΔHDL-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后两组患者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均较基线时明显下降,MLCD组的风险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24周的MLCD更加有效的降低超重/肥胖新诊断T2DM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及平稳降糖。
其他文献
目的对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行经皮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植入术(PC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了解NOAC在疗效
上海交通大学黄震教授日前在上海市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工程技术对生态及社会的影响’专题研讨会上表示:二甲醚作为一种新型的二次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我国能源经济的
抗战胜利后广州市不断爆发华侨产业纠纷案件,引起海内外关注。特殊的侨产纠纷问题学术界尚未专门研究。为补此缺憾,本文拟对侨产纠纷的爆发情况和典型纠纷案件进行评述,分析广州
目的比较CRUSADE评分与HAS-BLED评分评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后出血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4年2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