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你想知道的问题都在这里(二)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alp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水少和妈妈吃的东西有关吗?有帮助下奶的食物或药物吗?
  奶水的多少与乳汁平衡的原理有关。宝宝吸吮越多,刺激妈妈的中枢神经系统分泌更多激素促进乳汁合成。因此,乳汁被孩子吃得越多,乳汁产生也越多。除非妈妈存在极度营养不良的状况,对坚持正常饮食的健康妈妈而言,并不会因为妈妈多吃一些或者少吃一些,就使奶水变多或者变少。
  临床上,有些药物可以帮助增加分泌乳汁,但是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医嘱。
  纯母乳喂养6个月,是不是6个月以后可以加奶粉?
  6个月后宝宝的胃肠道可以逐步接受其他固体食物,根据辅食添加原则逐步建立起与成人更接近的饮食习惯;同时6个月后仍然应该继续母乳喂养,并没有添加配方奶粉的必要。当然,对于那些确实无法持续母乳喂养到宝宝满周岁的妈妈来说,就需要使用配方奶粉来替代母乳。
  存在到了一定时候母乳没有营养的情况吗?
  回答是:没有。
  我们所说的母乳营养问题不单指母乳的营养价值,还要考虑母乳中所含的抗感染因子和各种免疫因子的健康价值。母乳中含有各类免疫活性因子,并不会随着孩子长大而失去健康意义。另外,泵出来储存着的母乳,解冻后也仍然是孩子理想的食物。解冻母乳的时候,可能发现分层现象,这是正常的现象,摇匀后给宝宝饮用即可。
  母乳到底喂到什么时候合适呢?
  母乳喂养不仅仅可为孩子提供食物,同时还能促进亲子依恋关系。母乳喂养并没有一个期限,只是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6个月中,纯母乳就可以满足孩子的所有营养需求;随着宝宝的长大,可逐渐添加辅食,但在12月龄前,母乳仍然是孩子的主要营养来源。
  周岁后,孩子会逐渐融入家庭饮食,母乳不再是主要营养来源,不过在孩子和妈妈都愿意的前提下可以母乳喂养到两周岁或者更久。
  有的妈妈会担心过长的母乳喂养时间会让宝宝更黏人,更依赖自己,但研究结果证明,吃奶时间短的孩子其实会更缺乏安全感、更不独立。
  断母乳以后,要不要吃奶粉?
  首先我们要区分断奶和离乳。断奶是指非正常情况下(更多是妈妈主导式的)突然停止哺乳。如果断奶发生在宝宝周岁前,那么为了保证生长发育所需,则需要配方奶粉来替代母乳。
  离乳,则是指宝宝主导下完成的从纯母乳过渡到母乳為主辅食为辅,再到家庭饮食为主母乳为辅,直到最后孩子脱离母乳,因此,这期间是不需要额外添加配方奶粉的。
  另外,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从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及早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而不是依赖配方奶粉来作为营养来源。
  家人不支持母乳喂养,有什么好的办法?
  家人的支持对妈妈是否能够顺利哺乳至关重要。鼓励家人一起参与学习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让家人明白母乳喂养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有助于宝宝和妈妈的健康。
  其次,我们应该多与家人沟通,让母乳喂养顺利实现。
其他文献
这天,45岁的赵女士刚到办公室没多久,她的胸背部突然出现剧烈疼痛,休息了好久症状未见缓解,最后痛到无法行走和说话,情急之下同事将赵女士送往医院。经检查,赵女士被确诊为患了“主动脉夹层”。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也叫“大动脉”,是人体最粗的一根动脉血管,它直接与心脏相连,血流从心脏泵出后通过主动脉一级级地供给身体各部位。  1.主动脉夹层的形成:主动脉的管壁由内膜、中层、外膜三层结构组成。
时代在发展,我们对整合的认识也应该与时俱进。不能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演示的工具,而要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本文以《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网络教学过程为例,谈谈自己对信息技术与数
随着高中新课标的出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新课标指出,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学会如何获取、处理信息以及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幸,我在去年参加了无锡市信息技术优质课的评比,结果是一等奖中的第三名。回来后我不断地反思没有取得最佳成绩的原因所在,直到今年去无锡观摩了前两名教师的课后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下面结合
彼此调和产生新颜色的方式却让姚悦大受启发:如果这些颜色都是一个个的数值,那么为什么不能用它们来进行计算呢?  一  个透明盒子,里面装着些不起眼的电子元件,全套设备成本不超过2000元,运算速度却可能达到现有计算机的几百倍。想象中,这样的设备的发明者应该是一个“科技怪咖”,而实际捧着金牌站在人们面前的,只是一个高二的青年,言谈间,稚嫩之中带着羞涩,真诚之中带着执著,说到兴奋处,眼神之中闪动着光芒。
"3年了,薛宝玲就这样生生被拖疯了……"    受辱女再次求助    2007年3月14日上午8点,王建国给记者发来短信:杨记者,您好,南宁市救助管理站、南宁市保安服务总公司给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提出到上海给薛宝玲做司法鉴定,薛宝玲都做了4次司法鉴定了,结果都一样。她的病情很严重,医生说,看好的可能性很小……  往回追溯3年多,2003年12月27日,记者排除种种阻挠,在南宁市一个嘈杂的停车场招待
老潘最近总觉得上腹饱胀、隐隐作痛,有时还恶心、呕吐。到医院做钡餐和胃镜检查,都未查出问题,服用多种治疗胃病的药也无济于事。消化科医生建议他去骨科就诊,经拍摄X线片后,证实其颈椎有明显的增生现象,医生认为,老潘的病是由颈椎病引起的胃病,医学上叫“颈胃综合征”。  那么,为何会痛在胃部而不在颈椎呢?老潘大惑不解。医生告诉他,这是自主神经起的作用。自主神经是指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今年60岁的卢老师刚刚退休。卢老师曾长期出现鼻塞、流脓涕的症状,两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鼻内有一肿物,触时痛,不出血,至今未见消退,鼻部通气良好,以往无其他疾病。卢老师到医院检查时,医生发现其右鼻中隔前下方接近鼻前庭黏膜处有表面呈桑葚状的肿物,触之略痛,不出血。在局麻下予以切除,经病理诊断为乳头状瘤。卢老师一听说是肿瘤,心里一沉,无比焦急,心想:乳头状瘤是恶性肿瘤吗?  在现实生活中,打喷嚏、鼻塞、流
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物理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须弄清物理问题情境的涵义、物理问题情境的作用以及如何来借助物理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围绕这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  1物理问题情境  什么是问题情境,有学者依据问题情境的作用,指出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为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使他们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还有学
收势  (一)后坐转体抽剑  重心后移,上体右转。右脚跟微内收,同时右手持剑屈臂后引收于右侧,手心向内;左剑指随右手屈臂回收、变掌附于剑柄,准备接剑。眼看剑柄。  左剑指回收时,剑指由斜向前、向上再向后,并逐步变掌,两掌心相对。移重心、右转体和收剑要同时。转体收剑时,左脚不可移动,更不要内扣。(图①)  随重心后移均匀吸气。  (二)接剑前举  左手接剑,右手松开变剑指,左手持剑向前上方举起,手平
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将为机器人提供强大的“后脑”,大大助力其智能水平。那么,机器人技术如何和人工智能更好地结合?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有哪些?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反噬人类?带着这些问题,知力君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为读者们一探究竟。  李德毅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家常常讨论什么是机器人?我认为,如果这个机器是你的工具,那对不起,它就是机器;但如果机器人可以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