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的“自由意志”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k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毕业后想从事什么工作?”我问我的博士生小刘。
  “我想去外资企业从事研发。”小刘回答。
  “那你做实验为啥不听指挥?”我瞪大了眼晴。 一意孤行行不通 我对小刘说:我在意的倒不是你浪费仪器和试 剂,而是浪费你自己的时间!博士论文要有一定的主题
  小刘刚开始跟我读博时,我让他在上课之余到 和框架,你脱离了主题和框架,东打一枪,西打一炮, 我办公室调研文献。但有几次我发现,他坐在电脑前 那能行吗?以后到了工作单位,就要围绕一定的生产 “干私活”——整理他以前没来得及完成的一篇科研 经营目标开展工作。比如公司要你研发高性能电池, 论文。我有一丝不爽:你在我这儿读博士,我给你 马臻复旦大学环境科 而你用公司的设备和资金去做别的研究,这能行吗?
  “工资”,你却在为以前的课题组干活,也没和我说 学与工程系教 当你和领导的想法不一致时,应该思考他为什 一声。但考虑到他把未完成的事情妥善完成的精神可 授、博士生导师 么做这样的决定,这样的决定有什么合理性。想不明嘉,再加上他以前的导师和我还有些交情,我就眼开 白,可以问旁观者或者问领导。你可以劝说领导,但
  眼闭,没和他计较。 如果劝服不了,那就放弃,不要一意孤行地蛮干。为我给小刘提供了博士论文的选题,并给他一个可 了更让他明白,我说起了几件曾令我“郁闷无比”的
  操作的科研点子。我说,只要做出来,应该能发表一 往事。
  我停下了实验,看了两个月的文献,接着废寝忘食地写了一个月。正当我沉醉于其中时,导师“变脸”了,他说我那段时间没有给他实验数据,如果我做不到一边做实验,一边写综述,他希望我不要再写下去了。
  我只好重新做实验。更痛苦的是,导师让我做我认为根本做不出的东西。他说:“如果你认为我的点子是错的,那你也得做实验证明我是错的!”我不得不去尝试,耗费了大量时间。
  后来,我听闻很多在国外的留学生的苦恼,才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的导师对学生采取放羊式的管理,学生爱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学生的苦恼是:出于将来找工作的需要,急着要发表论文,但每次把写好的论文发给导师,导师都不着急修改。还有的导师对学生要求非常苛刻,不停地要求补做实验,推倒重来,学生被整得不得不延期毕业。
  我对小刘说,这些例子说明:导师和学生思考、做事的方式方法有可能是不一样的。很多情况下,学生不得不按照导师的“命令”去做。
  这不是我办的刊物
  步入职场后,我又遇到很多事情,让我再次明白:这个世界不是以我为中心的。
  我回国任教后,应邀担任一个全国科技刊物的
  博士论文要有一定的主题和框架,你脱离了主题和框架,东打一枪,西打一炮,那能行吗?以后到了工作单位,就要围绕一定的生产经营目标开展工作。
  “科技职场”栏目主持人。刚开始,我推荐的或者撰写的文章都顺利刊登了。后来,我请一位资深 HR写了几篇关于职业发展的文章,发给编辑后,得到的反馈是:“可能更适合发在人力资源类刊物。”得到文章被枪毙的噩耗,我如被一盆水从头淋到脚,感到自己的判断和劳动被否定了,甚至想辞职不干了。
  但冷静后,我想明白了。这不是我办的刊物,不是我说了算的。编辑和我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从他的角度思考,他将这些文章退稿自然有他的道理。以后,我又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情,尤其是当领导指出我的盲点,抑或审稿人把我的论文枪毙了。一开始我有些抵触情绪,但事后发现有很多意见是对的,参考别人的意见去做、去修改,往往能取得新的进步。
  我对小刘说:“有些话你们不爱听,有些事情你们不愿我多管,但我宁愿成为你们的逆境,来磨练你们。你们中有些人,以前太顺了,经不起要求,经不起约束,经不起批评,将来会吃大亏!毕竟,这个世界不是以你为中心的。我以前导师对我要求很严格,当时觉得很压抑,你们可以把我当成魔鬼,但以后会感谢我的。”
  小刘静静地听着。他明白,我就是这么一个顶真的导师。接着,小刘扎扎实实地做好眼前的事情。后来,在参加博士生中期考核时,小刘获得了一片掌声:他在入学一年半时间内,就已经发表了两篇SCI论文,还有一篇论文投稿,博士论文也已写了大半,还连续两次获得了二等奖学金。
  责任编辑:曹晓晨
其他文献
大学唯新  北京交通大学  校长 宁滨  同学们,其实培养骨干、精英,并不是大学教育的目的。你们对大学的期望,也不应该仅仅是获得某些非常专业的技能,或是找到一条捷径,然后一跃成为“成功人士”。我想强调,大学的真正意义,是赋予你们不一样的生命体会和认识,当你们对生命的体认变得不同,你们的成长、成才也就顺理成章。那么,大学赋予你们的生命体认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更有广度、更有深度、更有温度的人生。
电影、排球,同学们的共同记忆  小菁:听说40年前上大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能上重点大学就更不容易了,那时候的学习负担重吗,您如何平衡学习和生活?  爱民:相对还是重的。我毕业分配到河北大学,对比现在的学生,我上学时学习负担重多了。当时一周就休息一天,基本上是全身心投入学习,最多周日白天逛逛街,洗洗衣服,晚上就必须要上自习。但每周六晚学校有露天电影,跟好朋友一起看了好多以前禁止的佳片,比较难忘,像《
别人和心上人牵着手逛校园时,我在自习室刷题为考研做准备;  别人在过圣诞节的时候,我在进行着考研初试;  别人在参加跨年活动迎接鸡年的时候,我在为考研复试而埋头苦干。  2017年12月24日和25日,对所有参加考研的学生来说,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或许你会为自己的某些失误懊恼不已,或许你对自己在考场上的优异发挥甚为满意,  但当你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这一切将全部定格为历史,  接下来你要做的
天琪从小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性格有些内向。上初中时父亲外派出国多年未归,他开始了和妈妈两个人的生活。妈妈把全部身心都放在的孩子的身上,妈妈总是对他说:“家里什么事都不用你,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给爸爸妈妈争口气”;在他上学后,妈妈担心他跟着同学学坏,时刻叮嘱:“放学就回家,谁谁家的孩子今天被警察抓走了,你可别学他……”  天琪也很努力,终于如愿考上了不错的大学。天琪上大学后,因为学校和家不
我的研究工作就是立足燃煤电厂内部,解决两类污染问题。一是针对固体废物粉煤灰,研究其资源化处理处置技术;二是针对燃煤烟气排放的CO2、SO2和NOx,研究其中的温室气体CO2减排技术。  颜枫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2013级直博生  基于上述两个目标,我首次提出了一种技术(粉煤灰合成有序介孔硅铝材料及残渣吸附CO2系列技术):首先从粉煤灰中回收SiO2,再回收Al2O3,最后把残渣原位用于循环吸附
“粗鄙”又“肤浅”  印象最深的是他塑造的福斯塔夫这个角色。他出现在《亨利四世》和《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是以恶为天职的一个无恶不作但又极具喜剧效果的一个角色,一个宁愿全天下人去送命而他自己绝对不想去面对任何危险的人。他自私、邪恶,撒谎、偷盗、赖账等无所不做,用他自己的话说:“难得赌几次咒;一星期顶多也不过掷七回骰子;一年之中,也不过逛三四百回窑子。 ”(《亨利四世》朱生豪译)  他在《亨利四世》
手绘校园  就算毕业多年以后,“航海家的摇篮”——上海海事大学的毕业生仍然愿意拿起画笔,把她热爱的海大这所世外桃源的点点滴滴,以原创水彩画的形式跃然纸上,集结成册。“网上关于母校的图片太少了。有必要让大家了解下这所学校。谁叫海大的学生都这么内敛?”  1.校门  2.中远图书馆  3.商船学院  4.学服中心  5.大礼堂  6.灯塔  7.春色  8.夏景
录取通知书作为学子寒窗苦读十二载的人生证明,所承载的其实不只是它光鲜塞阴的外表。内里红通通的喜庆颜色和散着墨香的方块字的背后,是全家人道不尽的酸甜苦辣咸。  通知书背后的100份不重样早餐 喜妈女儿  得知女儿被天津大学录取后,网友@喜妈妈小厨,不仅在网上晒出了孩子的录取通知书,还配了一组照片,记录高考倒计时100天中她为孩子做过的早餐,每天不重样。  高考前的100天,看着女儿为高考紧张奋战,作
当被问起自己的专业,你通常会如何回答?  怎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好自己的“专业”故事?  清华大学的几位同学介绍专业,十分幽默。  自动化系≠洗衣机系  同学你学什么的?我学自动化的。什么自动化?电气工程自动化?机械工程自动化?额,就是自动化。自动化是学什么的?……哦,就是,修洗衣机的。  那自动化系究竟在学什么呢?  大一一上来,映入眼帘的除了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工程制图这工科三件套之外,我们还要
遍地园林的苏州,闹市中却坐落着一座充满异域风情的校园。从青砖黛瓦突然步入红砖拱券,跨度大得让人有些猝不及防。  苏大的前身是东吴大学。百年的时光流转,苏州园林的古典意境,欧洲哥特式建筑的装饰语汇,以及建成不久的现代建筑,在苏大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中,逐渐融为一体。  在这样的校园里,我成了建筑专业的一名学生。四年之中,我无时无刻不在体味着建筑的美。漫步校园,我常常驻足流连,从文星阁到钟楼广场,数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