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e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1月-2003年12月123例确诊结核性脑膜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电话、门诊等随访,改良Rankin评分为结局指标,最终101例患者纳入分析。对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有序多分类累积回归分析。结果:101例患者中,随访时间最短12d,最长22个月,失访9例(8.9%)。单因素及有序多分类累积回归分析显示,预后不良与Glasgow Scale(GCS)评分低(OR:0.757,95%CI:0.632~0.908,P=0.003),有肢体瘫痪(OR:0.317,95%CI:0.109~0.922,P=0.035),异烟肼(INH)用量小(OR:0.113,95%CI:0.019~0.664,P=0.016),联合治疗方案未用吡嗪酰胺(OR:3.386,95%CI:1.480~7.747,P=0.004)、激素(OR:3.383,95%CI:1.507~7.592,P=0.003)及鞘内注射(OR:8.782,95%CI:3.025~25.496,P=0.000)有关,其中鞘内注射和吡嗪酰胺对预后不良的影响最大。结论:GCS评分低,有瘫痪,异烟肼用量小,未用吡嗪酰胺,激素和鞘内注射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顺应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要求,以及回归大学教育的"接地气"功能,要求专业教育要紧扣市场需求,解决"毕业生感到就业难,而企业抱怨毕业生能力不足"的矛盾。作为应用经济学专业,
目的通过观察柴胡疏肝散对便秘模型大鼠疗效,对便秘从肝论治进行探讨。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柴胡疏肝散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