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nInsh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特别是2000年颁布实施的《会计法》、2001年颁布 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的具体准则,以及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更进一步完善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并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企业会计法规体系。相比之下,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改革相对落后。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活动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深化事业单位财务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会;改革;制度改革
  1.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主要职能
  要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首先应把握财务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职能。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
  事业单位应参考以前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与财务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1.2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
  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事业单位的支出应当遵循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
  1.3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事业单位的会计内容决定了它的记账基础既要采用收付实现制,又要采用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对预算资金的核算应采用收付实现制,对经营资金的核算需采用权责发生制。
  1.4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作为投资方的国家,要求国有资产不流失,能做到保值增值,事业单位应每年或定期做好资产清查,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
  1.5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事业单位应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保其内部机构和人员全面落实财务预算运作,以此强化财政管理。
  2.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从宏观上考虑
  2.1.1会计制度滞后
  现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是1998年颁布实施的,它与我国事业发展的现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其一,市场经济要求事业单位成为相对独立、自求发展的实体,而现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对事业经费的分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合理的模式,不论是教育事业费按“学生数分配”,还是卫生部门按“床位数分配”,都仍停留在“基本数字(人数或床位数)×开支标准”的老框框上,这就导致许多事业单位没有将主要业务放在寻求发展上,而是一门心思跑财政,跑上级单位要款要经费。其二,从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事业单位在性质、业务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就引出了一些新的会计事项,而现行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对如何处理这些会计业务没有做出规定,使制度本身对这些业务缺乏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1.2会计体系的国际化程度低
  实践表明,要促进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及社会力量兴办事业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职能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事业单位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而现行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在财务核算、存货计价、折旧方法、投资管理和财务报告等方面都与国际惯例不尽一致,难以按国际惯例与国外交流。
  2.2从微观上考虑
  2.2.1会计科目的设置未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调整的若干所得税政策做出了明确界定。事业单位也有许多类似之处。企业、事业单位同被征缴企业所得税,那么无疑就应该享受同等待遇,执行同一标准,否则就必然导致税负不公。然而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却缺少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会计纳税核算,假若仍依赖于纳税申报调整,势必再度加大纳税核算差异,增加纳税成本。
  2.2.2事业支出与年终报表不统一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要打破预算内外资金的界线,实行统收统支,即事业单位的支出统一形成事业支出,预算外收入是事业收入的一部分。而在企业单位的预算、决算报表中,要将预算外资金单独立项填报,反映其支出情况,这与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矛盾。
  2.2.3财务规则、会计准则不规范
  事业单位的精神产品或劳务服务,很难准确地把当期的成本、费用完整地摊销进去,特别是一些知识产权之类的无形资产,更不易计量和摊销,如果简单机械地按税收征管办法纳税,更有失公平。
  3.改善事业单位财会制度的对策建议
  3.1充分吸收和借鉴预算会计改革的国际经验和改革趋势,尽快修改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使其更趋完善、科学和国际化
  3.1.1在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统一指挥和组织下,归并企业会计规范和事业单位会计规范制定机构的权限,将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制定权限加以区分。
  由现有的准则委员会负责制定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并由相关部门和机构成立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各司其职。
  3.1.2抓紧制定中国会计准则的理论结构,用以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
  将用于指导企业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理论概念进行统一规范,结合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国际趋势,对事业单位的报表要素、报告格式和内容以及净资产分类进行重新定义和解释,提供资本(净资产)保全的确定标准,为会计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提供理论指导。
  3.2完善现行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体系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设置,一是围绕事业单位日常开展事业活动所发生的收支事项而设置的事业收支核算科目,二是围绕事业单位为弥补事业经费的不足,面向市场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收支事项所设置的事业单位经营收支核算科目。现行会计科目体系虽然考虑了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的一般规律,对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可能出现的对外投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等内容也做出了规定,却忽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服务市场的资金运动的特殊规律,造成事业单位科目体系设置上的某些空白。
  3.3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
  要将预算内外的资金都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有限的資金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就必须强化收支管理。强化收入管理,要积极鼓励各部门、各二级单位利用现有的条件创收,以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并对收入完成情况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以奖惩分明的激励措施有力地推动创收活动的开展。支出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事业经费支出的涉及面越来越广,强化支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法规制度的同时,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为单位基础管理所必须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增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能力,强化支出管理。 [科]
  【参考文献】
  [1]郭洪峡.浅议我国事业单位的财会制度改革[J]会计之友,2006,(23).
其他文献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而文本意义则是文本解读过程的重要指向。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中的一些做法,将从感知文本的解读、切入文本矛盾
藏区中小学的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汉语教学可以帮助藏区学生掌握汉语表达和写作能力,为其进一步发展和深造打下坚实基础,促进藏族和汉族之间的民族文化交流与发展.识字是
所谓学校文化,就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它表现为学校的“综合
【摘要】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其贯穿于企业整体运营过程之中,是企业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相结合的内在机制。其效果如何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探讨加强和改善现代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重要性  所谓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本文结合高中和大学里的典型例题,详尽阐述了在数学的学习中应以“知识与思想”的领悟为主,掌握“过程与方法”的套路为辅;系统回答了为什么以悟求学以及怎样
群文阅读教学理念虽然提出的时间不长,但却引起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群文阅读有显著优势:增加阅读数量,让小学生读得更多,提高阅读速度,让小学生读得更快,强化阅读主
观察的深刻性是衡量观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俗语“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的就是观察深刻性的问题。“看热闹”的通常总是被热闹的表象所吸引,而“看门道”的却能透过这些
近几年高考对古代诗歌考查的要求常常围绕其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方面展开,对考生的要求较为固化,因此鉴赏诗歌就具有一定的解题技巧,具体表
我县地处偏远,教育成绩低,理科成绩就更低,特别是物理成绩。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我深感不安,我们的孩子不笨,为什么物理成绩就这么差呢?n  物理作为初中学生必学的一门新课程,他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