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香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inc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淡的药香,伴着一丝甘苦,缠绵悱恻。时间一手托着灰烬,一手举着玫瑰,牵走了逝去的旧人,却留下久久散不去的药香。
  幼年时,因为伯伯身子虚,家中便多了个柜子,是用来存放中药的。小时候识字并不多,但总是拼尽气力想将中药的名字读出,糯软的语调颤颤悠悠地咬着陌生却又令人神往的零碎字词。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许多中药名,“栀子”“当归”“寸曲”……
  “栀子”温暖如阳,仿佛能融化一切冰冷的事物;“当归”生性孤僻,不愿多语,独自盘坐在角落里;“寸曲”浑身散发着书香,瓣子柔软地搭在肩上,春水一般的玲珑心,静静地等待着,守候着,不紧不慢。
  伯伯的病并不是先天的,而是喝多了白酒导致的。当他贪嘴时,我便去烧一壶中药。盯着紫砂茶壶,看文火煎药,眼前不禁幻化出这样的画面:她们倚靠在壶里,不住地与清水阐述着彼此的经历,清丽的语调与煎出的火花夹杂着,朦胧又真实。而我则拉着伯伯在炉子边坐下,拿着把小扇,不经意间将药香散去,缥缈的白烟瞬息消失在天际。我俯身,侧耳细听她们的言语,神思放空,想象着她们的故事,不由地问道:“你听到了吗?她们在说话。”伯伯一愣,随即笑道:“中药怎么会说话呢?”“真的!你听,这是栀子的声音。她说,你得吃药病才能好起来。可不能再喝白酒了,对身体不好,你要好起来才能陪着我啊。”
  “中药不比西药,药效并不如西药那般吹糠见米,只能单纯地调理身子。我这把老骨头可受不住西药的刺激喽,也就只能喝喝中药,这辈子都要留着病根了。不过说来也是极其难得的,想来人也是如此啊……”伯伯说话时露出了难得的哲思。“人的一生无非是平淡或是轰烈,好比中药和西药。中药生性平淡,能在不知不觉中调理身子,但一般人无法忍受它的苦,也无法忍受它效果来得慢。西药虽是效果明显,但保不齐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其实学习好比中药,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并且要持之以恒。”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伯伯轻抚我的头说:“也是啊,你还小,长大了就会明白了。”“那你先把药喝了吧,已经煎好了。”“可是药很苦的……”话语过后伯伯又变回了老顽童。这番对话不知在心中回味了多久,许多有关伯伯的记忆已是零零碎碎,无法拼凑了,只能惆怅地埋怨时间苛刻,埋怨时间从未留下什么。
  好多年过去了,伯伯已经离世,药柜已不再摆放在客厅,待到我再见它时,已是在满是尘埃的地下室了……从未想过药柜会依旧散发着彼时久违而熟悉的气味,每每闻到就觉得它裹着暗香在里面,再闻更是沁人心脾,香气荡漾在鼻间,流露出一丝宁和。我仿佛回到了和伯伯坐在炉边的时光,重复着同一段对话……
  药柜留香,让我拾起遗失已久、珍贵无比的记忆。
  ‖浙江省泰顺县育才初中‖指导教师:梁祥传
  在各种文学著作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中药的影子。《西厢记》里,崔莺莺巧用中药名写成药方,派红娘私下传给张生,然后经过红娘的巧妙解释,治疗他的“相思病”;《草房子》中的温幼菊是桑桑最喜欢的女老师,日日与中药作伴的她给予了生病的桑桑活着的勇气和机会,让桑桑“依然美好地去看他的一切,去想他的明天”。这篇文章对于中药也给出了细腻的描写,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伯伯的话,以中药和西药的对比为例子,给出了关于生活的启示。
  中药的效果并不如西药那样立竿见影,它的药效慢,味道苦,但却能调理身体。这像极了我们的人生——人的一生無非是平平淡淡或者是轰轰烈烈,轰轰烈烈自然引人注目,然而,就像西药一样,不可避免地留下很多副作用,倒不如平平淡淡来得真实而自然,虽然慢,但只要坚持,一点一滴去积累,量变总能引发质变,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适用文题】与________作伴;珍贵的记忆;味道……(鸣燕)
其他文献
家中有一个石磨,是農村里常见的物件,以前住在老房子时,外婆总用那石磨磨豆浆、做豆腐,一磨便香味四溢。  即使是在冬天的早晨,贪恋被窝的我也抵挡不住豆汁香气的诱惑,毫不犹豫地从温暖的被窝中爬出来,飞奔进院子里。此时院子里蒸汽缭绕,外婆和石磨正在演奏一首动听的交响乐,我迫不及待做起了她的帮手。我用一个木勺舀取了一些泡好的黄豆倒进石磨的洞里,外婆用力一推,瞬间便流出来白花花的豆浆汁。随着速度的加快,我的
【模拟金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自然界的物体,多数呈曲线状。春夏秋冬,四时交替,是节气的曲线;日落日出,晨钟暮鼓,是时间的曲线;生老病死,花荣草枯,是生命的曲线;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是情感的曲线。人生也是曲线,有许多曲曲弯弯的道路。我们常说“好事多磨”,磨合的过程就是一个或一串曲线,增加了好事的分量。曲径通幽,绝对是一种意境,也是富含哲理的智慧。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品
张爱玲曾说:“人的一生会遇见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于我而言,那个惊艳了时光的人还未出现,但温柔岁月的那个人,一直在我身邊。  绵绵小雨润如酥,窗外渐淅沥沥的雨不停地下着。疏篱细柳静静倾听,辗转跳跃在诗情画意之中,不知为何,“母亲”两个字在心中激荡了起来。  皎洁的月光如水一般倾泄而下,地上如积水空明,天上的繁星眨着眼,我伴随良辰美景进入梦乡。恍惚之中,有个高瘦的身影在向我靠近,
【模拟金题】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把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忧愁,统统都吹散……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夏天的阳光,整个世界全部的时光,美得像画卷……  这些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你笑起来真好看”为题,写一篇作文。  【思路导引】  要斟字酌词审题。题目中关键词一“你”:可以是人,身边的同学、老师、亲人等普通人,或“感动中国”等新闻中的热点人物、英雄人物等,或历史中作品中的人物等;
当年拿破仑纵横欧洲,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但是,只有60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圣马力诺改变了他的态度。拿破仑不但让圣马力诺继续独立存在,而且还想再拨一些土地给它,让它更像样一点。但是,圣马力诺人告诉拿破仑:“我们不要别人一寸土地,也不给别人一寸土地。”  圣马力诺让我懂得了尊严:第一,尊严主要产生于以弱对强,以小对大,而不是反过来;第二,尊严主要产生于平静的自述,而不是声辩;第三,尊严主要产生于拒绝,而
外公有一双苍老的手,时光在他的手上留下一道道绵长的印痕,指纹也被岁月的荒石磨去了棱角。但,每当我失意时,这双手会为我轻轻拭去眼泪;得意时,这双手掌间则会荡漾起深沉的回响,陪我度过一个个精彩的时刻。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小时候,外公常常在秋日绵绵的阳光下带我去田间拾稻子。垄上,已没有多少人在劳作,村民们都在屋旁晒谷子。远眺过去,只有高高的电线杆在地里坚守着,几只未归的鸡踩着阳光,踏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幅漫畫:一位仙风道骨、衣袂飘飘的老者泛舟江上,虽然江面波涛汹涌,但他微笑着目视远方,举止潇洒,浑身上下流露着淡定和从容。  或许这位老者曾有过“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激愤,也曾有过“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的伤感,亦曾有过“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喜悦。但历尽千帆,他终于看清了人生,也看轻了万物。这样,即使孤身一人行驶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他也能看上去那
夜初静,人已寐。月光洒在地上,到处都有蟋蟀愉快的琴声。夜的香气弥漫在空中,仿佛织成了一张柔软的网,把所有的愉悦都裹在里面。  思绪随着风声抖落,凝结成那晚的记忆:那一按,按出了四月春风的爽利、鲜妍百花的清香。  天空有些阴蒙蒙。和老爸去串亲戚,回来得有些晚,也幸亏开着车,不然大晚上的,这么远的路走回来还真有些吃力。天很黑,爸爸便打开了车灯。漆黑的夜路,在汽车光柱的照耀下,眼前一片明亮,我们一路疾驰
当今经济飞速发展,当历史文化与之相对立时,我们该取谁舍谁?  我生于江南古镇,前几日,我重新踏上那个充满无限美好的地方,重归故里。  当今已成为旅游景点的古镇周围充斥着络绎不绝的游人,将记忆中那个窄窄的弄堂口堵得水泄不通,我不觉得拧起了眉。好不容易挤进大门,里面的一切让我怔住。  原本潺潺流淌的小河,为了游客的安全,边上围上了一圈毫无规则的栏杆,似乎将原本自由流淌的河水框死。河中央行着来来回回的乌
人海茫茫,我们在其中浮浮沉沉:悲观的人会厌倦身畔咸苦的海水,乐观的人却在海底拾到了心仪的珠贝,只有后者在平乏的生活中寻到了满足。  同样的境遇,有人喜也有人忧,是什么决定了他们人生不同的态度?——知足,一种平和的人生态度。  那么,懂得了知足,生活便会得到快乐了吗?我认为不一定。首先,每个人对于快乐的定义不同,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刺激都有可能带来愉悦。但归根到底,快乐是发自于内心的一种共情,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