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地进行课堂听说训练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shiz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读、写本应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四个关键环节,但由于人们长期以来片面追求高分,钻进应试教育的死胡同,致使一些教师仍抱着“重读写,轻听说”的思想进行课堂教学,人为地将这四个环节割裂,难免培养出一些“能看不能听,会写不会言”的瘸腿人才。怎样有效的进行课堂听说训练,促使学生成为既能出口成章,又能下笔成文的全面型人才呢?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解除学生思想障碍
   传统语文教学重在教师的讲授,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没有多少机会去阐述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养成坐享其成的听课习惯,也就不愿积极发言了。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从家长或社会上听取“少说为佳,言多必失”的教训,怕因说错话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不敢踊跃发言,这样不仅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使原本活跃的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了。
   教师应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转换角色,多充当聆听者,将课堂真正交到学生手中,为他们创设一个最佳的语言环境。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几分钟谈谈昨天的报纸,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时讯,自由讨论,畅所欲言,以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敢于置疑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围绕教材,旁征博引,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说话的本领。
   二、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听说兴趣
   要调动学生爱听想说的积极性,所选内容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是他们所关注、关心的话题,形式上更要活泼多样,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环境中自主训练。如上《爱莲说》时,可以边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图片,边让学生聆听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优美语段,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荷花的总体感受,这样不仅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更为学习课文作了一个较好的铺垫。
   根据教学需要、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开展成语接龙、音乐和诗词欣赏、演讲竞赛、改编课本剧等形式多异、风格活泼的听说训练,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变换听说训练点
   单凭日常的随机训练,尚不足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变换听说训练点。在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用听说的方式掌握听话的要求,在课堂上听清楚教师的问题,听清楚同学的回答,同时边听边注意发现疑难,这样听才有效果。
   在写作教学中可进行音响写作训练,综合训练学生听说能力,让学生根据听到的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创设情境,完成写作构思,阐述他对音乐的理解。这既训练了学生听说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此外,可进行抗噪音干扰训练,安排学生在声音嘈杂,喧闹的环境中听记、听写,以训练学生敏捷的反应速度。
   四、丰富听说素材,以听说带动读写
   要使听说训练在语文课堂上能长久有效进行,在采用多种多样形式的同時,更要不断更新听说训练的内容。要学生在课外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听、多想、多写,将生活中人们关注的时事、趣闻一一记录下来作为课堂听说训练的素材,学生既有话可说,又大大提高了写作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进行大量生动活泼的听说训练,让学生在相对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创作冲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语言的流畅性、写作的独创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运用能力,促使他们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
其他文献
有效实施新课程,需要教师领悟新课程理念,展开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在构成课堂的众多因素中,具体的教学细节是构成课堂的基本单位。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却举轻若重。  一、适时鼓励——课堂因相激而生趣  水本无华,因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光,因相击而火花。课堂平常,因相激而生趣。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但应该宽容学生的个性,更应该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教育学生
摘 要: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幼儿尤为重要。本文认为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懂得赏识和尊重他人,并能够深层挖掘幼儿的潜能,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同时阐述了实施赏识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赏识教育;实施措施  赏识教育对于幼儿尤为重要,它可以发现幼儿的优点和长处,进而激发幼儿的内在潜能。但是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的表扬,幼儿的自控能力比较差,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无原则的表扬只会
摘 要:高中数学从知识的体系上分成了几何、代数两大模块,从内容的相关性上有必修与选修的区别。一线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课型,包括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等,不同的课型在组织时的教法也是有一定差别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型;有效课堂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内容被分成了几个主要的大模块。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应该要做有差异的处理。下面笔者从概念的教学和习题课的教学,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的学校教育打下基础。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尝试训练、引导发现”(以下简称“尝、引”教学模式)这一创新型模式的实验与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尝、引”教学模式的实施意义  初中数学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与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
摘 要:写作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语言运用技能和基本的交际手段,同时也是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知识、思维品质和表达技能的综合体现。本文通过阐述阅读与写作在结构、衔接语、好词好句、话题四个方面的联动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语言知识技能的有效生成和发展。  关键词:联动;结构;衔接;好词好句;话题  一、研究背景  (一)新课标对初中英写作的基本要求  《初级中学课程标准》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