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数学课题探究活动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课题探究活动,以课题探究活动为纽带,在传授系统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科的基本结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人结合实际教学,对开展课题探究活动提出一些看法.
  
  一、开展数学课题探究活动的必要性
  
  1.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课题探究活动强调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将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变成主动学习的地位,突出他们的主体意识.同时,课题探究活动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在活动中运用知识:当他们有机会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时,会觉得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当他们在探究活动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哪怕是一点点知识时,会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当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在活动中分析、解决了某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时,例如,在探究电话费的计费方式如何用函数来表示,银行储蓄的税后利息的计算,球队比赛场次的计算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使他们觉得数学课是有意义的,是摸得着,看得见的.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是现代教育和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在课题探究活动中,通过动手、动口,培养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社会调查、收集数据、增加社会交际能力;通过辩论、讨论,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锻炼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学生掌握探求知识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在参与课题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会围绕问题积极思考,于是思维过程自由展示的机会就会增多.教师可根据学生思维中的漏洞、偏差,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共同探讨,使他们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中,通过分析、类比、归纳等方法来获取新知识,掌握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也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殿堂的指示灯.
  
  二、设计课题探究活动的原则
  
  1.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生活是学生的真实世界,从生活中选取情景,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思考、辨析、提升、回归,做到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是我们设计课题探究活动的一个基本思路.在“物体高度的测量”这一课题学习中,我们可以把课堂搬出教室,设计以下活动:请你观察一下学校中较高的物体.如教学楼、旗杆等,如何测量它们?选定某一物体,先与你的小伙伴一起讨论,确定如下问题:⑴可以用什么方法测量?⑵每一种方法要用哪些工具?⑶应测到哪些有关数据?⑷如何计算最后结果?写出你们的计划,再实际做一做.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与实践操作,得出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的计算等不同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与相互合作的意识,还让学生体会到可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数学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从而引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德国教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激励、唤醒与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兴趣,对知识的感悟,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赖于情感的支撑.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设计课题探究活动时,找准学生的情绪需求精心设计,调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的学习就不是被动而是主动,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
  3.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学习能力的提高,说到底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在设计课题探究活动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这一个环节.一项调查任务,一个图形设计都是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分析、思考的好机会.例如,可把研究学校学生的身高作为一个课题,这样不仅可以学习平均数、方差、分组、样本等概念,还能培养学生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能力、设计能力、与人交际与合作的能力.
  4.要把握问题情景的难易度
  在开展探究活动时,设置的情景问题要具有挑战性,但并不是说越难越好,而是要有一个适度,其难易程度要处在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促使他们的探究能力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否则,问题过易,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过难,又会使他们感到力所不及,失去探究的兴趣.
  
  三、开展课题探究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正确处理探究活动与教学目标关系
  活动课不是为活动而活动,而是一个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知识的生成过程,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在设计课题探究活动时,应把握以下几条目标线:一是把握建构知识体系的目标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让他把一些结果记录下来,而是教他参与知识的建立过程.新课程虽然淡化了知识间的联系,但单元、章节和知识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例如,测量物体高度的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把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知识、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二要把握能力培养的目标线.三要把握学生认知过程体验的目标线,“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课题探究活动将数学知识蕴藏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是通过体验、感悟获得数学素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2.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质疑精神
  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积极的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会因认知水平的高低而对问题情景有不同的见解,或对其他同学的见解产生质疑.教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爱护和培养好学生的质疑精神,发掘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潜在的创造性品质,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3.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课题探究活动课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实践、领悟、探索、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造个性.但当前,有许多教师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学习、活动.例如:开展小组讨论时,教师帮学生查阅资料,然后把资料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步骤、按部就班地由学生代表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小结,依据教师所谓的标准答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判.这样的活动课,把学生牢牢地套在框框里,既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诚然,我们在肯定学生主体的地位的同时,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决定了活动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探究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组织教学活动,创设活动课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通过点拨思路,启发学生活动的创新思维;通过活动方式、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自觉地参与活动和学习;通过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使学生在活动中能自我创新.所以,在开展课题探究活动课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责任编辑 金 铃)
其他文献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听说写几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和要求。高考中的阅读理解题目题量逐年增多,知识面逐年拓宽,难度逐年增大,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  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
商业秘密侵权现象的普遍发生和日益加剧,需要加强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完善商业秘密侵权救济制度体系。中日两国的历史关系、法律渊源及保护商业秘密的立法、司法现状和成效使得
一年一度的高考后,笔者特意关注了2007年新课程普通高考的试题(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卷),发现有许多试题的设计值得参考.为了推进国家课程标准的实施,尽量避免那种“考什么,就教什么”的被动局面,笔者希望能通过高考试题的导向作用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新课程理念在高考试题中的展现      1.与时俱进认识“双基”,引导落实基础   注重“双基”是我国传统数学教育的优势,应该在课程改革中继
当前,"国际成人教育贝伦会议"关于"利用成人学习力量与潜力走向美好未来"的主题,引发现代职场教育与当代成人学习之间的激烈碰撞与深度契合,现代职场教育已然成为推进当代成人学
教学实践表明,不能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是制约《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质量的"瓶颈"。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现状的基础上,对实验教学的性质、目标、
GIS软件可以开发多样的地理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利用ArcGIS和Excel两种工具,对地理重心图制作步骤作简单探讨,以期帮助学生突破此类图表的阅读障碍,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能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独立学习者,同时也需要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实干者.基于这个目标,国家新一轮教育改革大力提倡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即倡导以发展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能力和发展其与团体合作共同创新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其知识的建构过程,在教学时应注意三者的有机建构,培养学生“特殊与一般”、“抽象与具体”和“偶然与必然”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事物矛盾双方之间的对立,
参考文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参考文献提供的有效信息,可以辅助审稿,快速筛选稿件,是一编辑快速初审稿件的有效辅助手段。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而要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要途径之一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教学。因此化学教师要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学情景进行体验,更要让学生在充分参与化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欢乐和幸福,以达到促进其主体
一直以来,三尺讲台是教师施展才华的阵地,是只属于教师的舞台。而学生只是一群听老师讲话,看老师表演的观众。《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建议中重申:“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明确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必须打破教师独霸讲台的藩篱,让学生也能走上讲台,展示才华,体验初获成功的喜悦。近年来,笔者试图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入手,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