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中的中立帮助行为

来源 :法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这样的特殊行为:表面上具有无害的外观,看似不具有刑事违法性,但在实质上对正犯的违法犯罪活动起着助益作用。按照传统帮助犯的构成要件理论,只要行为人主观上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故意,客观上实行了帮助行为,且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行为人便能被认定为帮助犯,其行为也能被认定为帮助行为。但传统帮助犯的构成要件理论并没有考虑到中立帮助行为的特殊性,实际上这类行为属于一般意义上的民事行为且从事正常的业务活动,具有日常生活性、可取代性、反复继续性、非针对特定对象性,因此带来了中立帮助是否具有可罚性的讨论。中立帮助行为因自身所具有的中立性而必然有别于一般的帮助行为,本文从中立帮助行为的基本理论、学说诠释、处罚依据与类型化研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中立帮助行为的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本发明涉及每天两次给药的具有对乙酰氨基酚即释相和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相的对乙酰氨基酚缓释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具有独特且有利的药动学性质;和仅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相的
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拥有宜人的气候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近年来旅游业得到大力发展,游客增多,然而旅游资源也逐步紧张,旅游市场得不到进一步提高。海南分布着很多潜在良好
本发明涉及一种N-乙酰半胱氨酸组合物以及改善对乙酰氨基酚的治疗效能的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改善对乙酰氨基酚效能的组合物,其包含单位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和治疗效
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不仅伤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不断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校园欺凌和暴力呈现出新的特点,可是我国目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