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环境模型在茅洲河流域系统治理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8102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茅洲河流域系统治理自2016年正式启动以来,按照“织网成片、正本清源、理水梳岸、寻水溯源”四步骤逐步推进,2019年底流域水质达到近30年来最好状态.流域水环境模型在茅洲河系统治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工程规划设计、工程调度以及工程优化调度等不同情景得到成功应用.简要回顾了茅洲河系统治理中主要的三次模型研究的需求背景和应用过程,对比分析了各阶段模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模型研究工作为下一阶段逐步向基于全要素的源-网-河耦合模拟及工程后评估等方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潍坊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工程是一个突破传统、定制化设计的污泥堆肥项目,600t/d处理能力分为两个处理系列:系列1为400 t/d(含水率80%)进入板框压滤脱水,出泥含水率≤60%,之后进入好氧发酵工艺;系列2为200 t/d(含水率80%)直接进入好氧发酵工艺.介绍了工艺流程、工艺设计(物料衡算、单体工艺参数、主要设备等).项目特点:采用定制化设计;深度机械脱水与堆肥系统相结合;完善的资源化加工系统与畅通的资源化处置出路.运行效果:系列1运行成本可控性较好,升温慢,产物满足土壤改良要求;系列2运
河南省孟州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规模为2.5×104 m3/d,生化处理单元采用约翰内斯堡工艺(Johannesburg工艺,简称JHB工艺),该工艺属于改良AAO工艺的一种.二沉池污泥回流至预缺氧池,既可以优先利用进水中优质碳源进行反硝化除氮,还可以减轻传统AAO工艺中硝酸盐对厌氧段释磷的影响.为强化除磷脱氮效果,同时采取多点布水设计、加大缺氧池反应时间、提高硝化液回流比、投加外部碳源等措施,实现了比一期工程更好的除磷脱氮效果,出水水质明显优于一期工程氧化沟工艺.深度处理采用机械混凝、斜板沉淀及纤维转
“生化+膜处理”工艺是常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能够稳定降解渗滤液中的污染物,但存在着膜的使用寿命短、产生的浓缩液较难处理等问题.某老龄化垃圾填埋场现状采用“纳滤+反渗透”渗滤液深度处理工艺,出水COD为124 mg/L,未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排放限值,为此设计采用“高级氧化(Fenton)+曝气生物滤池(BAF)”深度处理工艺,与现状深度处理工艺相比,反应迅速,不产生浓缩液,无二次污染,出水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