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LIJI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基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 生活化问题教学
  生活化问题教学指的是,结合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生活现象开展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问题为主线,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相互合作学习初中化学知识.
  一、实施生活化问题教学的重要性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生活化元素引入到教学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并在探究学习中感受到化学学科的奥妙所在.比如,将科学小故事引入到教学中,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开展化学教学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生活,让生活变得更有价值.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学生了解到化妆品、食品等行业中所蕴藏的化学知识.这样,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便于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二、初中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
  1.以生活现象为基点,开展化学教学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生活现象为基点,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要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推动化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讲“物质的溶解性”时,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糖、酒精在水中的溶解,以汽水冒泡等为例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于水,以蔗糖、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为例确认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糖、酒精、蔗糖、食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学生回忆生活现象,初步判定糖、酒精、蔗糖、食盐的溶解性.同时,在导入环节中,教师要以学生经常喝的豆浆为出发点,提出这样的问题:豆浆是什么味道呢?要想豆浆再甜一些,该怎么做呢?该问题自然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观点,即蔗糖能否溶解在水里?教师利用生活现象开展化学活动,赋予了化学课堂更多的趣味性.
  2.以生活经验为依据,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化学概念.化学概念本身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遇到很多困难.对此,教师要以生活经验为依据,帮助准确理解化学概念,使学生全面消化化学概念.例如,在讲“酸、碱、盐的应用”时,酸、碱、盐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教师要以生活经验为依据,引导学生准确地认识酸、碱、盐的应用.同时,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铵态氮肥的检验,并熟知酸、碱、盐的正确使用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学生都会接触到酸、碱、盐的应用.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酸、碱、盐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以实际生活为导向,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化学现象存在于生活中,但是有些学生无法察觉身边的化学现象.生活中的化學现象具有启发性、应用性,教师要将这些化学现象转换为化学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例如,在讲“蛋白质和维生素”时,教师要以实际生活为导向,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人体中的蛋白质有哪些?蛋白质是食物中供给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在人体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在探究“蛋白质的特性”时,教师要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生活中的食物探究蛋白质的特性呢?此时学生可以选用鸡蛋清作为实验材料,将鸡蛋清加入到试管中,再分别向试管中加入蒸馏水、饱和硫酸铵溶液,并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发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4.以生活资源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以生活资源为中心,鼓励学生思考、探究,创新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化学实验的乐趣,并对化学学科产生喜爱之情.例如,在讲“酸和碱的反应”时,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是中和反应.在探究酸和碱的反应时,学生要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本节课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酸与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酸和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生活资源开展探究实验,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性和想象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生活化问题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它能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现象、生活资源理解化学概念、化学知识,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林小驹,李跃,沈晓红.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教育导刊, 2015(05).
其他文献
漫步于个园盐商宅邸,寻找扬州人的根。霏霏的江南烟雨笼罩着这庄严肃穆的府邸,在暮春或明或暗的霞光中投下古朴与厚重,轻拨铜环,聆听那清脆的“叮——当——”之声,“帘外芭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给予学生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尽情地学习知识.下面就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谈点体会.一、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不同学生具有差异性.如果
期刊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小班化形式,对不同层次学生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分组合作、实验探究,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小班化  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到如今,小班化教学成为趋势之一.教学研究表明,小班化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发展等方面都起到明显的效果,有利于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走快点嘛,慢吞吞的像个蜗牛。”迁徙的路上,急性子的蜈蚣无数次停下脚步催促一点一点蠕动的蜗牛。蜗牛总是好脾气地说:“什么叫像蜗牛,我本来就是蜗牛。”蜈蚣用它的第72只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遇到一些尴尬的情形:在某个新的化学概念教学中,让学生罗列一些生活中与之匹配的例子,教室里一片寂静,很少有学生能完成任务.即便是教师多方引导,学生依然是茫然不知,最后还是由教师补充讲解.这些情形值得教师反思: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拉近学生生活与化学学习的距离,如何将学生生活中的经验积累转变为化学学习的土壤.实际上,在学生的家中、在来回学校的路上,化学现象始终存在于他们的周围,他们确实
期刊
有经验的棉农在种棉花时,都会让棉花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当棉花长到尺许时,伏旱来临,棉花叶被晒得蔫头耷脑,无精打采,棉农却不给它浇水,喻意让它“蹲蹲苗”,目的是防止棉花枝往上窜得太快,根扎得太浅,到时就不能承受棉桃的重量,更经不住风雨的洗礼。让它缺水,是为了让枝杆停止生长,而为了生存,棉花就必须拼命往下扎根,汲取深土层里的水份。如此这般,棉花的根系扎得又深又实,再一浇水,棉花就会长得健康壮实。  给棉
最近,听说班里有小男孩与小女孩谈恋爱。我心中顿吃一惊:才多大的孩子,他们知道恋爱究竟为何物吗?  据说小男孩与小女孩在QQ群里聊得很欢,而且相互关心着对方。其实,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爱护也是正常现象嘛!或许现在的孩子过于敏感,或许是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过早的对“恋爱”两字产生好奇与迷惑。他们不过是孩子而已,女孩男孩彼此之间产生好感,或许只是因为对方的某个动作,或是模样,在孩子心灵上激起了小小的涟漪。 
各位同学好,我是数学王子(我们班那些老铁给我起的外号),很高兴能站到这里和大家交流经验,我今天交流的题目是《中国数学复习好方法》,可不是《中国好声音》哟!rn一、打牢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