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钢门窗质量鉴别

来源 :中国防伪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d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通陈先生:
  最近家里正在装修,现在市面上很流行U-PVC塑钢门窗,但是不知道这种材质的门窗,质量怎么样,如何判别质量的好坏呢?
  U-PVC塑钢门窗是一种新型化学建筑材料,是继木门窗、钢门窗、铝门窗之后的第四代节能门窗,是国家建设部推荐使用的优质节能产品。塑钢门窗是用塑料异型材通过切割,装上加强型钢后焊接,然后再装上密封条、毛条、五金件等附件制作而成的。由于其外观美观、耐腐蚀性强、水密性和隔热性好,维护简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近年来发展势头极为迅猛,然而发展太快也易使人忽略许多隐藏的问题。市场上鱼龙混杂,什么质量水平的都有,一般顾客对其性能了解不够,在没有任何检测工具、又不熟悉其性能,特别是对如何鉴别塑钢门窗质量的方法没有掌握的情况下选购,有时难免上当受骗。为此特向顾客提供一些如何鉴别塑钢门窗质量的简便方法,供顾客选购产品时参考。
  一、塑钢门窗的型材质量
  应观察型材外观情况,注意组成门窗的框和扇的型材颜色是否一致,外观是否均匀,型腔分布是否合理。塑钢门窗型材配方中通常要加入碳酸钙作为填加材料,而有些厂家为降成本,如加入量过多,则成为钙化了的塑料,这种塑料制成的门窗表面缺少光泽,有轻微粗糙,硬而脆,看起来有种石块的粗犷感,正常的塑钢门窗,表面通常有光泽,很有韧性。
  二、门窗的间隙以及密封
  看各种型材之间的配合间隙是否紧密,配合处切口是否平齐,型材搭接处的高低差等等。一般对于塑钢门来说,考虑的主要部分是门框、扇间的缝隙,门板压条及门板包边处、百叶窗的各种型材连接处、密封条等;如是拼装的门板,还要考虑门板间的缝隙;是对平开门还要两门扇在闭合后是否透光等。同样地对于用塑钢窗,除了组装的各种型材装配间隙要考虑外,密封条是否均匀、牢固也很重要,接口间隙应不大于1mm,这反映窗的密封性能。塑钢门通常做建筑物的内门,对密封要求没有那么高。种种间隙值在国家标准中都有规定,但对顾客来说,各种型材连接处间隙值越小,配合越紧密,组装工艺越精湛,这反映组装水平和组装工具的精度。
  三、塑钢门窗的焊接
  要看其焊接处是否平齐,是否有裂缝,内外的角缝清理得是否干净美观,用盒尺量度塑钢门窗的对角线尺寸,其对角线尺寸差应不大于3mm,对角线差越小显示工艺越精细,也利于安装。
  四、塑钢门窗五金件
  五金件质量好坏对门窗的寿命也有一定的影响,所用的五金件看上去应显得厚实,且表面光泽度要好,保护层致密,没有碰划伤现象,最重要的一点是开启应灵活。
  五、塑钢门窗的加强型钢
  按照国家标准对塑钢门窗的抗风压有不同的要求,塑钢门窗的框、扇的内腔需装配加强型钢,根据高度不同有1.2mm、1.5mm、2.0mm三种厚度的加强型钢,以确保产品的坚固性和使用寿命。而有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则不装或装入不符合要求的加强型钢。顾客在选购产品时要特别注意,通常检查方法有:
  1、引用重量法估计,即掂称门窗的重量,装有加强型钢的门窗分量重,反之则轻。
  2、用磁铁放在门窗的框、扇上,如磁铁吸附则型材里面有加强型钢,反之则无。
  3、观察门窗的框、扇上是否有紧固型钢的螺丝钉,也可证明是否装配有加强型钢。总之,顾客在选购产品时应谨慎小心,尽量选用正规厂家的产品,严格检查,以免上当受骗。
其他文献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即可免费领取话费!”近日,大量“免费领话费”的图片在微信中传播,吸引了不少微信用户参与,经核实,这是个骗局,德州不少网友反映被骗!如果你还认为是天上真的掉“馅饼”了,请看下面的案例。  想免费领话费家人被骗29万  8月底,某网友小李收到同学发来的图片,上面写着“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即可免费100%领取50元手机话费”。按照活动要求,小李关注了一个名为“聚划算”的微信,并把这
本文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进行了研究,在讨论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后,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分别从科研教育、科研成果、科研条件、科研课题和科研特点等方面,提
“距离某地多少分钟车程”“投资回报率百分之多少”“某小学在规划之中”……诸如此类的表述经常会出现在房地产广告中。上网的时候,当打开一个网页,页面上的广告却像“狗皮膏药”般盖住想浏览的内容,当你去关闭这些广告窗口时,不是多次点击仍无法关闭,就是反而打开了新的广告页面。当你打开手机短信,莫名其妙的垃圾短信时不时的出现,却没有退订方式提示。随着新修订的《广告法》于9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这些广告不能再如此
本研究对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以舒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复合七氟醚或异丙酚TCI维持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外科手术条件、苏醒情况以及麻醉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