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iwu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学校和家长重点关注的问题。一旦因某些环节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不仅不利于正常开展体育活动,还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合理安排教学活动至关重要。本文就以小学体育教育为切入点,探讨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及预防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原因;预防策略
  在体育课堂中进行体质训练,不仅是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更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如果在课堂中由于一些原因,使学生受到了伤害,就违背了体育教学的宗旨。因此,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体育教师必须提前做好相关工作,在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科学活动,时刻注意安全事故预防工作。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
  (一)来自学生的原因
  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活动,并不是都适合全部的学生,有些学生由于肢体问题因素或者是身体患有疾病,并不适合进行正常的体育活动,比如,有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学生,家长未及时向学校反映或者不想让他人知道,如果进行正常的身体训练,就容易造成安全事故[1]。
  (二)来自教学的原因
  一些体育教师认为小学体育运动量很小,无需过多注意,同时也不重视学生的运动安全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没有根据《义务教育体育和健康课程标准》去严格按照要求,制定运动训练和体育活动标准,体育训练不符合学生的年龄段,就容易导致在课堂中发生意外。
  (三)外在安全隐患
  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场地和所要用到的体育器材,也是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教师在体育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如果没有检查后各项设施器材,部分器材破损或失灵,就容易导致学生受伤,比如,训练场地跑道过滑,就容易导致学生擦伤、扭伤等。
  二、安全事故预防策略
  (一)加强体育安全教育
  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必须可少。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不管是在身体素质,还是心理、思想意识都处于发展阶段。总体来说,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较差,还欠缺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在进行体育活动中如果教师放任自流,就容易发生意外安全事故或伤害事故。因此,在开展体育课程之前,学校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意外防范工作,意在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教师需要在日常体育教学中,重视对小学生的体育安全知识传授工作,增加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增强预防能力,减少意外伤害事故。
  (二)教师科学的组织体育活动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做活动时,其示范动作就是学生模仿的榜样,一旦示范动作不适合学生,就容易导致出现肢体伤害。因此,教师在课前需要认真研究教材,注意各项动作的要领,确保其安全性,同时教师在每次体育课前需要反复联系,确认动作准确无误,以便为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另外。教师在课前还需要对容易造成学生安全事故的课堂体育动作训练和活动,提前做好分析工作,合理的做出调整和防范,确保体育课外教学活动可以顺利开展。
  (三)认真检查各项设施和体育器材
  在进行体育课堂之前,需要对体育课堂中需要用到的活动、训练场地进行检查,尤其是要注意场地中是否存在会伤害学生的设施,要选择安全的活动场地。同时还要注意体育课中要使用的器材,确保器材不会给学生带来安全隐患。
  (四)上课必须严格要求着装
  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需要要求学生注意着装。与普通服装相比,正规运动鞋和运动衣,衣物较为宽松,不会影响剧烈运动,而运动鞋一般具有防滑的作用,减少了学生滑到摔伤、扭伤的概率。因此,在体育课堂中需要注意服装和鞋的选择,这样对增加学生体育课堂中的安全极为有利。
  (五)运动前必须做好准备活动
  一般来说,在正式运动前需要做好准备活动,使身体的肌肉处于紧张活动的状态,合理活动筋骨,可以避免肌肉拉伤,筋骨损伤。在小学生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天气状况、季节气候等因素来设计活动内容,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活动进行课前准备,通常设计一些可以让身体发热的活动为宜,这样可以增加准备活动的效率。
  (六)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在体育活动中,如果动作不到位,出现错误,就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体育教师就需要在课堂开始之前掌握动作要领,在课堂中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减少错误发生的概率,同时在授课时需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观其是否规范,一旦发现及时指出,并接纠正错误动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在教学中,教师眼严明纪律,活动要保证适当的距离,防止在运动中造成肢体碰撞损伤等安全事故。
  (七)掌握一定应急医学常识
  在体育课堂中,有时难免遇到一些安全事故,比如,学生在运动中脚踝扭伤、皮肤碰伤、脱臼、中暑等,这些都是极为容易处理的问题。因此,就需要教师掌握一些简单的运动医疗常识,及时进行应急处理[2]。
  (八)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作为学校的体育教师,为了保障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安全,还需要和班主任及时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质,尤其是要注意体质特殊的学生。在课堂开始前,了解当天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安排不适合当天体育教学内容的学生,让这部分学生适当的运动、有限的活动。及时阻止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的学生进行正常的体育活动,避免这些学生在活动中发生意外。同时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一旦发现学生身体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停止学生活动,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另外,还需与医务室配合,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处理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需要全体的体育教师用积极、认真态度去对待,做好准备工作,然后用科学的方式分析,再用正确的方法预防,有利于避免在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活动效果,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陆建安.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诱因及预防[J].数字化用户,2017 (44):172.
  [2]石长海.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成因和预防策略浅谈[J].知音励志,2017(01):279.
  (作者单位:溧水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超前教育思想的产生,可追溯到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超前教学理论。他认为学生在教学中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水平,一是现有发展水平,一是潜在的发展水平,即“最近发展区”。捷克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的“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个别差异。法国哲学家、教育家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由于环境气候的变化,幼儿园开始越发重视室内运动的组织与开展。上海市嘉定区马陆以仁幼儿园根据幼儿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基本动作、运动能力发展特点,创设了“自选式”室内运动形式。而混龄运动作为一种开放、融合的运动形式,在幼儿园室内运动中被广泛采用。但在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幼儿能力未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对发展目标把握不准,观察解读无法深入;年龄小以及能力弱的幼儿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教师总是显得惴惴
摘要:由于现代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就需要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革新方式,以便可以在初中体育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其身心健康与运动方面的发展提供保障。在本篇文章中将会针对初中体育教学方式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制定出初中体育教学的革新方式,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微薄帮助,以便能够有效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从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身体素质提供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
摘要:毛泽东同志是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游泳运动,曾42次横渡长江,祖国各大自然水域中均有他游泳的身影,其游泳实践更加证明了其体育实践活动家的身份。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对体育的理论阐述,其《体育之研究》一文,标志着毛泽东体育思想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毛泽东同志通过游泳运动实践,践行对体育的理解,使得自身体育思想与体育实践形成良好互动关系,在实践中体
摘要:健康是一个人最大的奋斗资本。有了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学生才能够更好的学习,才能为将来的工作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新时代下,我国政府更是提出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课成为了课程开展的重点。体育老师不仅要在体育课上传授相关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还有就是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如何提高小学体育中师生的有效互动展开深入探讨,以期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师
摘要:基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建设思路探寻研究,阐述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它有利于社区体育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学校体育的改革,并采取以学校为基地开展校区一体化建设,以社区为基地开展校区一体化建设,以及校区体育综合发展模式等措施,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一体化;全面发展  很长时间以来,全民都在倡导加强体育锻炼,要提升学生对体育
摘要:高校的网球教学在教育改革力度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面临全新的改革要求,教师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做好改革与创新工作。在高校中,网球是一项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运动,对于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以及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传统的网球教学方法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必须要进行调整与优化,本文就具体的改革与创新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校;网球教学;改革;创新  在高校体育中,网球运动
幼儿喜欢绘画,每个幼儿都是艺术家,有着天然的创作欲望与热情。幼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运用周围的各种材料,无忧无虑地探索他们所处的环境,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他们自由地表现和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在艺术教育领域中获得许多引起他们兴趣和愉悦的经验,使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美国美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德提出了“绘画潜力”理论,他认为对于每个10岁前的儿童来说,绘画是一种潜在的能力,与认知能力
摘要: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改革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因材施教已经成为每一个学科教学的精髓,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初中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大多院校都开始注重对学生运动方面的意识和素质进行培养,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以及学生自身的个性化趋势,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不断深入。本文在兴趣教学法的优势分析基础上,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探析,以便于兴趣教学法更加有效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