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drz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梅毒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对它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44例梅毒患者外周血的CD3+、CD4+、CD8+及CD4+/CD8+比值.结果:梅毒患者外周血CD4+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CD8+则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活动期梅毒外周血CD4+/CD8+比值低于恢复期(P<0.05),单纯使用抗梅毒治疗的活动期梅毒患者比加用免疫调节剂治疗的患者的CD4+及CD4+/CD8+比值低,而CD8+则高(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活动期梅毒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现象,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可能有助于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后有效、简便的鼻中隔固定方法。方法 对照研究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后夹板固定组和常规凡士林纱条填塞固定组各 4 8例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愈合经
身法,是身体主导权衡拳势的一种组织法则,太极拳是一项独特的人体运动。关于躯干、上肢与下肢的操练拥有着特定的要领和规则,这就是人们俗说的练习方法,我们在练习太极拳中所
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97例中男61例,女36例,平均年龄54.6岁(32~69岁),胃大部切除术34例,全胃切除术7例,单纯胆囊切除术43例,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术13例.术后随机分成2组
制定人类体格发育的生长标准主要起源于征兵,如英国Anne女皇(1702—1714)军队征兵的身高标准不低于5英尺5英寸(约1.65m),生长发育状况不仅是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而且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骨峰值 ( PBM)的基本情况 ,为骨质疏松 ( OP)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成都地区 2 0~ 4 9岁人群除外心肝肺肾、内分泌等慢性病及骨代谢疾病者 368名
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能降低肌张力、减轻痉挛、增加功能活动范围,但在国内具体的临床应用报道较少.我科自1999年8月~2000年5月对26例因颅脑外伤和中风所致大肌肉痉挛的
本文报道 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其中男性 31例 ,女性 4例。平均年龄 56 71±9 8岁。前期无心脏并发症者 15例 ,前期有心脏并发症者 2 0例。除接受常规心肌梗
为观察三苯双脒对两种钩虫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用三苯双脒 2 0 0 m g、30 0 mg和 40 0 mg顿服治疗成人钩虫感染者 ,并与阿苯达唑 40 0 m g顿服进行比较。结果三苯双脒 2
目的探讨逆行切除法在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在1998年10月至2000年4月间,用逆行法切除非急诊的困难型胆囊共63例,其中萎缩性胆囊炎6例,充满型胆囊结石9例,
22例肿瘤化疗患者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试验 ,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实验组采用化疗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结果显示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可预防化疗引起的腹泻 (对照组腹泻率 45 .5 %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