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起功能障碍,3种疗法解疑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baoba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勃起功能障碍(简称ED)的治疗方法有不少,如性心理治疗、口服药治疗、局部用药治疗等。但实践中,患者对这三种疗法的使用还存在不少的误解。对此专家予以了释疑。
  
  背景资料
  勃起功能障碍有些什么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勃起功能障碍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根据有无器质性病变分为心理性ED、器质性ED和混合性ED。以往的观念认为,ED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这种比例可能占到80%以上,后来发现了ED患者往往存在一些器质性的病变。现在认为,ED的发生绝大部分兼有器质性病变和心理障碍两个方面的原因。
  
  性心理治疗:是不是“磨嘴皮子”
  问题:
  丈夫患了勃起功能障碍,医生要求我们夫妻一块接受心理治疗。但我想,既然是疾病,就应该用药啊,这种疗法不是“磨嘴皮子”吗?真的能收到效果吗?为什么还要我参与呢?
  解疑:
  当然是有效的。性心理治疗主要适用于心理性ED和混合性ED,实际上任何类型的ED都应辅助心理治疗,才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不论采取何种性心理治疗的方法,性知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性治疗的目的是确立并改变引起勃起功能障碍的直接原因,如操作焦虑、缺乏自信、缺乏技巧等。性感集中训练法也是治疗ED的一种快速而有效的心理疗法。具体方法在男科医生指导下实行。总之,性心理治疗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疗法,妻子应该加以积极配合,以取得最大的疗效。
  
  口服药:能不能自己到药店买
  问题:
  年龄大了,勃起功能好像不如以前了,最近出现了连续几次不能勃起的情况。想到药店买点药服用,请问哪种药最为有效呢?
  解疑:
  不要擅自服药,应该到医院男科查清病因,然后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适合的药物。药物治疗适用于心理性ED和轻度器质性ED如静脉性ED。短暂的药物治疗可帮助男性恢复自信心,从而治愈心理性ED。口服药物目前国内常用的有万艾可、艾力达和希爱力等。三种药物的副作用相似,详细见药品说明书。服药后应避免开机动车,以免发生意外。个别情况下,可能会发生阴茎勃起达数小时之久,若勃起超过4小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总之,服用药物要慎重,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局部涂药:是不是立竿见影
  问题:
  我是一名ED患者。最近看资料上说,可以在局部涂点药或者打针,就能马上治疗好疾病。是不是如此?
  解疑:
  局部用药并不是灵丹妙药,人人管用。具体怎么治疗,应该由医生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决定。局部外用药物是经阴茎皮肤途径和经尿道黏膜途径给药,可减少阴茎头的刺激性,延长性交时间,合并早泄的患者多用。海绵体内药物注射是最直接、见效最快的药物治疗方法,但此法有创伤性,且容易引起阴茎异常勃起、局部疼痛、皮肤瘀血、包皮水肿、海绵体纤维化等并发症,故应慎用。雄激素替代治疗对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和老年雄激素水平低下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其他文献
男孩立足社会贯穿人生的基点始于血性和尊严。  而如今,除了一些综艺节目影视剧的误导,一些家庭的男孩子“血性教育”严重缺失,所以盛产性情绵软缺少雄性气质的“知性”男儿。  记得从前,北方的冰天雪地里,总有那些端着自制简陋小爬犁,光着头,敞着怀,一件小棉襖 ,浑身热腾腾的男孩子,从又高又陡的冰雪坡上风驰电掣滑下,偶尔也有“失足”,即使摔个人仰马翻鼻青脸肿,爬起来用袖子抹把鼻血,再来!  那真是男孩子的
病理科医生一直被誉为“医生的医生”,病理报告往往决定着病人的命运。肿瘤的良性与恶性、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肿瘤的分化程度、具体类型……都是根据病理来确诊的。许多人认为,当病理科医生很单纯,只与切片和显微镜打交道,没有医患纠纷之扰。其实不然。病理科医生每天要接待许多病人,来会诊的、做淋巴结穿刺的、借阅切片的、询问病情的……病理科医生所承受的压力绝不亚于临床医生。在与病人的交往中,我深深体会到,只要多体谅
纪立农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杜雪平 首都医科大学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副秘书长  张克洲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市场副总裁    信息窗:糖尿病关怀行动  2010 年3 月28 日,“糖尿病关怀行动”在杭州启动,该项目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支持、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协办,项目覆盖全国
众所周知,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约10%的人感染有乙肝病毒,或呈病毒携带状态,或已形成慢性肝炎。部分慢性肝炎病人由于病情反复,在若干年后出现肝硬化,少数病人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肝细胞癌。  鉴于慢性乙肝、肝硬化和肝癌三者之间存在明确的相关性,所以有“乙肝三部曲”之说。  如今,人们对乙肝的危害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产生出一些恐惧心理。事实上,“乙肝三部曲”并非必然,乙肝病人的肝硬化和肝癌是可
“飞燕式”锻炼腰背肌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目前仍以非手术疗法占主要地位,患者的功能锻炼也非常重要。早期主动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可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加强对腰椎的保护功能;可增强与脊柱相关联的软组织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强化主动稳定系统功能,从而恢复腰椎最佳的生物力学动态平衡,以减轻和消除腰、臀部及下肢的疼痛、麻木等症状,避免症状复发。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中医院戎永华医师采用的俯卧位
弱视的孩子眼球外观正常,但单眼或双眼的视力低下,用任何镜片矫正视力都不能达到1.O。  我们知道,视力是出生之后才渐渐发育的,新生儿眼睛似乎构造完好,但大脑的视觉区还不成熟,这时大脑只能分辨O.1以下的视力。婴幼儿的眼球在发育过程中,如果眼底视网膜的神经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聚集清晰图像的刺激,就会影响发育,而失去了对精细空间分辨的能力,使视力不能达到该年龄孩子的平均水平,从而形成弱视。  弱视的孩子一
一周前,笔者的一位亲戚因头痛去医院就诊。当时,急诊室里病人很多。他回想起自己三年前曾有类似发作,当时“拍片子”说是有“化脓”,经治疗后好转,于是便要求医生给他开一张“拍片单”。医生也没多问,就给他开了一张头颅CT申请单。结果,CT检查未发现异常。花了钱又没查出病因,亲戚觉得有点“冤”,便来找我这个医生咨询。  听了他的诉说,我的第一印象是,他所谓的“化脓”病变并不在颅内,因为他的症状不像颅内感染。
作者简介    郑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院长,研究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八届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根本上讲,应该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行为,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结合,减少就诊率。    现在“看病难”这个词语出现频率很高,那么是不是看病就一定很难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理性地看待和分析。  从某种程度上讲,现在看病并
生活实例    昨天,邻居王老伯因突发心肌梗死被救护车送到医院。虽然经过医生精心救治,急诊放入两根支架,脱离了危险。但是,王老伯一回想起心绞痛剧烈发作时的情形还是心有余悸。事实上,王老伯体检查出高脂血症已经有十余年了,医生建议他长期规则服用降脂药。的确,王老伯服药后血脂很快达到正常水平,但是看到说明书上的那些药物副作用,他便擅自停药了。待下次检查发现血脂增高后,王老伯再服药一段时间。就这样服药断断
健康是人人都关心的事,医学科普杂志是万人乐读的书刊。只要刊物办得能吸引读者,就是最好的“决胜武器”。    我是北京儿童医院的一名小儿外科医生。在我国,小儿外科是解放后新创的专业,病人的范围很窄,要人们知道这个专业,非常需要科普宣传。为此,我常在报纸、杂志上写一些科普小品,并将《大众医学》这样有裘法祖等老一代名医参与的高水平的医学科普杂志视为向往的“阵地”。1978年8月,全国科普大会在上海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