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g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其教材中的内容与思想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老师要根据其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既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又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引领学生成长,长大后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学科知识;密切关系;渗透思想教育
  说起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说,都会告诉学生要学好语文,因为它是学好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阐述了老一辈革命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颂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示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现代的科技文化……在教材中,每一位作者都把自己真实的情感流露于作品之中。因此,我要借助六年12册教材——这个庞大的素材库,引导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要学会做人,引导他们大胆创新,长大后为祖国做贡献。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他就给大家展示什么样的画卷。正因如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引发了很多教育者的思考。我也不例外,我深知“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深刻含义,作为教育者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做人。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让它成为思想教育的载体,在教学中利用语言文字及插图,尤其是人物的思想境界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我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度的德育渗透,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教材中所渗透的奉献、谦让、文明等思想品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人生导向,形成健康的人格。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揣摩教材编写意图,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品格的培养
  教材编写有其很强的系统性,知识积累和训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呈螺旋式上升,从一年级下册开始,都是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我认真领会编者的编写意图,围绕教材的知识点,找准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思雅教育。作为一名小学生,自他们入学的第一天,教材中就教他们开始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的学习与生活,逐步地与思想品德教育靠近。我除了让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外,把教材内容与《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逐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合理地渗透良好的行为习惯,把思想品德的教育于教学之中,使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融合,形成教育合力,促使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作为教师,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教师的世界观、言行、生活,以及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正是因为小学生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还有限,所以利用他们善于模仿教师言行这一特点,从每一件小事抓起,结合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引导学生领会插图的内容,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示范作用,用自身行动影响学生的品格形成。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实事求是的工作,为学生作出表率,为学生树立效仿的榜样,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
  二、抓住教材中的细节及情感节点,灵活解析德育教育,引领学生成长
  由于教材的编排都是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的,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每一单元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抓住课文中的文字描写,结合课文中的插图,制作课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画面,比如人物的表情、动作等,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图中的情景,猜想他们的内心活动等,感悟作者的情感,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相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在日常学习中感受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同时,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作为小学教师,在实施学科教学时,更应该将“爱祖国”和“爱社会主义”这一主线贯穿于学科教学之中。比如,我去年讲授的课文《为人民服务》一文,我知道学生与毛主席、张思德同志生活的时代背景有明显的差距,为了让学生理解当时毛主席演讲的目的,我在教学设计上认真揣摩编者的意图,学习他人的教学设计亮点,制作教学课件,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引领学生分析重点词句,从课文朗读到内容中的党的根本宗旨、人活着的意义、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是解放全人类这几方面领会毛主席演讲的目的,通过文字的感悟及感情朗读体会毛主席在全军大会上提倡向张思德同志学习的精神是奉献精神,即为人民服务,让学生从感观、听觉、情感几方面同时产生共鸣,达到思想教育渗透的目的。
  三、以日常生活为主体,结合口语交际内容展开讨论,寻找自身差距,共促成长
  进入21世纪,小学语文课程更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在每一单元中都安排了口语交际和交流平台这两项内容,口语交际、交流平台是展现学生的一种综合素质,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是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这一环节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情感教育的有利时机,因此我抓住此环节,重点让学生说出所学知识点及体现的精神,与大家交流自己与文中的人物或自己身边人的差距,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谈一谈今后该如何去做,在讨论中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说一说,看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進步。久而久之,学生能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情感,改正自己的行为,形成自律的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四、在课外阅读中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在课外阅读中,老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兴趣、不同爱好来准备不同类型的课外阅读资料,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同时与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在学习中促使学生获取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再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总之,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一定要落实好,不能在教学中单一的传授知识,也不过于潦草地渗透德育教育。因为德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大批建设祖国的优秀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和提升,着眼于习作教学,让学生掌握有效习作方法,依托文本提升自身写作水平。依托文本,组织开展小学写作教学的发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的阅读与写作,借助阅读推动写作、引导学生发现文字的魅力、并且通过阅读为学生留有练习的灵感等,以期达成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文本;写作能力;阅读与写作  文本阅读,就是我们常见的小学阅读环节。在进入到小
摘 要:英语阅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教师应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尤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英语文本的阅读。“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应该具备能够迎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并且能够适应本发展的必备品格。本文基于英语阅读的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开展实情,立足教材,从教材出发进行探讨新的教学方式,同时联系课内外英语阅读,力在位学生创造一个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课堂。  关键词:学科素养;小学英语;阅
摘 要:目前英语的教学在我国的中职院校中获得了极大的开展,并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的引入了内容依托教学模式,内容依托教学模式将学科知识内容与语言的学习进行结合。与传统的语言教学方式不同,内容依托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语言应能的培养以及学习策略的运用,强调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本文将就内容依托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内容依托;教学模式;中职英语;英语教学  前言:英语教
摘 要:以二元二次等式为约束条件求二元一次式的最值问题有三种常见的解题策略:1.降元,把二元函数的条件最值问题转化为无约束的一元函数的最值问题.2.换元,借代数变换,将问题简化.3.升幂,建立关于目标函数 的不等式,将问题转化为解不等式问题求解.  关键词:换元;变换;取等条件  2011年高考浙江卷理数第16题是一道以二元二次等式为约束条件求二元一次式的最值问题.这个题目的解法多有特色,可以应用
摘 要:每一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中肯的建议与评价”,来正确的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就有这样的作用。通过教学实践经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教学评价的巧妙应用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良好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影响,不仅“在身”也在“心”。那么如何应用教学评价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呢?本文对此进行了积极的阐述。  关键词:教学评价;促进;
摘 要:家长会是老师和学生家长沟通的桥梁,是联系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的重要纽带,是老师们和家长相互沟通的有效平台。因此,组织好家长会是每一个班主任老师的重要职责,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但要通过家长会让家长同志们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主要的是要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让家长和任课老师加强沟通,以便共同商讨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给孩子铺就一条适合他们发展的阳光大道。  关键词:开好;家长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