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而它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学会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得出结论后学会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西藏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 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西藏的教育发展正处在由全面普及向质量提升跨越的阶段,“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日益凸显。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推动西藏教育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素质教育就是依據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并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而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造为目的,以培养全体学生多方面素质为终极目标的全新教学方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起引导作用。实践证明,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探究式教学在西藏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而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经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地科学态度,发展终生学习的能力。而在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理解科学探究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这些对于西藏农牧区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西藏农牧区的学生因为语言方面的障碍,使其对汉语的理解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农牧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大多仍处于小学的“填鸭式”教育或者说是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求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科学探究活动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主动获取知识的很好的一个途径。
二、探究式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探究不是只让个别优生表现一下,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智力活动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最高宗旨“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探究、质疑,在实际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动手能力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培养,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三、开展探究式教学,要注重探究的出发点,培养学生发问质疑的习惯。
探究式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将问题作为探究的出发点,引导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难得多,意义也大。学生做学问,就要边做边问。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课堂上的问题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的措施是:让学生根据所要探究的内容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自己的问题,再由教师经过评比后,公布高质量问题予以表扬,对于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不明确、遗漏、不规范等不足,从而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四、探究式教学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实验教学为载体。而探究式实验是要引导学生奇思妙想般的实验,要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尝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去,让他们在科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轻松获取知识还可以有新的发现和创意。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打破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神秘感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的理念,我们就要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感悟和体验。在实验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探究,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能因为与别组实验结果不同而放弃自己的实验结论,而是要从中找出自己实验设计上的不足,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探究实验打下基础。
五、探究式教学应注重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
科学探究重视小组的分工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合作协调实验的积极性。科学探究教学倡导合作性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知识、习惯、心理、能力等差异,因此应合理搭配,使探究能力较强的的学生得到更大的进步,也使探究能力较弱的学生,得到及时的辅导和帮助,获得锻炼和提高。这也有助于学生集体主义、科学精神和情感等的培养,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和信息交流。
六、探究式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学生经过实验探究,要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然后对初步的结论进行同学间的表达和交流,从中检查和思考本组的探究方案的严密性,证据收集的周密性,所获结论的科学性,再利用已有知识对实验探究释疑,最后得出可靠地结论。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中获得很大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在面对表达和交流这一环节,西藏农牧区的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因为汉语言的表达不是那么好,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主动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这就要求教师能给予学生一个和谐的课堂,用自己的眼神、语言和行为鼓励学生,让其能克服心理和语言障碍,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之,在科学探究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唤起学生积极探究的情感,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探究学习的广阔天地,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实效,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终目标。
参考资料
[1]《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素质教育.摇篮网
[3]素质教育的含义.中小学教育网.2010-09-14
[4]素质教育4能力培养.搜狐
[5]素质教育的本质.中小学教育网. 2010-09-14
[6]素质教育的特点.国家素质教育网.2011-10-1111
【关键词】西藏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 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西藏的教育发展正处在由全面普及向质量提升跨越的阶段,“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日益凸显。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推动西藏教育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素质教育就是依據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并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而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造为目的,以培养全体学生多方面素质为终极目标的全新教学方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起引导作用。实践证明,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探究式教学在西藏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而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经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地科学态度,发展终生学习的能力。而在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理解科学探究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这些对于西藏农牧区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西藏农牧区的学生因为语言方面的障碍,使其对汉语的理解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农牧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大多仍处于小学的“填鸭式”教育或者说是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求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科学探究活动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主动获取知识的很好的一个途径。
二、探究式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探究不是只让个别优生表现一下,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智力活动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最高宗旨“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探究、质疑,在实际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动手能力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培养,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三、开展探究式教学,要注重探究的出发点,培养学生发问质疑的习惯。
探究式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将问题作为探究的出发点,引导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难得多,意义也大。学生做学问,就要边做边问。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课堂上的问题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的措施是:让学生根据所要探究的内容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自己的问题,再由教师经过评比后,公布高质量问题予以表扬,对于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不明确、遗漏、不规范等不足,从而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四、探究式教学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实验教学为载体。而探究式实验是要引导学生奇思妙想般的实验,要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尝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去,让他们在科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轻松获取知识还可以有新的发现和创意。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打破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神秘感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的理念,我们就要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感悟和体验。在实验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探究,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能因为与别组实验结果不同而放弃自己的实验结论,而是要从中找出自己实验设计上的不足,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探究实验打下基础。
五、探究式教学应注重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
科学探究重视小组的分工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合作协调实验的积极性。科学探究教学倡导合作性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知识、习惯、心理、能力等差异,因此应合理搭配,使探究能力较强的的学生得到更大的进步,也使探究能力较弱的学生,得到及时的辅导和帮助,获得锻炼和提高。这也有助于学生集体主义、科学精神和情感等的培养,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和信息交流。
六、探究式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学生经过实验探究,要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然后对初步的结论进行同学间的表达和交流,从中检查和思考本组的探究方案的严密性,证据收集的周密性,所获结论的科学性,再利用已有知识对实验探究释疑,最后得出可靠地结论。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中获得很大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在面对表达和交流这一环节,西藏农牧区的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因为汉语言的表达不是那么好,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主动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这就要求教师能给予学生一个和谐的课堂,用自己的眼神、语言和行为鼓励学生,让其能克服心理和语言障碍,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之,在科学探究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唤起学生积极探究的情感,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探究学习的广阔天地,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实效,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终目标。
参考资料
[1]《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素质教育.摇篮网
[3]素质教育的含义.中小学教育网.2010-09-14
[4]素质教育4能力培养.搜狐
[5]素质教育的本质.中小学教育网. 2010-09-14
[6]素质教育的特点.国家素质教育网.2011-1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