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教学中和弦训练的一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492195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视唱练耳教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视谱即唱,听觉训练,听写。视唱练耳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音准和节奏的正确性,音准的正确性依赖音程和和弦的听辨能力,和弦的教学与提升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需要思考应该怎样才能有效强化和弦训练的效果,在考虑每个学生听觉能力差异的客观前提下,结合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最大限度地完善和弦训练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多个方面思考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和弦训练。
  关键词: 视唱练耳 和弦训练 地位 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
  本文将均衡视唱练耳的三个组成部分,结合国内外的教学现状,对和弦训练深入思考,强化学生的视唱练耳效果,提高学生的音乐内涵。
  1.和弦训练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地位
  和弦是一定音程关系的结合,和弦分为三度和弦和非三度和弦,三度和弦又包括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等;非三度和弦包括挂留和弦、强力和弦、加九和弦等。音程的听辨能力是影响和弦训练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音程的听辨能力和和弦的训练贯穿视唱练耳教学的全过程。
  和弦在各大音乐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无论是传统音乐还是现代音乐。提高学生对和弦的认知能力,对于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领悟能力、赏析水平及音乐的再创都有很大帮助。在和弦训练中培养学生,需要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用教学方法,如,对于指挥专业的学生,需要培养的是他们对于和弦的想象力,即既能在有音乐的条件下又能在没有音乐的条件下想象出和弦的韵律,将其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形象体,而不是枯燥的抽象体。对于表演专业的学生,需要培养的是他们对于和弦的距离感的准确性,达到无论是表演或者是视唱都能精准地转换。
  在考试中和弦的听辨也经常考到,如,写出三和弦,包括大小三、六和四六及减三原位及两个转位,大小七、小小七原位和弦的性质和记写音高;给出一个标准音后写出和弦的性质及和弦中的各个音高,所以和弦的听辨无论是在音乐的学习中还是考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2.和弦训练的理论基础
  音程的听辨能力是和弦训练的基础,所以训练音程的听辨能力是基础,也是和弦训练开始需要越过的一个坎,它是和弦训练后续工作的奠基石,是音乐听觉训练的一条主线。一般从协调程度上将音程分为纯音程、三六度音程、三全音和二七度音程。每种音程都有各自特色,如,纯音程的音乐效果最为和谐,有一种空间感,辨别度高;三六度音程相比于纯音程而言则没有那么高的和谐度,开始出现转位间度数的差异,色彩明暗度也和其性质有关。三全音和二七度音程的转位度数之间的差异更高。
  在音程训练过程中需要培养各种感觉的灵敏度,如,稳定和不稳定、同向和反向及斜向感等。在这些感觉的基础上结合色彩的应用,转位之间的不同,将简单的音程加上节奏,做相应的扩展练习,以此循序渐进地练习。
  掌握稳定的音程听辨方法后,可以先练习比较简单的三和弦的训练,训练前,应该先准备基础知识,如,它的结构特点、音响的效果初步感知等,结合构唱和构弹的音乐色彩对比,对三和弦所要表达的声部感体会得更深刻。依据转位音程的结构特点确定和弦的原转位置,以此确定音高。
  3.和弦训练教学重点内容的思考
  在和弦训练中,需要训练学生对音乐的分辨能力、分析识别能力、形象生动的表达抒情能力。在这三个方面的训练中,需要锻炼的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距离感的把握及对音乐的记忆能力。通过这三个方面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习惯于在和弦训练中体会音乐的美。
  3.1和弦的连接。和弦连接是视唱练耳课程中和声听觉分析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单和弦的结构训练是和弦连接训练的基础。搞清楚了每个和弦之后,和弦的功能性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应该熟练掌握各种大小调和弦的原位和转位,能够在钢琴上边构唱边弹奏。
  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不同调性连续和弦的听写及调内和弦连接的听写,训练学生快速敏锐地辨别调式、和弦性质及调式中的和声的功能色彩。和弦的连接体现着调式功能进行的连贯性、整体性,这是在学习和训练时学生觉得困难和错误最多的部分。所以,和弦的功能性连接既是视唱练耳教学的难点,又是重点。
  在进行和弦连接的训练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程度的不同,选择多样而灵活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在学生视唱时加入和声伴奏,让学生注意到伴奏中所编配的和弦是什么,然后在钢琴伴奏时分析和弦发生变化时的级数。学生也可以自己在钢琴上做弹唱练习,即自己唱旋律,在钢琴上加上和弦。这样的训练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和弦连接方法,而且促使学生学会了和声的设计,把纵向和横向的知识综合起来,最终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听觉积极性,从而实现预期目标。
  3.2和弦的听辨。和弦的听辨是进行和弦训练中的一个难点,而要提高和弦听辨能力,首先应该对调性有正确判断,其次要依照标准音去听和弦的根音,再依照旋律的进行判断出和弦的低音。最后结合和弦结构及音响,再纵向地逐个听、唱、写出和弦。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遇到单声部旋律,教师备课中可根据音乐进行的特点、感情表现的要求,正确编配和声,让学生在唱谱中,通过钢琴伴奏的和声变化体验和弦的和声听觉效果。如让学生在视唱时,从耳中、口中感受到和弦的不和谐,自然而然在心中唱出解决和弦,再听到最后的主和弦,终止全曲。这种方法可以加强学生对和弦的不稳定感觉,辅助学生对主音的音准把握。在掌握特殊音高时,强调相应的和弦运用,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觉,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视唱音准能力。
  另外,学生在试唱的同时体会到的那种美感、情感、情调、心态。要想使视唱曲唱得更具有歌唱性,就必须注意旋律的音色变化与乐曲的走向,可以提示学生注意音乐蕴含的情绪,使学生能够随着它的变化而使用不同的感情色彩去唱。
  4.结语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它能够表达人们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东西。视唱练耳教学是对音乐语音的一种全面认知与表达,而和弦训练又是视唱练耳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从对音乐的分辩能力、分析识别能力及形象生动的表达抒情能力三个方面对和弦训练进行思考,希望教师和学生都能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陆建业.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审美原则[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04).
  [2]蔡军.曼哈顿音乐学院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特点[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02).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美术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美术技能的重要阵地,在中职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中职美术课采用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单一的、枯燥的,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多媒体视听结合的优势,可以通过生动的画面、声音的展示,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多媒体教学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优
摘 要: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特别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进程加快,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出现一定变化。作者结合中等专业学校服装与设计专业教学,谈一谈在这方面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 中职教育 服装与设计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转型,传统服装产业由改革开放初期以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品牌和质量是现在服装产业竞争的最重要环节。服装产业的新变化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
摘 要: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来临,在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同时,也影响着学校教育。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服装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便利了学生的学习、理解和应用。  关键词: 多媒体 服装专业教学 应用  进入21世纪以后,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大量高科技技术广泛应用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大量现代化教学设备应用于教学、科研等领域
摘 要: 学前教育的声乐教学不等同于普通的音乐教学,学生毕业后教学对象不同,因此,教学重点有所倾向。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的声乐教学模式,即集体课与个别课相互交替的教学模式。两种课型相结合,增加了教学中的点和面的结合,使教学更科学、规范、有效,为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声乐教学 模式研究  声乐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学
摘 要: 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社会需要的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职业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技能型人才,因此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学生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结合服装专业教学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  关键词: 服装专业 学习兴趣 培养  教学质量是衡量职业学校发展的重要生命线,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是
摘 要: 电子电工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和理论性都比较强的基础性课程,这门课程涉及的理科内容较多,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较多,知识繁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学生总体感觉积极性不高,而从学生学习兴趣着手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电子电工课程 学生兴趣 培养  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是职业教育中一门较传统且热门的专业课程,这门专业课程是以培养一定的电子技术和电气工程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