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氧化物考题面面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pbv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碳和碳的氧化物在中考中常以选择题、简答题(探究、拓展、开放)的形式出现。考查的特点是注重基础、注重探究、注重应用,且与社会实际联系紧密,特别是考查能源和环境问题,因此该部分知识一直是中考命题的一大热点。
  关键词:碳;碳的氧化物;考题
  一、 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例1】 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可作散热材料B. 是一种化合物
  C. 可做新型电池的电极D. 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解析】 根据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来回答本题。
  【答案】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这部分知识点是本单元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记忆,并且学以致用,这类试题在中考中选择或者填空题中考查频率较高。
  【例2】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成员小薛、小华和小雪三同学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在课后的学习中提出问题:“木炭与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反应生成铅的同时产生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吗?”请你和他们一起对反应后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完成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CO能使新鲜鸡血的颜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
  (1)提出猜想:小薛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CO;小华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CO2;小雪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
  (2)设计验证:根据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
  (3)现象与结论:
  猜想B中可能出现的现象C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小薛猜想正确
  小华猜想正确
  小学猜想正确
  (4)此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它是。
  (5)根据上述实验及教材中木炭与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归纳出单质碳的一项用途是。
  【解析】 整道试题为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能使新鲜鸡血变成鲜红色两个特性,可得出与三位同学的猜想相对应的现象。设计的四个问题分别是提出合理猜想;从实验结论到实验现象的逆向探究;化学装置的使用评价以及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
  【答案】 (1)是CO和CO2;(3)石灰水无明显现象,鸡血颜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 石灰水变浑浊,鸡血颜色不变 石灰水变浑浊,鸡血颜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4)缺少尾气处理装置;(5)冶金。
  【点评】 本题是对课本中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延伸,重点考查了C、CO、CO2化学性质及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知识是本单元的重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CO2的检验方法,了解CO是有毒气体,做有关CO的实验最后都应有尾气处理的装置等,综合性较强。
  二、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例3】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总结相关知识。
  请你参与,完成下面题目: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a;b;
  (2)实验室通常在室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填序号组合);
  (3)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
  (4)用装置E收集CO2并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解析】 解答本题时一定要紧紧围绕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并用好题目中给出的信息,不可因循守旧。
  【答案】 (1)a. 酒精灯;b. 长颈漏斗;(2)BC;(3)CaCO3 2HClCaCl2 H2O CO2↑;c;(4)防止CO2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点评】 本题综合性比较强。考查了化学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特别是对“万能瓶”的使用,与气体溶解性有关。这是中考的重热点,经常在实验题中出现。
  三、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例4】 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2NH3CO(NH2)2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
  B.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g
  C. 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17
  D. 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
  【解析】 A. 根据宏观和微观的区别分析;B.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无单位分析;C.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D. 根据二氧化碳的利用分析。
  【答案】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宏观和微观说法上的区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等,要熟练掌握。
  【例5】 下图是某同学化学笔记上整理的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
  CCuO高温CO2H2OH2CO3Ca(OH)2CaCO3高温CO2
  其中该变化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
  A. 化合、置换、复分解、分解
  B. 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C. 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D. 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解析】 利用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 B
  【点评】 这是一道根据碳的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关系来考查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习题,知识容量大,主要考查学生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 温室效应的危害与防治
  【例6】 2016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上,参加各国通过了具有非凡意义的《巴黎协定》,由此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规划了路线图。
  (1)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前列,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我们从源头上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②;
  (2)为了防止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有科学家提出大胆假设:将准备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送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海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后会导致海水酸度增加,可能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且气候变化也可能改变海洋环流,把深海中的二氧化碳又带回海面,另外將二氧化碳送到海底也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会继续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
  ①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能量(填“放出”或“吸收”);
  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③深海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比在标准状况下水中的溶解度,原因是。
  【解析】 (1)利用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从源头上阐释解决方案。
  (2)减缓空气中CO2含量,可考虑从吸收CO2方面入手,了解利用海水吸收CO2所引起的变化,进而考查CO2与H2O的反应以及CO2水中的溶解度。
  【答案】 (1)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清洁能源。
  (2)①放出;②CO2 H2OH2CO3;③大;海水越深,压强越大,温度越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越大。
  【点评】 “温室效应”是中考中的热点问题,它和能源、环境问题紧密联系。随着环境问题日益提上人们的议事日程,中考也越来越关注这方面试题的设计和评价,并且注重知识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加强专项训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新情境下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业环节是教学工作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处理的好是对教学工作的补充与完善,处理不好则会影响师生教与学的质量。但由于它是课堂之外的行为,也因为在做作业与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师生几乎是一对一的配合,造成了教师对作业环节的操控难问题。为保证教学工作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改变作业的游离状态,使作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有效性;评价;思考;分层;互动  一、 作业在中职英语学习
摘 要:在英语课堂中创造一种真实的情景交际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发展其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是运用英语情景教学法的关键所在,设计真实的情景决定着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本文就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做个总结,旨在激活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巧设情景;英语课堂;效果  情景教学是根据反映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设计具体生动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徐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的综合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作出相应的改革,我国的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为了推动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有一种教学方式被称之为互动式课堂教学。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中初中英语已经被视为重点课程,初中也是很关键的时期。所以,在初中,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已经被频繁应用。采用此种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式课
摘 要:在饮食文化中,菜名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式菜名的翻译承担着饮食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责。在中式菜名的翻译中,体现了巨大的文化差异,出现了一些翻译中的错误,所以建立一个规范化的菜名翻译体系,传播我国优秀的饮食文化,对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文化差异;中式菜名;翻译;体现  一、 引言  当前的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许多的外国朋友来到中国旅游,游览各地名胜,品尝美味佳肴。由
Background: The most damaging change during cancer progression is theswitch from a locally growing tumor to a metastatic killer. Tumor progression andmetastasis
摘 要:作为一名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指出学生的缺点,但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恰当使用委婉语能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并能鼓励学生改正缺点。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委婉语;英语教学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是用善意的话语代替直接的、令人不悦的词语。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使用委婉语往往能够营造出礼貌、友好的氛围,从而起到
摘 要:生活英语教学法是一种围绕生活的教学方式。在中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立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了解英语,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逐渐提升中职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生活化;英语教学;中职  生活英语教学法是一种新式的英语授课方式。生活英语教学法就是把学生的所见所闻带入到英语学习的课堂上,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实际生活场景,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
摘 要:针对目前很多高中生对英语语法知识学习缺乏自信心与积极性的实况,教育者应该扭转传统型教学模式,使微课成为提升英语语法教学的得利助手,同时将研究性教学这一新型理念导入教学进程中,从而达到构建情景教学模式、打造师生合作平台等教学效果。笔者联系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理念;高中;英语语法;微课教学;研究  英语是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主科课程,而英语语法则是英
摘 要:伴随社会文化的更新换代,在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下,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努力地做到适应市场的需求。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就业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教学模式便由此展开。对于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而言,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不能够简而概括为听说读写、翻译,还要能够将英语知识学以致用,熟练地运用到就业工作中去,并且能够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