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机制探析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ao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校勤工助学管理现状
  
  勤工助学活动不但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优良作风[1]。虽然高校大都成立了勤工助学管理中心等部门负责管理学生经济资助工作,在不同范围、不同程度内展开了勤工助学工作,但是仍然存在着若干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三对矛盾。
  
  1.贫困生人数多与勤工助学岗位少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1996年我国贫困大学生约为几十万人,2000年增至142万人,200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达182万人,占在校生的19%,其中特别困难学生约79万人。2004年增至240万人左右,而2005年更是高达300万,目前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为20%以上,特困生比例约为10%—15%。而在一些贫穷的边远地区和山区,贫困生和特困生比例更高。不少贫困生呼吁学校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但是学校能提供的适合学生勤工助学的岗位是非常有限的,从数量上看,“僧多粥少”是目前各高校勤工助学岗位普遍存在的不良状况[2]。
  
  2.贫困生素质较高与勤工助学岗位层次低
  当前,高校所能提供的大学生勤工助学岗位层次普遍较低,多数仍停留在技术量较低的层次上,绝大部分仍为体力劳动,如办公室助理、宿舍卫生、收发信件、实验室网络维护等。根据问卷调查,大多数勤工助学的同学虽然能增强劳动观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贫困问题,但它很难有效利用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如何把勤工助学工作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仍是一个尚待解决的课题。
  
  3.学校投入多与社会投入少
  目前,高校仍然是贫困生勤工助学岗位的主要投入者。教育部和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在普通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规定,各高校每年必须从学费收入中划出10%的经费,专门用于勤工助学工作。高校的勤工助学工作虽然得到了社会的逐步认可,但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还很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社会给学生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数量少。从目前情况看,社会能给学生提供的主要是一些临时性岗位,譬如家教、市场促销等,这些临时性的工作岗位大多数存在潜在的危险,学生今天上岗,明天下岗,使学生存在着随时被解雇的危险。
  (2)社会资助渠道少。尽管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各种途径在各高校设立了各种奖学金,并建立了基金会,但迄今为止,除了政府和学校,还很少有单位和个人在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
  (3)社会对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大学生的合法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社会一些单位没有真正领悟高校设置勤工助学岗位的意义,有的单位只是将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个别不法分子甚至利用学生急于求职的心理对学生进行经济诈骗。此外,用人单位随意拖延克扣学生工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工作对策
  
  1.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机构独立化,规章制度健全化
  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是将勤工助学指导工作主要由学生工作处(部)负责,相关工作人员往往是兼管此项工作,不能投入主要精力。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大部分高校的勤工助学的相关规章制度陈旧,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要求和高校学生的实际需要。为此,高校应建立独立的勤工助学职能部门,实现职能独立化、业务规范化、制度健全化。
  
  2.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支持力度
  针对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岗位少,学生工资报酬低的问题,政府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用于勤工助学专项资金的投入。通过增加岗位数量,提高岗位工资让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进来,切实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另一方面,政府要出台相应政策支持能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企事业单位、服务机构、社区等向高校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3.高校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广开助学渠道
  高校应拓展校外勤工助学资源,加强与社会各界联系,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学校应鼓励大学生从事家教、社区服务等校外勤工助学工作,为学生到校外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创造条件,逐步形成“立足学校、辐射社区,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多方位立体化的勤工助学新格局。
  高校可以与一家或几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就企业来讲,可以直接捐助或设立奖学金;也可以设立勤工助学岗位,选聘合适的贫困生上岗。这样既可以提升知名度、获取社会效益,也可以吸收优秀的大学生。就高校来讲,一方面争取到社会资助解决贫困生资助问题,另一方面也拓宽了贫困生的就业渠道。就大学生而言,一大批优秀贫困生可以和企业签订资助协议,用人单位每年向贫困生提供一定数额资助,学生毕业后到企业服务一定年限,这既解决了贫困生资助问题,也解决了其就业问题,真正造就高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三赢”的新局面。
  
  4.高校应不断完善勤工助学管理模式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受到教学安排和设岗单位的限制,自由支配时间少,设岗单位对上岗学生管理松散,使勤工助学流于形式等问题,高校应完善勤工助学管理模式。首先,可以合理设置勤工助学岗位,“以岗代奖”,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资助的局面;其次,学校要把对勤工助学的管理同学校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管理机制结合起来,将可由学生承担的清洁性、服务性等工作优先安排给贫困学生。最后,为保障校外勤工助学学生的安全及合法利益,学校应建立有效的校外勤工助学管理机制,使学生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总之,在目前我国教育资源有限、资金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抓好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解决勤工助学工作不仅关系到贫困生个人的成长与成才,更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其他文献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骨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当前,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是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还要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关
[摘要]分析了目前高校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教学考核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效果显著。  [关键词]实验教学模式 改革    目前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影响较大,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但仍未彻底摆脱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的束缚,即实验课附属于理论课。实验前,指导教师依据实验教学计划,安排每次实验内容,提
以淮北杨庄矿Ⅳ2采区回风下山巷修工程为例,介绍了软弱围岩巷道封层锚注加固工程的背景条件、实施方案与工艺.杨庄煤矿深郎采区煤矿大变形巷道围岩控制项目试验所取得的初步
随着集团公司进行资源的扩张与产业链条拉长,下属分公司、子公司、孙公司越来多,如何加强对下属公司的监管,实现企业集团一盘棋,从而实现整个集团公司财富最大化是集团公司亟
如果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不佳,即使有很高的技术水平,也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比赛情况,排除不了赛场的干扰与挫折,会使自己应有的水平无法发挥,失去完全有可能胜利的机会。因此,在训练中研究如何提高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训练质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心理训练的作用    1,有助于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  通过心理训练能使篮球运动员稳定地参加比赛,并且能顽强地进行大强度、大运
管壳式换热器锅炉是发电和民用供热行业的主要设备.锅炉锅筒又叫汽包,是锅炉中最重要的受压元件,而锅筒管板和换热烟管之间的连接接头是换热器中最容易发生失效的地方,其可靠
本文通过对复合预应力楼板的构造、设计、施工采阐述此类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