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新诗创作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jjjxxx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50年代戒严体制下,台湾的经济、教育、文学和艺术的发展,都受到“反共复国”方针的钳制。在诗歌创作上,出现了许多反共的“战斗诗”。1950年代中期,台湾诗坛的一些诗人想打破现状,提出“新诗再革命”的口号,试图朝现代主义迈进。1960年代的台湾新诗属西方现代派狂飚突进时期。当“创世纪”为代表的激进现代主义与以余光中为楷模的温和现代主义汇成一股巨流,并生成新的典律的时候,诗坛的另一角,出现了一股反现代主义的力量,这主要以标榜乡土的“笠”诗社为代表。
其他文献
摘要 为全面了解淀山湖底泥中污染物特性,采集了淀山湖12个点位底泥,分析研究淀山湖底泥中有机质、总磷、总氮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底泥中有机质含量多12.0~27.6 g/kg,总氮含量为678~2 376 mg/kg;总磷含量为481~1072 mg/kg,其空间分布均为湖区北部、西南部,入湖河口区域较高,湖区南部、出湖河口区域较低。综合污染指数与有机质污染指数表明,淀山湖底泥环境质量整体较好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套依据当地太阳辐射历史数据,在考虑当地天气情况的历史数据的同时,构建了单轴固定式太阳能板年辐射量的模型,建立了基于太阳辐射与天气情况下的固定式太阳
黎族音乐①存活与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其中,地理条件是塑造音乐文化较为稳定的因素,自然传承、代际
采用文献研究与实物比对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日本家纹的历史变迁、种类特征、文化意蕴及现代应用进行了探讨,尤其是对家纹所蕴含的日本民族的自然观、审美观、家族意识、集团
周紫芝是南宋初年有名的诗人,有近二千首诗传世,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乐府诗。他有明确的乐府理论指导创作,从而使其乐府诗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超过当时诗人,在南宋初年诗坛居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