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打好“保肠护胃战”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i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天来了,天气逐渐转凉,我们的胃肠道也开始变得娇气起来。这是因为人体受冷后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也随之下降,继而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加之秋季也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而胃肠道问题有时也和心理压力和抑郁焦虑等症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只有全面了解胃肠功能紊乱,才能打好这场秋季“保肠护胃战”。
  
  Q 什么是胃肠功能紊乱
  
  简单的讲,有各种消化道症状却没有实质的器质性发现,就是所谓胃肠功能紊乱。这样的病人已经占了消化科门诊量的50%~60%。患者常常因为长期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暖气、反酸、肠鸣、大便不成形、黏液便、腹泻、便秘、咽喉部异物感等各种症状导致反复就医,反复做各种检查,却又查不出什么有实质病变的疾病。由于长期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担心食道癌、胃癌和肠癌的发生。所以,这些疾病虽不危及生命,但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可以用一个通俗的比方来帮助大家理解这类胃肠疾病,胃肠功能紊乱很像家里的电器出了问题,电器本身查不出什么问题,其实是电压和线路出了问题。所以,说它是胃肠病不完全正确,因为各项检查又没有查出明确的胃肠疾病;说它不是胃肠病也不完全正确,因为尽管病根不在胃肠,但确实又有胃肠的不舒服。医生对于这些疾病的解释或说法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因此,这些疾病除了症状本身的痛苦外,更重要的是患者对这些症状的担心,加上医生不一致的解释,给患者带来了困惑、紧张、不安、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患者往往反复多次做胃镜、肠镜检查。
  
  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
  从食道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包括胆道都有功能紊乱发生。最常见功能性胃肠病包括咽喉部异物感、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
  咽喉部异物感患者总感觉咽喉部有个东西,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往往因此反复就诊于五官科和消化科,经常要求喉镜或食道方面的检查,部分患者有明显的食道癌恐惧,多被医院诊断为慢性咽喉炎或中医诊断为“梅核气”。
  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各种胃病的症状,如上腹隐痛、腹胀、嗳气、反酸等,反复检查除了描述为各种类型的慢性胃炎,常常并没有其他发现。
  按慢性胃炎治疗多时,效果不佳。患者往往对诸如“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幽门螺旋杆菌”等检查结果的文字描述有过度的解读或担忧。
  肠易激综合征常表现为腹泻、黏液便、便秘、腹胀、肠鸣及与大便有关的脐周或小腹疼痛,疼痛通常在大便之前发生,大部分能随大便而缓解。包括全结肠镜在内的消化道检查通常没有异常发现或检查结果与上述症状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Q 胃肠功能紊乱与哪些因
  
  现在认为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因素很多,究竟何种因素起主要作用目前很难定论,特别是不同的病人,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各有不同。
  常见的与胃肠功能紊乱的因素包括:
  胃肠动力紊乱包括胃肠动力过高或过低。
  内脏敏感性过高肠易激综合征有时也叫“过敏性结肠”。吃同样的东西,别人没事,你却常常有不舒服,比如腹胀、腹痛或者马上要大便。
  社会心理因素通过大脑对消化道功能产生影响。比如我们已经知道焦虑、抑郁、失眠、工作压力过大,对食道癌、胃癌或肠癌的过度担心或恐惧都会影响胃肠道的功能。而胃肠不舒服,虽然老是查不出病,但又老是治不好。这样反过来又加重了对疾病的担心、疑惑、焦虑。
  肠道急性感染后的肠功能紊乱比如有一种叫肠道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指的是由于受凉或饮食不当引起急性胃肠炎,大部分人经过医院治疗会很快康复,但有一部分人却很长时间始终不能完全恢复,几周甚至几个月一直胃肠不舒服,大便不正常。
  其他比如胆囊切除后出现肠功能改变,主要是大便不成型或腹泻。
  
  Q 如何应对胃肠功能紊乱
  
  首先根据不同的表现,到正规医院做一些检查,排除食管、胃以及肠道的器质性疾病,特别是这些部位的肿瘤。因为胃肠功能紊乱的很多症状本身没有特异性,也就是说我们还不能从这些症状本身来区分是不是胃肠道肿瘤或其他胃肠疾病引起的。主要的检查手段包括胃镜、肠镜和消化道钡剂x线检查。因此,一旦经过正规检查确认没有器质性疾病,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要减少对症状的错误解读。学会与症状和平共处,不要过分关注或体会自己的胃肠道,这样往往有一部分人不吃药症状也能减轻,甚至消失。有的时候,你越注意它,越想消灭它,症状会越明显。
  
  老药新用
  有些药物往往不止有一种作用,比如阿司匹林通常是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头疼、肌肉疼痛和发热,但它也可以用来预防心脑血管堵塞。抗焦虑抑郁药物除了治疗焦虑和抑郁外,同样可以用来治疗原因不明慢性疼痛、偏头痛、肠易激综合征以及其他多种胃肠功能紊乱。况且研究已经发现很大一部分胃肠功能紊乱本身就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倾向。就像前面提到的,胃肠功能紊乱很像家里的电器出了问题,电器本身查不出什么的问题,其实是电压和线路出了问题。修理电器本身是无效的,需要做的是调节电压和线路问题。抗焦虑抑郁药物其实就是起到了调节电压和线路的作用,也就是通过调节管理胃肠的神经功能来治疗胃肠病。很多病例经过治疗后,不仅胃肠道症状得到改善,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
  我们常常最关心或担心的问题包括:这些药有副作用吗?这些药要用多久?会不会成瘾?会不会把脑子吃坏了?我是胃肠不好,又不是心理毛病,为什么要吃抗焦虑药?说它就是心理疾病不完全正确,很多人也不能轻易接受这个观点,说它没有心理问题也是不正确的。其实这些药物是不成瘾的,副作用也是经过严格科学论证的,新一代的抗焦虑抑郁药物副作用更少一些。所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是安全的。对东方文化背景的中国人,特别要克服对这类药物的传统偏见。
  
  保养信条要科学
  如何“保养”胃肠是几乎所有长期深受胃肠功能紊乱之苦的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当然包括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什么。这也是大部分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困惑和痛苦所在。很多人虽然严格执行了自己的很多“规定”,但却没有获得理想的“保养”效果,相反却搞得自己很紧张,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碰。
  其实,患者一直坚持的很多保养信条不一定都有科学依据,有的其实是很荒谬的。比如,我们知道江苏一带民间有个说法,把河豚鱼的皮翻过来,不咀嚼地吞下可以养胃。这其实是很可笑的。不咀嚼吞下任何食物,对胃都是有害的,更何况河豚鱼的皮还不是光滑的,虽然吞人时是翻过来的,谁又知道一块河豚鱼皮经过食道到胃里要翻几个跟头?类似这样的说法各地都有。所以,对于胃肠功能紊乱者,最重要的就是有规律的生活,良好的睡眠,良好的心态。不要去伤害自己的胃肠。过分注重、关心和爱护胃肠有时反而是不好的。记住一句话,不伤害就是最好的保养。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推动了国家的富强与进步,这一切都离不开广大企业职工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然而,养老却始终是我们每个人不可逾越的现实问题。如何让广大的企业职工离休后劳有回报,老有所依,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关爱赡养,成了今天养老保险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差距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差距  由于企业与机关事业
健康体检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但体检后却发现,有不少人被检查出了大大小小的胆囊息肉。于是,大家就开始紧张起来:上网查询,找专家咨询,每日胆颤心惊。那么,胆囊息肉到底是什么呢,它到底有多么可怕呢?      你应了解    令人害怕的息肉  胆囊息肉大多数没有症状,85%的患者是通过例行体检才发现的。现代人本来就怕查出点什么问题,一旦查出有胆囊息肉就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那是因为人们对胆囊息肉不了解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摘要】 首先阐述了发展小城镇是走向城乡协调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小城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一、发展小城镇是走向城乡协调的必然趋势     小城镇建设是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的必然要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至今,农民单纯依靠越来越少的土地致富已成梦想,农村经济要上新台阶,必须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上狠下功夫。小城镇能够充分发挥集
语言文化研究在我国语言学界领潮近 2 0年了。“学术杂志发表的论文已达数百篇 ,专著也已有二三十部”。〔1〕这表明两点 ,1 )语言文化得到了广泛的触及 ,2 )其表层的“植被
“荷尔蒙”源于希腊文,即现在大家熟知的激素。正常人血糖在体内神经系统、激素和肝脏三方面调节及协同作用下,精确地控制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使之达到动态平衡,其中激素的作用尤为重要。  降血糖激素  降血糖激素只有一种,就是胰岛素。其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增加葡萄糖的利用率;当血糖下降低于正常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储存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重新回到循环中为机体提供能量。  胰岛素对
水族背带和苗族背带都独具艺术魅力,是“背”着的传统文化,出自少数民族妇女的巧手,加以紧致的图案,辈辈相传,经久耐用.本文将以笔者本人去贵州调研之后了解的水族背带和苗族
纵观钟承蒲的国画,很难想象得出这是出自中年画家之手,不论笔法的技巧,还是画面表现的思想内涵,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注重吸收传统的水墨变化,运笔采用了轻重、顿挫、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