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培养学生参与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sb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在学生身上多下功夫。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和内部动力,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形成较强的学习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可以创设情境,比如:讲故事、小品等,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给以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来感化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根据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等。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作为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并且要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之中,以此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始要启发学生参与
  课始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是这样安排课始教学的:开始出示下列各数:12、80、75、36、138、724、231、1300、1279。让学生知道哪些数能被2.5整除?然后让学生很快地说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学生都是把这些数分别除以3来判断,速度很慢,此时我说:老师能很快说出12、75、36、138、231能被3整除。这时有的学生说:这些数都是你出的,你当然能很快判断出来啦,如果我来报数你来判断,看你还能很快判断出来!接着我让学生报数我来判断,学生报出许多的数,还有学生故意报出位数很多的数让我判断,我都能很快地判断出来,最后再用除以3的方法加以验证,结果全部正确,学生个个感到惊奇,都觉得老师了不起,有些同学在想:老师是怎么判断出来的?此时我说:“这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老师知道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你们知道了这个规律,也能同老师一样很快地判断出来,你们想知道这个规律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规律。”这样进入新课,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
  (二)课中要指导学生参与
  学生要参与教学活动,需要有参与学习的能力,教师为学生参与学习创造条件,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学,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参与学习的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主要有:
  1.动手参与
  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准确、丰富而生动的感性思维材料,引导学生用学具操作,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思之有源。
  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课中我让学生进行如下操作:一是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说一说这个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二是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问:它的面积你会计算吗?用什么办法可以求三角形的面积呢?三是引导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图形,有的学生拼成了一般图形;有的学生拼成了一个三角形;有的学生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拼成了长方形。四是问学生:你认为拼成什么图形比较好?为什么?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动脑参与
  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思维是关键。所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还要用脑去参与。参与时主要是解决怎么想和想什么的问题。教师要在知识关键处、转折处设问,通过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动脑的机会,引导学生对表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求同、求异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展开想象,从而探索新知、分析问题、发现规律、发展能力。
  例如:正比例的意义的教学,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思考的。例: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教师提问: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这两种量有什么特点?
  (3)什么量随什么量的变化而变化?
  (4)从左向右看时间和路程是怎么变化的?从右向左看呢?
  (5)变化有什么规律?
  (6)从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不变,你想到了什么?
  通过启发,学生发现了:任意两组相对应的四个数都可以组成比例,由此概括出正比例的意义。
  3.动口参与
  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参与,只有充分接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才能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学生用脑去想什么、怎样想是看不到的,需要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才行。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把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述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观察的结果、思维的过程和解题的思路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思维过程,对学生的表述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以纠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课尾要保持学生参与
  课尾要进行精心设计,及时反馈,让学生体验在参与中获取知识的乐趣;可以用积极的评价、表扬、鼓励来保持参与;也可以留趣,对知识巧作孕伏保持参与;也可以巧设思考题,引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保持参与等。总之,课尾要做到课虽尽但意未了,保持和发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关系,为学生参与学习创造条件,逐渐引导学生在“学会”的同时达到“会学”,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目前,现代管理学意义上的政府绩效管理在我国处于理念借鉴、制度试水、工具模仿的阶段。仅从评估主体来看,以内部评估为主,体现出单一性,成为我国进一步推行绩效管理制度的重
目的:研究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实行贝那普利与坎地沙坦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分
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以下简称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12位外国政要以及前政要、19位国际组织负责人、45位部长级官员代表以及来自120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增强凝聚力,是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加强党委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以党的创新理论凝聚思想,打牢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思想理论基础;以共同的事业追求凝聚力量,激发贯彻民主集中
本文认为,班主任要处理好个人教学与班务管理、个人性格修养与管理学生、健康与工作、与科任教师的配合等十种关系,以增强班务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在班务工作中促
中学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语言能力包括视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这些须经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方法获得。学生语言的能力的培养除了教师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责任心和自身较强的业务素质外,还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探索。  一、正确引导,培养听的能力  听力是接收和理解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在四种能力中听力是最
摘 要: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应该从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好读”。教师应该为学生推荐一些学生感兴趣且质量高的读物,同时,要侧重于方法指导,使学生“会读”,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出现质的提高。教师还要做好评价工作,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的表现欲和阅读兴趣。  关键词:阅读兴趣;教学质量;方法;条件;评价  阅读对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