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十一世纪企业间的竞争最根本的就是“人”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内涵丰富,其中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竞争力。本文主要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内涵入手,探讨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途径。
关键字: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 内涵 途径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管理理念发生着变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企业所推崇。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高自身竞争力。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企业文化如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企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企业开阔了新天地。以人为本是对人的主体作用和地位的肯定,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企业文化中强调以人为本,可以尽可能的避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存在的不足,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能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要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就要深刻理解其内涵。
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内涵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对企业来说,人与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经营活动中要以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为出发点与归宿,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以文化为导引,以提高效益为目的,以规章制度为保证,实现企业与人的共同发展。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人,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环节,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企业的整体风貌。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体性,确保员工积极参与进来。同时要尊重员工在企业文化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借助宣传等管道,使企业文化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但现在一些企业领导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学问,具体来说就是经营管理者善待员工、抓好员工、依靠员工办好企业。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残酷的竞争,一味的注重以人为本是行不通的。企业只有营造优胜劣汰的氛围,创作竞争机会,不断的发现人才才能适应外界的变化环境。因此,以人为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以我为本,只有在竞争氛围中,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也能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这才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本质。
二、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途径
1.环境育人,树立企业文化品牌
构建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企业员工在工作实践中,认可企业文化,领略到企业文化的作用,才会将企业文化内化为自身的实际行为。首先,企业要扶植主流文化。主流文化要壮大发展,就要切合自身实际,把挂在墙上的标语口号变成行动,成为企业独有的特色。清华同方属于高科技企业,一直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融合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形成了清华同方独特的核心价值观。其次,企业要有优秀的人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营造识才、育才、用才、爱才的企业文化氛围。现代企业不能只注重技术、设备、资金等,当今社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企业领导要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要有知人善任、慧眼识才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营造唯才是举的良好文化氛围。随着人们对人才的重视,发现、引进优秀人才已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最后,企业要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不仅要对员工进行竞争、奉献意识教育,还要在企业内部营造员工认同的文化氛围。根据马斯洛需要理论,人在满足了基本生理需要之后,就会追求其他方面的需要。因此,企业要确保员工劳有所得,实行优劳优酬,用良好的政策留住人、用好人才,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同时要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员工能通过沟通机制表达自己的感受,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企业竞争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工作效率来说至关重要,人际关系处理好了,干什么工作都会如鱼得水。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就是要拉近距离,营造温馨、和睦、奋斗的环境,让员工感受到在企业中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另外要增加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改善员工的工作、娱乐环境,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这样员工就会把工作单位当成家,拓展企业传播先进文化的管道。
2.观念育人,提高员工思想境界
企业管理归根结底是管人,现代企业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仅用经济协调利益关系,还要用文化调整员工思想观念,为企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所以,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境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要培养群体价值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追求进步,有着强烈的团队精神,促进企业的蓬勃、健康发展。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很多企业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员工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有与企业共进退的责任心。这就需要企业用观念育人,对员工进行生存、危机意识教育,使员工树立敢于创新的价值观。企业员工有竞争意识,将企业风险、压力化为员工自身的風险、压力,自觉、积极地投入工作,共谋企业发展,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形成创新的氛围,使企业富有生机与活力,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与员工是利益共同体,企业厚待员工,员工也会感受到关爱,用饱满的热情回报企业。当员工对自我价值最大化的追求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追求一致时,企业的战斗力就形成了,必会得到快速发展。
3.学习育人,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企业拥有了文化优势,就拥有了竞争力。企业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就要创建全新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吸收了最前沿、最优秀的现代文化而成的。随着企业文化的革新,员工的价值理念也会随之创新,形成新的力量、新的语言、新的观念,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要提高员工的整体学习能力,在学习中扬弃过去,纠正错误,获得新的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员工的素质,用文化陶冶人,用理念引导人,为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学习型组织不是说让员工接受几次培训,而是提高企业的整体学习能力,使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总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只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和谐、宽容、信任的文化氛围,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字: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 内涵 途径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管理理念发生着变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企业所推崇。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高自身竞争力。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企业文化如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企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企业开阔了新天地。以人为本是对人的主体作用和地位的肯定,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企业文化中强调以人为本,可以尽可能的避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存在的不足,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能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要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就要深刻理解其内涵。
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内涵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对企业来说,人与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经营活动中要以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为出发点与归宿,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以文化为导引,以提高效益为目的,以规章制度为保证,实现企业与人的共同发展。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人,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环节,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企业的整体风貌。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体性,确保员工积极参与进来。同时要尊重员工在企业文化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借助宣传等管道,使企业文化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但现在一些企业领导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学问,具体来说就是经营管理者善待员工、抓好员工、依靠员工办好企业。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残酷的竞争,一味的注重以人为本是行不通的。企业只有营造优胜劣汰的氛围,创作竞争机会,不断的发现人才才能适应外界的变化环境。因此,以人为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以我为本,只有在竞争氛围中,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也能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这才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本质。
二、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途径
1.环境育人,树立企业文化品牌
构建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企业员工在工作实践中,认可企业文化,领略到企业文化的作用,才会将企业文化内化为自身的实际行为。首先,企业要扶植主流文化。主流文化要壮大发展,就要切合自身实际,把挂在墙上的标语口号变成行动,成为企业独有的特色。清华同方属于高科技企业,一直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融合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形成了清华同方独特的核心价值观。其次,企业要有优秀的人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营造识才、育才、用才、爱才的企业文化氛围。现代企业不能只注重技术、设备、资金等,当今社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企业领导要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要有知人善任、慧眼识才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营造唯才是举的良好文化氛围。随着人们对人才的重视,发现、引进优秀人才已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最后,企业要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不仅要对员工进行竞争、奉献意识教育,还要在企业内部营造员工认同的文化氛围。根据马斯洛需要理论,人在满足了基本生理需要之后,就会追求其他方面的需要。因此,企业要确保员工劳有所得,实行优劳优酬,用良好的政策留住人、用好人才,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同时要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员工能通过沟通机制表达自己的感受,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企业竞争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工作效率来说至关重要,人际关系处理好了,干什么工作都会如鱼得水。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就是要拉近距离,营造温馨、和睦、奋斗的环境,让员工感受到在企业中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另外要增加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改善员工的工作、娱乐环境,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这样员工就会把工作单位当成家,拓展企业传播先进文化的管道。
2.观念育人,提高员工思想境界
企业管理归根结底是管人,现代企业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仅用经济协调利益关系,还要用文化调整员工思想观念,为企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所以,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境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要培养群体价值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追求进步,有着强烈的团队精神,促进企业的蓬勃、健康发展。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很多企业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员工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有与企业共进退的责任心。这就需要企业用观念育人,对员工进行生存、危机意识教育,使员工树立敢于创新的价值观。企业员工有竞争意识,将企业风险、压力化为员工自身的風险、压力,自觉、积极地投入工作,共谋企业发展,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形成创新的氛围,使企业富有生机与活力,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与员工是利益共同体,企业厚待员工,员工也会感受到关爱,用饱满的热情回报企业。当员工对自我价值最大化的追求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追求一致时,企业的战斗力就形成了,必会得到快速发展。
3.学习育人,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企业拥有了文化优势,就拥有了竞争力。企业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就要创建全新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吸收了最前沿、最优秀的现代文化而成的。随着企业文化的革新,员工的价值理念也会随之创新,形成新的力量、新的语言、新的观念,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要提高员工的整体学习能力,在学习中扬弃过去,纠正错误,获得新的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员工的素质,用文化陶冶人,用理念引导人,为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学习型组织不是说让员工接受几次培训,而是提高企业的整体学习能力,使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总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只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和谐、宽容、信任的文化氛围,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