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學生到学校来不仅是学习,而且是来生活,他们要在这里获得知识,寻找友谊,学会生活,形成个性。每当我看到这句至理明言是,都会与思想品德课联系起来。为此,我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发挥学科的优势,将思想品德课与班级管理进行有机地统一,并作为班级管理的理论指导,思想品德课教会了我这样管理学生和班级。
【关键词】思想品德;班级管理
做了初一(2)班的班主任工作已经半年了,自从我担任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以来,努力钻研班主任先进的理论,向学校的优秀班主任学习。对初一的学生,合理有效的班级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很快地凝聚在班主任身边,可以让学生尽快地投入到初中的学习生活中来,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人翁精神,可以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习惯……那么,如何对班级进行管理呢?现总结如下:
一 、“帮助树立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作为一种积极的人格特征,与学生的学校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有人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美丽的希望,可是希望却在你手中,孩子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思想,一份尊重,一份理解,一份欣赏,一分鼓励,都是学生希望实现的动力。
结合校本教材,首先在学生中开展“自信成功教育”。初一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建立信心是很重要的,其中又特别是在小学的一些成绩就不太好的同学,他们对自己就更没有自信心了。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面对这些情况,作为班主任老师的班级管理者,就一定要给学生自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班上经常让学生明白,只要他们努力,他们还有三年时间,但如果他们不努力,三年时间也会很快过去。比如我班的最后一名孙xx同学在小学里成绩是一塌糊涂,上课吮手咬指(这是自感自卑的心理表现),老师讲课与他好像是没有任何一点关系,与家长联系,家长都无从下手,经我几次与他父母的接触中了解到他家长也没有信心,心急起来就大骂一通,甚至有过激的语言,如:你就不要念了;在家呆着吧;……孩子本来对学习无信心,再在父母的定势与评论中,孩子就好像进入了黑暗中,没有了光明与阳光。这确实是很令人担忧的。经了解一切后,我与他父母交流,在交流中我为了给他们信心与希望。交流过程中他们觉得确实有道理。在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下,孩子现在的成绩虽然还是不太理想,但比起以前来说有了进步,特别是他有了些自信与希望,不是整天在指责与否定中生活与学习了。史勒格也说过:“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潜能发掘出来?相信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使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自信是潜在心中的“巨人”,我们要成功,就要赶快唤醒他。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一些优秀学生纷纷涌向市直学校就读,给农村教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这么多基础差的学生怎么办?我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每次上课前,我总是多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节课,谁做的最好”;在记忆知识点时问“谁记得最快”一声一声的“我”,我听到了学生“自信”的心声,我看到了学生自信的“自我”。
作为刚进入新学校,面对新老师、新同学,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不断地给孩子们新的希望与信心,相信每个孩子都会自信地朝着他们的目标前进的!
二、确立新的目标,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目标管理法)
目标是方向,也是动力。根据这一知识,引导学生在新学期确立新的目标,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一位著名运动员说:“每个人都有缺少什么的时候,缺少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缺少追求,只有自己提出奋斗目标,并以全部的力量为之奋斗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目标的提出可以是循序渐进的。先提示学生定出近期的目标,等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鼓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沉浸在不停的向目标奋进的快乐中,成功的喜悦转化为信心的积累。为使目标落到实处,为让学生时时记住自己的目标。我要求学生星期日晚上就把目标工整地写在记作业的本子上,周一来到第一件事就问:“你的目标记好了吗”。这样学生每次记作业都会看到自己的目标,使学生时时想着目标,事事以目标指导自己的行动,使学生时时有动力,有方向,在这一方法引导下,学生很快的适应了新的学习生活,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风,对于搞好班级管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培养竞争意识”是成功的必备因素
在当今时代要有竞争意识,更要学会合作。竞争意识,是形成竞争品质的前提。我认为初一学生,带着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强烈的的新奇感,跨进中学大门,他们渴求有新的认知。
1、抓住良机,先入为主,及时组织他们阅读报刊,收看新闻,开展广泛的读书活动,让他们了解当今高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充满激烈竞争的特点,用时代的最强音扣击他们幼小的心扉,引导他们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明白竞争是未来社会人立足、生存、发展的根本。开展班干部竞聘、团员竞选等活动,效果很好。
2、利用班内的学习模范来激励他们。我让孩子们在班中找一个竞争的对象,每天回去后自己总结一下,“今天我的好朋友身上的优点我有吗?我哪些地方超过了他?明天我要在哪方面赛过他?……”每一次的作业、小练习、小测验、小抽测、考试、活动竞赛……都是他们竞争与奋斗的项目。久而久之,孩子们心中有了前进的方向,有了目标才有动力。
三、“共同富裕”,走和谐发展道路
先富带后富,最后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根据这一知识,教学中开展 “一帮一”结对活动,通过生生交流、生生互助,并适时进行激励,保持其学习动机,调动一切因素,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和谐发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自从实行了“一帮一“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发现作业不完成现象越来越少,到后来完全没有了,一调查,原来是这些小老师们的功劳,全班共分为7个小组,展开学习竞赛,本人还利用班主任的有利条件,让每一小组展开纪律竞赛等活动,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课堂讨论,又有利于学习、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在几次大考中,我班的同学不仅政治学科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他各科成绩都有很大提升,班级在各项评比中也大有所获。
此时此刻,我的大脑中不由地闪现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啊!
总之,初一学生的特点在于一个“新”字,学校和班主任要针对这种“新”及时地、认真地加强入学教育,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新人、新事、新面貌、新气息,进而顺利地完成初中学段的学习任务。哲人云,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想来是很有道理的。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关键词】思想品德;班级管理
做了初一(2)班的班主任工作已经半年了,自从我担任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以来,努力钻研班主任先进的理论,向学校的优秀班主任学习。对初一的学生,合理有效的班级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很快地凝聚在班主任身边,可以让学生尽快地投入到初中的学习生活中来,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人翁精神,可以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习惯……那么,如何对班级进行管理呢?现总结如下:
一 、“帮助树立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作为一种积极的人格特征,与学生的学校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有人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美丽的希望,可是希望却在你手中,孩子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思想,一份尊重,一份理解,一份欣赏,一分鼓励,都是学生希望实现的动力。
结合校本教材,首先在学生中开展“自信成功教育”。初一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建立信心是很重要的,其中又特别是在小学的一些成绩就不太好的同学,他们对自己就更没有自信心了。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面对这些情况,作为班主任老师的班级管理者,就一定要给学生自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班上经常让学生明白,只要他们努力,他们还有三年时间,但如果他们不努力,三年时间也会很快过去。比如我班的最后一名孙xx同学在小学里成绩是一塌糊涂,上课吮手咬指(这是自感自卑的心理表现),老师讲课与他好像是没有任何一点关系,与家长联系,家长都无从下手,经我几次与他父母的接触中了解到他家长也没有信心,心急起来就大骂一通,甚至有过激的语言,如:你就不要念了;在家呆着吧;……孩子本来对学习无信心,再在父母的定势与评论中,孩子就好像进入了黑暗中,没有了光明与阳光。这确实是很令人担忧的。经了解一切后,我与他父母交流,在交流中我为了给他们信心与希望。交流过程中他们觉得确实有道理。在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下,孩子现在的成绩虽然还是不太理想,但比起以前来说有了进步,特别是他有了些自信与希望,不是整天在指责与否定中生活与学习了。史勒格也说过:“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潜能发掘出来?相信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使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自信是潜在心中的“巨人”,我们要成功,就要赶快唤醒他。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一些优秀学生纷纷涌向市直学校就读,给农村教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这么多基础差的学生怎么办?我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每次上课前,我总是多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节课,谁做的最好”;在记忆知识点时问“谁记得最快”一声一声的“我”,我听到了学生“自信”的心声,我看到了学生自信的“自我”。
作为刚进入新学校,面对新老师、新同学,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不断地给孩子们新的希望与信心,相信每个孩子都会自信地朝着他们的目标前进的!
二、确立新的目标,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目标管理法)
目标是方向,也是动力。根据这一知识,引导学生在新学期确立新的目标,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一位著名运动员说:“每个人都有缺少什么的时候,缺少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缺少追求,只有自己提出奋斗目标,并以全部的力量为之奋斗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目标的提出可以是循序渐进的。先提示学生定出近期的目标,等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鼓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沉浸在不停的向目标奋进的快乐中,成功的喜悦转化为信心的积累。为使目标落到实处,为让学生时时记住自己的目标。我要求学生星期日晚上就把目标工整地写在记作业的本子上,周一来到第一件事就问:“你的目标记好了吗”。这样学生每次记作业都会看到自己的目标,使学生时时想着目标,事事以目标指导自己的行动,使学生时时有动力,有方向,在这一方法引导下,学生很快的适应了新的学习生活,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风,对于搞好班级管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培养竞争意识”是成功的必备因素
在当今时代要有竞争意识,更要学会合作。竞争意识,是形成竞争品质的前提。我认为初一学生,带着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强烈的的新奇感,跨进中学大门,他们渴求有新的认知。
1、抓住良机,先入为主,及时组织他们阅读报刊,收看新闻,开展广泛的读书活动,让他们了解当今高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充满激烈竞争的特点,用时代的最强音扣击他们幼小的心扉,引导他们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明白竞争是未来社会人立足、生存、发展的根本。开展班干部竞聘、团员竞选等活动,效果很好。
2、利用班内的学习模范来激励他们。我让孩子们在班中找一个竞争的对象,每天回去后自己总结一下,“今天我的好朋友身上的优点我有吗?我哪些地方超过了他?明天我要在哪方面赛过他?……”每一次的作业、小练习、小测验、小抽测、考试、活动竞赛……都是他们竞争与奋斗的项目。久而久之,孩子们心中有了前进的方向,有了目标才有动力。
三、“共同富裕”,走和谐发展道路
先富带后富,最后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根据这一知识,教学中开展 “一帮一”结对活动,通过生生交流、生生互助,并适时进行激励,保持其学习动机,调动一切因素,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和谐发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自从实行了“一帮一“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发现作业不完成现象越来越少,到后来完全没有了,一调查,原来是这些小老师们的功劳,全班共分为7个小组,展开学习竞赛,本人还利用班主任的有利条件,让每一小组展开纪律竞赛等活动,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课堂讨论,又有利于学习、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在几次大考中,我班的同学不仅政治学科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他各科成绩都有很大提升,班级在各项评比中也大有所获。
此时此刻,我的大脑中不由地闪现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啊!
总之,初一学生的特点在于一个“新”字,学校和班主任要针对这种“新”及时地、认真地加强入学教育,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新人、新事、新面貌、新气息,进而顺利地完成初中学段的学习任务。哲人云,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想来是很有道理的。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