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中如何矫正学生的“不良品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zh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师要顺利地完成体育教学的各项任务,必须自始至终对体育课堂进行有效地管理。然而,在体育课教学中,学生难免会发生各种影响课堂教学的“不良品质”,这些“不良品质”如不及时矫正,不仅干扰课堂教学,而且妨碍体育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研究和探讨体育课堂里的“不良品质”,是当前我国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努力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不良品质 分组 因材施教 检查反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06-02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果受到的是不良影响,这个学生就可能出现违背道德准则的不良行为,进而形成各种不良品行。这种情况已经引起我们教育者的特别重视,并通过具体措施和各种途径及时矫正。因此在体育课中矫正学生的“不良品质”也是其中有效途径之一。
  在近几年的体育教学中,我根据每节课的不同内容、不同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层次的进行品德教育、矫正了学生中的一些“不良品质”。并且收到较好的效果。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分析原因,分组搭配
  一个学生出现的“不良品质”表现在体育课上主要是:没有顽强的毅力、没有坚定的自信心、在共同活动中没有集体观念、不爱上体育课等。这些表现必有其产生的原因,这种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
  客观原因主要包括家庭中的不良影响。例如:父母的自私自利,学生通过耳濡目染,自然会受到影响,进而形成这种不良品质。在体育课中则表现的无组织、无纪律。还有来自社会上的某些不良影响等。
  主观原因是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不能以高尚的运动抑制低级的个人欲望和需求。如在速跑中有意把前者跘倒。显然是想以不正当的手段博得较好的成绩来满足自己的好胜心。这充分表明学生缺乏明确的是非观念。
  我分析产生的原因,根据教学内容有区别、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分组搭配,也就是把具同一类型的学生分到一组,在完成基本内容学习后安排到某一活动中。运用集体和个体的交替感化,使之改正。
  二、明确目标,因材施教
  我们在有目的的分组后,在每节教学中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同仁们都知道,我们体育教学有三项基本任务,即:全面锻炼身体,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初步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这三项任务是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但是由于每一节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不同,三项任务兼并的情况下,教师可有意识的偏重于某一项,也就是我们提到的明确目标,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应该矫正哪些人的“不良品质”,安排在什么样的活动之中。例如:上“分脚腾越”这节课时,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掌握基本动作,二是培养学生顽强的耐力。根据这节课的目的,我们把目标集中在培养学生的耐力和敢于吃苦上。所以在进行完基本动作的学习后,练习时,我便把那些平时胆小,没有顽强耐力的同学有意的安排在一个组,把那些勇于吃苦,有耐力的同学安排在一组,两组练习时交替进行。在潜移默化中矫正了第一组学生的“不良品质”。
  又如、在进行“篮球比赛”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完成两个教学任务,既是检查学生动作技巧的熟练过程又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过程。这时我便把平时集体主义观念差没有组织纪律性的同学安排一组。在比赛中,由于集体主义观念不强而连连丢分,从而使这部分同学体会到没有集体观念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这是篮球比赛,如果是其它的事情又会怎么样呢?进而可推广到更深远的意义,使学生的不良品质得到及时矫正。
  三、定期检查,及时反馈
  学生的不良品质得到矫正后,我们还应该这些人能否坚持经常。这就涉及到定期检验。通过及时反馈回的信息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保证培养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向社会输出合格人才。可见定期测验,对改进教学是有极其深远意义的,在我们有目的分组,有计划的因材施教后就应该有组织的定期检查。例如在今年高二年级的体育课上,我把二十七名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分组后,逐步矫正,我有目的,有组织的给这部分学生安排一次三千米长跑,结果发现只有十九名同学安排到最后,八名同学中途退下,对着八名同学进行分析,查明原因,在进行分组,逐步矫正,又组织同样的比赛,这八名同学无一中途退下,而且在学校召开的运动会中表现的更加顽强。
  我坚持这种做法已经七年了,效果比较明显,今年上半学期,全市体育教师听我的公开课,课后一位老师说:“这节课不单单的教体育知识,而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这就打破了以往的体育课只是教学生跑跑跳跳的教学模式。”有位同学谈自己的看法时说:“过去上体育课,我只知道跑、跳,很随便,并不知道体育还能改变我这些坏毛病。”
  由于学生能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课的性质,他们便主动自觉的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几年中,我校体育达标率为90%,相继有多人考入体育类院校,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近年来,抓学生的思想教育已放在首位,我的这点尝试是在同行的先行者的影响下进行的,还存在这很多不足。愿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而努力。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全民健康水平的综合性表现,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的目标,不仅是竞技体育的要求,更是人民健身运用的指导。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足球运动在我国开展的情况处于世界各国的落后状态,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足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存在的弊端,一方面就是足球文化在我国的发展缓慢。国家足球队的整体成绩,是影响我国足球运用开展的重要因素,但是,体育运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美术课程的改革也是事在必行。在美术教学中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一堂课中很大程度上还要看教师是否具备选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教授绘画理论知识、技能技巧,我认为也必须有目的的选择容易使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美术 利用 画诀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几何一直是大多数学生的难题,那么学习几何到底有没有捷径呢?我们又应该怎样来学习几何呢?数学教师在教学上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在农村初中。本文阐述了初中数学几何教学如何入门的方法。  【关键词】兴趣基本功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99-02  在上初中时,老师常说:"几何、几何,叉叉角角,老师难
【摘要】目的:快速掌握并熟练运用行进间投篮技术。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及不同教法对比试验。结论:“逆向”教学法效果好一些。  【关键词】行进间投篮 逆向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15-02  行进间投篮在篮球比赛中运用较多,且有实用价值的最基本的技术。在教学中也是对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好坏的综合评估,因为要完成好这个
【摘要】普通篮球选修课的教学引入实战战术和技巧性训练,是提高学生篮球技术和兴趣的主要教学方法,对推进大学生体育篮球教学和篮球文化的素质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实战教学角度进行分析,并对两种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分析和探讨,对篮球实战教学进行剖析,以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篮球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实战教学 高校 篮球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99-01  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它和其他自然学科的主要区别在于其结论只能通过严密的推理和计算才能得到。可见,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都是数学教学必须下功夫培养的主要能力。现在就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首先,要充分认识推理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态,是认识客观事
【摘要】原地推铅球是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项目之一,也是近年来很多地区高考的必考项目之一,尤其在素质改革教育最为重点的山东省。铅球在体育类高考生的高考成绩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铅球 训练方式 成绩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17-02  在山东省原地推铅球是高考体育专业必考科目是检查考生是否具备良好爆发力和协调能力的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00-02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分析历年各省市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不难发现,有机化学实验题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的一些实验题就需要学生自主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来训练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教材上介绍的有机实验方法,并了解常见有机物的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01-01  目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大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探讨将成为今后长期的任务和经历不断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