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组态路径研究:基于fsQCA与多元回归的双重分析

来源 :情报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guain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意义]偶遇信息分享行为有助于实现个体信息需求的满足,推动信息价值创造.文章旨在揭示微信半公开式(看一看)和公开式(朋友圈)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组态路径及其差异,为社交网络平台打破信息茧房、提供优质信息服务起到指导和借鉴的作用.[方法/过程]研究以微信用户为研究对象,选取分享主体、分享动机和分享客体三个方面的变量,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模糊定性比较方法探索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组态路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半公开式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组态路径包括利他动机型和特质积极型;公开式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组态路径包括质量驱动型、热点引导型和信息综合型;信息客体层面的要素是触发半公开式和公开式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重要核心因素,其中信息有用性在两类组态路径中均作为核心条件存在且通过了回归检验;而个体心理成本、情感认同是造成半公开式和公开式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组态路径不同的潜在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意义]大型突发事件防控需要跨组织、跨部门、跨领域的体系应对,实则是对情报体系能力的考校.对情报融合进行赋能分析,从融合的角度阐述情报赋能的新途径和新效用,对情报体系能力的建设完善具有重要的价值.[方法/过程]文章厘清对情报融合进行赋能分析的概念基础和研究逻辑,构建情报融合赋能过程分析框架,探寻情报融合赋能效果评估方法,并以美国融合中心网络为例,解析我国通过情报融合赋能情报体系的核心关切.[结果/结论]融合视角下的情报赋能离不开情报工作的本质,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情报体系能力的提升实现在信息不完备情况下
[目的/意义]为提高复杂产品企业知识管理效率,使其对企业研发提供帮助,以模块化理论为基础,构建复杂产品情境下的知识管理模型.[方法/过程]通过对模块化和知识管理相关文献梳理,明晰复杂产品企业模块化知识管理过程,构建基于模块化理论的复杂产品知识管理模型.并与国产大飞机研发过程匹配,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结论]复杂产品知识管理过程由知识分解、知识匹配、知识协作、知识集成4个阶段构成.模型的构建有助于复杂产品企业明确知识管理过程、建立和完善模块化生产体系、开展高效的知识管理活动,为复杂产品研发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