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医院文化是一种以医院的价值体系为中心,以人的思想观念为主体,以医院管理哲学和管理行为为出发点的现代医院管理理论;通过内部员工的价值层次、管理层次和服务层次的提升,能将医院内部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方向上,从而对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医院 文化 持续发展
医院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医院管理理论,是以形成最佳的经营管理为目的,“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为主体,以对医院共同价值观的共识和医院经营目标的认同为基础,以形成团队意识和精神为核心的崭新的医院管理理论。它同传统的管理模式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强调人的因素的重要性的同时,更重视群体力量的发挥和群体优势的建立。医院文化渗透在医院各项工作的一切活动中,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管理理念。近年来,奉化市妇幼保健院对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作了有益的探索,促进了医院可持续发展。
一是提升价值层次,打造医院内部团队的合作磁场。把职工的思想引导到推动医院发展的事业上,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到医院发展的实践中,着力构筑全院职工共同的精神家园,创建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提高医院的凝聚力、同心力、执行力。
1、构建“理念”文化专题。实施医院形象提升工程,优化就医环境。完成医院整体改造工程,设计统一的全院各类标牌标识,形成明晰的具有我院固有特色的“视觉”认别系统。在全院开展 “医院精神”、“医院服务理念”、“我为医院献心智”—金点子征集活动,鼓励职工为医院的发展献计献策。
2、构建“行为”文化专题。开展多形式多主题的职工医疗技能培训活动,举办护理技能操作比赛、急诊急救模拟演练竞赛争优活动,引导职工精研业务、提升素质。举办“妇保人”论坛,鼓励职工参与论坛讲座。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培训,包括职业道德、仪容仪表、形体语言等。开展“心系妇孺、爱在奉化”母婴健康直通车志愿者服务活动,深入外来孕妇集居地,开展宣教保健服务。丰富宣传载体,续办医院院报、筹备医院网站建设。
3、构建“和谐”文化专题。充分发挥工会、团支部、妇委会组织优势,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三八”期间,开展“我与医院同发展”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及演讲比赛;“5.4”青年节开展“青春飞扬”我型我秀才艺展演活动;举办镜头看天使“现代白衣天使新风貌”主题摄影比赛;组织“环保一日行”志愿服务等,使广大职工在寓教于乐中丰富生活、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建立行政人员联系外来职工制度,了解他们所思、所需、所忧,创造条件搭建职工交友平台,扩大交友范围,解决大龄青年,特别是外来青年的生活问题。
二是提升管理层次,打造人才磁场。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保护创新、支持探索、鼓励学习、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充分运用“PDCA”的管理法则评价医院的服务流程、安全目标、质量内涵、环节管理,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
1、加强质量管理 通过每周质量检查、行政查房、夜查房、三级查房等不同方式,认真抓好医疗质量核心制度的执行与督查,同时认真抓好院内感染控制、病历规范书写、手术安全核对等专项管理活动,加强对手术室、分娩室、急诊室等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管理;认真完善临床护理工作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落实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对照医院等级创建标准,认真抓好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训练和岗位培训,营造敬业精术的良好氛围,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及基本技能。
2、加强行风管理 通过药品用量排位、抗生素使用管理以及门诊住院均次费用公示等办法,继续抓好行风建设,坚决杜绝药品回扣、开单提成、收受红包等现象,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同时继续设置和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公开投诉处理渠道和流程。嚴格执行首诉负责制,做到有诉必理、有错必纠。通过“病员座谈会”、“行风监督员会议”“病人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收集患者和社会对医院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落实整改。
三是提升服务层次,打造患者磁场。通过增强特色优势、加强专科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发挥协作医院的技术支持等举措,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和服务模式,简化就医流程,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1、提升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全院职工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教育,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大力推行人性化服务,把人文关怀贯穿到医疗服务全过程,通过每月一次的妇保人论坛,大力推进职工素质培训和行为规范教育,普及文明用语和服务礼仪,杜绝服务忌语和服务态度“生、冷、硬、顶、推”现象。同时医院将组织开展 “优质服务明星”评选活动,将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作为评选的重点。
2、完善便民措施 继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预约诊疗、义工服务、出院病人随访等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加强门诊力量,提高诊断水平,减少复诊次数。继续实行弹性排班,要求门诊窗口科室提前上班,超声等特检科室增加午间值班人员,保证病人午间检查。同时进一步完善导医台、咨询台等便民服务窗口,继续为病人提供冷热饮水、轮椅、推车等便民设施。病区继续为病人提供预约出院结算服务,尽量缩短病人出院结算等候时间。
3、优化就医环境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优化门急诊诊疗流程和完善入、出院服务流程,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方便患者就诊和入、出院。结合医院医疗用房调整,进一步调整科室布局,通过每月一次的“环境优胜擂台赛”,提升职工卫生意识,努力为病人提供舒适、清洁、方便的就医环境。同时医院计划在“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开展“医院形象优化提升”工程,对全院各类标识、标牌进行系统规划,整体制作,努力使标识标牌清晰、醒目、易懂。在门诊和病区醒目位置,继续设置电子屏、公示栏,继续向患者提供费用查询服务和其他服务承诺公示,严格执行住院患者费用每日清单制度。患者出院时,提供详细的总费用清单。
4、深化服务内涵 进一步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内涵,提升妇幼保健服务水平,继续抓好“星级妇儿保门诊”、“新奉化人妇幼保健健康俱乐部”等工作,同时重点做好“心系妇孺,爱在奉化”—母婴健康直通车志愿者服务活动,深入流动人口孕产妇集中的乡镇进行详尽细致的访视宣教,使她们充分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和关爱,消除她们住院费用高的担忧,从而提高她们的住院分娩率,确保母婴安全,幸福分娩。
总之,医院文化建设,就是将医院共同的价值观、整体精神、追求发展的理念通过引导、灌输、约束、规范言行和言传身教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职工的思想,并体现于其日常行为中。这种存在于一个医院内部的,包括管理理念、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政治文化、决策文化、价值观体系等诸多方面的医院文化,通过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持久力,会提高职工行为的一致性,从而推动医院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医院 文化 持续发展
医院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医院管理理论,是以形成最佳的经营管理为目的,“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为主体,以对医院共同价值观的共识和医院经营目标的认同为基础,以形成团队意识和精神为核心的崭新的医院管理理论。它同传统的管理模式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强调人的因素的重要性的同时,更重视群体力量的发挥和群体优势的建立。医院文化渗透在医院各项工作的一切活动中,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管理理念。近年来,奉化市妇幼保健院对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作了有益的探索,促进了医院可持续发展。
一是提升价值层次,打造医院内部团队的合作磁场。把职工的思想引导到推动医院发展的事业上,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到医院发展的实践中,着力构筑全院职工共同的精神家园,创建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提高医院的凝聚力、同心力、执行力。
1、构建“理念”文化专题。实施医院形象提升工程,优化就医环境。完成医院整体改造工程,设计统一的全院各类标牌标识,形成明晰的具有我院固有特色的“视觉”认别系统。在全院开展 “医院精神”、“医院服务理念”、“我为医院献心智”—金点子征集活动,鼓励职工为医院的发展献计献策。
2、构建“行为”文化专题。开展多形式多主题的职工医疗技能培训活动,举办护理技能操作比赛、急诊急救模拟演练竞赛争优活动,引导职工精研业务、提升素质。举办“妇保人”论坛,鼓励职工参与论坛讲座。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培训,包括职业道德、仪容仪表、形体语言等。开展“心系妇孺、爱在奉化”母婴健康直通车志愿者服务活动,深入外来孕妇集居地,开展宣教保健服务。丰富宣传载体,续办医院院报、筹备医院网站建设。
3、构建“和谐”文化专题。充分发挥工会、团支部、妇委会组织优势,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三八”期间,开展“我与医院同发展”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及演讲比赛;“5.4”青年节开展“青春飞扬”我型我秀才艺展演活动;举办镜头看天使“现代白衣天使新风貌”主题摄影比赛;组织“环保一日行”志愿服务等,使广大职工在寓教于乐中丰富生活、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建立行政人员联系外来职工制度,了解他们所思、所需、所忧,创造条件搭建职工交友平台,扩大交友范围,解决大龄青年,特别是外来青年的生活问题。
二是提升管理层次,打造人才磁场。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保护创新、支持探索、鼓励学习、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充分运用“PDCA”的管理法则评价医院的服务流程、安全目标、质量内涵、环节管理,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
1、加强质量管理 通过每周质量检查、行政查房、夜查房、三级查房等不同方式,认真抓好医疗质量核心制度的执行与督查,同时认真抓好院内感染控制、病历规范书写、手术安全核对等专项管理活动,加强对手术室、分娩室、急诊室等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管理;认真完善临床护理工作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落实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对照医院等级创建标准,认真抓好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训练和岗位培训,营造敬业精术的良好氛围,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及基本技能。
2、加强行风管理 通过药品用量排位、抗生素使用管理以及门诊住院均次费用公示等办法,继续抓好行风建设,坚决杜绝药品回扣、开单提成、收受红包等现象,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同时继续设置和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公开投诉处理渠道和流程。嚴格执行首诉负责制,做到有诉必理、有错必纠。通过“病员座谈会”、“行风监督员会议”“病人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收集患者和社会对医院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落实整改。
三是提升服务层次,打造患者磁场。通过增强特色优势、加强专科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发挥协作医院的技术支持等举措,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和服务模式,简化就医流程,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1、提升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全院职工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教育,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大力推行人性化服务,把人文关怀贯穿到医疗服务全过程,通过每月一次的妇保人论坛,大力推进职工素质培训和行为规范教育,普及文明用语和服务礼仪,杜绝服务忌语和服务态度“生、冷、硬、顶、推”现象。同时医院将组织开展 “优质服务明星”评选活动,将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作为评选的重点。
2、完善便民措施 继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预约诊疗、义工服务、出院病人随访等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加强门诊力量,提高诊断水平,减少复诊次数。继续实行弹性排班,要求门诊窗口科室提前上班,超声等特检科室增加午间值班人员,保证病人午间检查。同时进一步完善导医台、咨询台等便民服务窗口,继续为病人提供冷热饮水、轮椅、推车等便民设施。病区继续为病人提供预约出院结算服务,尽量缩短病人出院结算等候时间。
3、优化就医环境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优化门急诊诊疗流程和完善入、出院服务流程,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方便患者就诊和入、出院。结合医院医疗用房调整,进一步调整科室布局,通过每月一次的“环境优胜擂台赛”,提升职工卫生意识,努力为病人提供舒适、清洁、方便的就医环境。同时医院计划在“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开展“医院形象优化提升”工程,对全院各类标识、标牌进行系统规划,整体制作,努力使标识标牌清晰、醒目、易懂。在门诊和病区醒目位置,继续设置电子屏、公示栏,继续向患者提供费用查询服务和其他服务承诺公示,严格执行住院患者费用每日清单制度。患者出院时,提供详细的总费用清单。
4、深化服务内涵 进一步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内涵,提升妇幼保健服务水平,继续抓好“星级妇儿保门诊”、“新奉化人妇幼保健健康俱乐部”等工作,同时重点做好“心系妇孺,爱在奉化”—母婴健康直通车志愿者服务活动,深入流动人口孕产妇集中的乡镇进行详尽细致的访视宣教,使她们充分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和关爱,消除她们住院费用高的担忧,从而提高她们的住院分娩率,确保母婴安全,幸福分娩。
总之,医院文化建设,就是将医院共同的价值观、整体精神、追求发展的理念通过引导、灌输、约束、规范言行和言传身教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职工的思想,并体现于其日常行为中。这种存在于一个医院内部的,包括管理理念、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政治文化、决策文化、价值观体系等诸多方面的医院文化,通过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持久力,会提高职工行为的一致性,从而推动医院的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