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点拨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pas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拨”,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点”是指点;“拨”是引导、纠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点拨”就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心理障碍巧拨妙点,从而使学生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积极进行思考和探究。点拨,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是如何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的呢?
  一、文本点拨要源于教材,超越教材
  文本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载体,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我们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角色更多地由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向服务者转变,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并给予学生必要的点拨、引导,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如苏教版语文《大自然的文字》一文时,课文主要描写了大自然的一些知识,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教师要以教材为例子,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教学这一课时,结合课文结尾处的几句话“这是什么石头?这是什么树?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的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认识。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有学生说“要学会观察”,有的学生说“要学会查资料”,在学生发表自己看法见解的基础上我又及时点拨到“要认识大自然的文字方法是很多的,不光是书上的,在自己的平时生活中,听说的,看到的,实践证明的……都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究,我们要走出课堂,走到田野,村庄……”,再让学生说说自己还懂得哪些大自然的文字,是怎样得来的。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不要教师的指导,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正是在源于教材,基于教材的基础上,经过教师恰当的点拨,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起到了来源于教材又超越教材的教学目标。
  二、学法点拨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是这样,语文新课标曾明确指出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由此可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小学生来说,各自性格特点和接受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学习语文的方法也不一样,教师在教学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教会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这就离不开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在借鉴,改进,探索中提高。
  如在苏教版语文《黄山奇松》一课,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公园或者旅游途中都见过哪些松树,如果让你来描写这些松树,你会如何进行描述,在学生各自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阅读黄山奇松一课,在学生读熟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课文描写的松树和自己描写的有什么不同之处,在这样逆向引导下,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再加上教师恰当的点拨,学用结合,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也习得课文的表达方式,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单独对学生进行的学法指导也只不过是死知识,学生也不见得会用,只有把学法自然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自然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点拨、指导,进而为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三、实践点拨要来自实际,突破定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受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影响,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实践中,总是会缺乏一种决断能力,经常爱说的话就是“老师没有要求做”或者“我妈妈说这样不对”等诸如此类的话语。在习惯培养方面,固然有家长或学校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学生没有走出思维定式的怪圈,缺乏一种挑战自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如能结合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及时点拨,将会有助于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鞋匠的儿子》的时候,快下课了,我让学生自行安排时间,看到学生一片茫然的样子,我点拨道:“怎么会没有什么可做的呢?林肯作为一个大人物,他的话肯定会给你许多感受和启示,可以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另外,文中有哪些句子给你的印象很深刻,说说你的理由,自己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都可以记录下来……这么一看,要做的事情很多,怎么会觉得没有事情可做呢?”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针对学生的思维定式“作业应该老师布置,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抓住有利时机,适时进行点拨,这样教学,既有利于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又有利于凸显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只有当学生真正走出这种学习误区,才能使语文学习更加有效。
  语文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点拨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够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点拨艺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进而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建湖县恒济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古人云:“歌咏言,诗言志”。作文应该成为生命的呼喊和心灵的歌唱,成为以学生个性情感体验为核心的一种审美活动,成为学生关注自我存在的自由显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作文的基点应当是个体生命原生态的展示,既没有多少扭曲和约束,也无须任何遮掩和伪装,做到让孩子实情实抒,实话实说。  一、体验大自然,获取真材料  要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自然中蕴藏着丰富的习作的素
写是语言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而听写是语言输出的主要形式。英语听写涵括了英语词汇的形象表征,其中包括语音语素和字形组合。听写同时也囊括了英语的多项学习技能的运用。  一、听写教学的重要性  有的教师可能会说为什么一定要听写?让学生背,然后再拼写不是也可以吗?其实,只要还在教学前线工作的英语教师一定都很明白:英语学习的遗忘率非常高,19小时后的遗忘率可高达80%以上,5分钟后就可以达到20%,抓住课后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对预习兴趣较低的现象。学生不愿意预习,缺少预习的兴趣,主要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对预习工作重视起来。课前预习对课堂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缺乏预习的兴趣,也会导致课堂学习效率降低。新课改如何提高学生预习的效果,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成为教学活动的关键。  一、课前预习效果与学习效率  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关键点的把握比较困难,这一现象就说明了学生对于
刘君新学期荣升校长,亲朋好友均对他表示祝贺,但他私下里却很忐忑。他说:“说实话我真不懂管理,做几年教导主任纯粹扮演个‘服务员、教务员’的角色,谈不上管理。以前校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我总觉得算不上管理。”我说:“你讲出这番话,我相信你一定能管好学校。因为,第一,你真诚,坦诚,不虚饰。能正确认识自己又坦诚面对自己,不管做什么事都不会差到哪去的。第二,你说你不懂管理,其实是你没调动起你的管理经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