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都知道,德育在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实行全方位治校的基础。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坚持把德育工作实实在在放在首位。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确,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其成长过程中除了受家庭教育之外,还受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德育的三个支柱,缺一不可。因此,更需要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教结合,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学校 教育家庭 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203-01
首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孩子从嗷嗷待哺开始,和他接触最多的莫过于就是他的父母和家人。青少年时代的教育往往会对孩子的成长形成相对重要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在逐渐成熟的时期,因此,接受新的东西较快,受周围人的影响也较大,他们又经常和家长呆在一起,所以,家庭的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老师,父母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从我们呱呱出生到离开父母独自成家立业,家庭教育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教育往往是伴随着年龄的成长一起进行的,教育也是潜移默化的,日久就形成了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了。父母对孩子的良好教育,可以教会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在进入幼儿园或是新的环境之前,有一个适应的心理状态,能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更好地接受集体教育,家庭的教育对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起着深远的影响。
其次,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一步。中华民族是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优秀民族,是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我们的青少年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是学校教育的特性,因此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是教育的重要一环。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学校教育,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学到真正的本领和知识,既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引导。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来自于社会正负两方面的信息交替作用于学生。信息化的社会里一些不健康的电影、电视、书籍,不文明行为都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有人说:现在学校老师把学生教育成才需要一个月,而社会上某些不良环境把学生教育成虫只要一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种说法不管是否夸张,但是环境影响的负面效应是公认的。现在充斥于社会的非价值取向、家庭情感危机、市场经济浸染、安全诚信问题、不良文化因素等,均对学生构成了严重冲击和危害。由于社会环境复杂多样,要消除这些现象有很大的难度,加上学生家长们受教育的程度及素质有区别,故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及效果也因人而异。可见学生的成长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社会上存在着大量不适应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它会给学校家庭带来不可预料的恶劣后果。高速发展的网络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也有危害性的一面,网络游戏低龄化也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很难自拔,荒废了学习,甚至连家都不回,更有甚者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不仅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也给家庭带来了痛苦。面对这些影响教育发展的不良现象,我们深情地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教育,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健康的社会环境,用健康的理论引导学生,用积极向上的活动锻炼学生,努力寻找更多、更有效的途径来创造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世界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学校和家庭就像水渠的两壁一样,能够引导学生走上健康路,流向缤纷的社会。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发挥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对儿童青少年教育的一个整体。只有三方共同配合、共同付出、互相协调,才能让青少年形成一个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当然,孩子自身的性格特质也决定了他未来的发展,但相对孩子自身的能力,家长、学校、社会这三方才是最具影响力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的成长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卫东.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价值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教育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
[3]邓智海.素质教育在西方.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4]唐强勇.我的孩子怎么了.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10-01.
[5]汴桥福.怎样教育青春期的子女.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01-01.
[关键词]学校 教育家庭 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203-01
首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孩子从嗷嗷待哺开始,和他接触最多的莫过于就是他的父母和家人。青少年时代的教育往往会对孩子的成长形成相对重要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在逐渐成熟的时期,因此,接受新的东西较快,受周围人的影响也较大,他们又经常和家长呆在一起,所以,家庭的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老师,父母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从我们呱呱出生到离开父母独自成家立业,家庭教育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教育往往是伴随着年龄的成长一起进行的,教育也是潜移默化的,日久就形成了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了。父母对孩子的良好教育,可以教会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在进入幼儿园或是新的环境之前,有一个适应的心理状态,能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更好地接受集体教育,家庭的教育对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起着深远的影响。
其次,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一步。中华民族是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优秀民族,是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我们的青少年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是学校教育的特性,因此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是教育的重要一环。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学校教育,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学到真正的本领和知识,既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引导。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来自于社会正负两方面的信息交替作用于学生。信息化的社会里一些不健康的电影、电视、书籍,不文明行为都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有人说:现在学校老师把学生教育成才需要一个月,而社会上某些不良环境把学生教育成虫只要一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种说法不管是否夸张,但是环境影响的负面效应是公认的。现在充斥于社会的非价值取向、家庭情感危机、市场经济浸染、安全诚信问题、不良文化因素等,均对学生构成了严重冲击和危害。由于社会环境复杂多样,要消除这些现象有很大的难度,加上学生家长们受教育的程度及素质有区别,故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及效果也因人而异。可见学生的成长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社会上存在着大量不适应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它会给学校家庭带来不可预料的恶劣后果。高速发展的网络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也有危害性的一面,网络游戏低龄化也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很难自拔,荒废了学习,甚至连家都不回,更有甚者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不仅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也给家庭带来了痛苦。面对这些影响教育发展的不良现象,我们深情地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教育,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健康的社会环境,用健康的理论引导学生,用积极向上的活动锻炼学生,努力寻找更多、更有效的途径来创造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世界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学校和家庭就像水渠的两壁一样,能够引导学生走上健康路,流向缤纷的社会。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发挥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对儿童青少年教育的一个整体。只有三方共同配合、共同付出、互相协调,才能让青少年形成一个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当然,孩子自身的性格特质也决定了他未来的发展,但相对孩子自身的能力,家长、学校、社会这三方才是最具影响力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的成长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卫东.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价值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教育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
[3]邓智海.素质教育在西方.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4]唐强勇.我的孩子怎么了.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10-01.
[5]汴桥福.怎样教育青春期的子女.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