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策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c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内容,将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应用到语文教育活动中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双重提升,这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中,笔者试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旨在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和等综合素质的提升,但现状是,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效果普遍欠佳,很多学生无法建立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之间的联系,这反映了“大学科”意识的缺失,没有结合教学改革要求来体现学科特点,因此需要对语文教学做出变革。
  一、立足语文教材,积累语言经验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在写作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较为缺乏,素材储备也不多,这是阻碍小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风支撑下,我们提倡立足于语文教材,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为进一步的写作训练奠定基础。小学生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知识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都将得到有效提升。如《烟台的海》,对课文描述中用来大海的那些优美的词语、句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摘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再如《草原》一文中也有很多句子适合摘抄,如“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 “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学生逐渐积累这些句子之后,可以掌握其创作方式,可以为写作训练中的词汇运用奠定基础。
  二、联系课文内容,应用仿写模式
  仿写训练旨在密切结合阅读学习内容,给学生模仿写作的机会,促进写作构思技巧和词汇应用技巧在仿写过程中的内化。比如,课文《燕子》首先描述燕子的外形特征,在描述过程中运用了“乌黑光亮、俊俏轻快”等语言,描写燕子尾巴的时候应用了比喻修辞,以剪刀比喻燕子的尾巴。之后描写燕子的飞行特点,语言生动、活泼,读起来,燕子仿佛就在我们眼前。阅读学习结束之后,我们可以重点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养的或者喜欢的小动物进行描写,可以模仿文章的写作顺序、结构、修辞等。通过仿写训练,学生对课文结构的了解更加深入了,其写作能力也有了
  提升。
  三、想象外延,应用续写模式
  拓展训练旨在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其中结合课文内容续写是非常有效的拓展训练方式,顺着课文原来的写作思路,补充结局或者某一部分内容,以此作为深化阅读理解和个性化阅读的契机,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路径。学生立足文本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延伸课文主题,可以深化阅读和写作训练效果。如《在鱼游到了纸上》一文中写“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文章这部分就没有充分说明人们围观赞叹和议论的具体内容,这就给学生的续写提供了一个契机。教学指导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类似的片段进行续写,分析这些围观的人到底赞叹、议论着什么,以“围观的人”为题,要求学生续写一个片段,这需要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并做到前后文逻辑合理。这就达到了以读促写的
  目的。
  四、创新写作,应用改写模式
  和续写相比,改写更能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改写训练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思维创造力。阅读素材可以看作是我们给学生提供的改写基础,以教材作为范本,学生在读写训练中可获得全新的写作思路。以《天鹅的故事》为例,在阅读教学结束之后,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改写或者重新编写故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改写文章结局。这样的方式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体现了创新教育的理念。结合课文内容,以学生的思维创造力的培养作为基础目标,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路径。
  五、课外阅读,拓展学生写作思维和视野
  想要实现创新阅读和写作的教学目标,课外阅读和写作有必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因此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课外阅读素材的筛选,结合课外阅读素材内容为学生寻找进行拓展阅读和写作的契机。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比较起来,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和多样,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比如在教《守株待兔》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推荐其他古代寓言故事,除了体现故事内容的趣味性之外,还可以传递深刻的哲理,教育意义突出。比如推荐《亡羊补牢》《滥竽充数》《刻舟求剑》等,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以读后感形式开展写作训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说说自己的阅读之后得到的体会和领悟的哲理,帮助学生增长知识。课外阅读最好结合课内阅读的内容和主题要求,实现课内外的联合,这样能够优化阅读和写作拓展的教学效果。
  综上,在新课改深化的背景下,我们应立足学科教学需求,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体现了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在获得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契机的同时,能够以阅读素材作为基础开展写作训练,以此提升写作能力,这是我们提升学科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勇《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第8期。
  [2] 张堆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學周刊》,2018年第9期。
  [3] 闫顺丽《摘录策略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的运用》,《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第5期。
  [4] 张金娟《浅析读写结合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第1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本文用两个德育案例分析学困生思想和心理问题的成因,探索适合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特点的德育方法,达到有效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班主任 学困生 德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95  高中文科普通班的学生整体学习基础较差,加大了管理和教育的难度。其次,有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加大了教师对学生成绩提高的难度。还有部分学生
作文作为高考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从理论上讲,师生都是比较重视的。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作文专题训练中往往只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没有足够时间落实到位。大多也只能采用“讲讲知识,练练资料”的方法,而对于提高写作能力的很重要的借鉴资料——教材,大都无暇顾及,有时甚至连“写作、口语交际”在高三复习时也被忽略过去了。因此我们认为高三作文复习有进一步回归教材的必要,应充分挖掘其内在的价值,坚持夯实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各阶段的教育工作都开始进行调整,小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必须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主要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小学生能够较好地获取信息,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其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8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不少道德与法治教师都积极地将情境教学法引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流程之中,也全面地改进了该课程教学,优化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不可否认,在借助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众多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影响到该教学模式应用效益和作用的发挥。还需要每一位道德与法治教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名著阅读效率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得出以目录线索阅读、问题导向阅读、记录标示阅读、评论思考阅读、话题探讨阅读、视频欣赏阅读这六方面来引导学生提高名著阅读效率,使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感知名著的魅力,接受名著熏陶,不断丰富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名著阅读 初中语文 阅读效率 提高方法  名著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它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是社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阅读拓展教学,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写作技巧,为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探究几点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外阅读 语文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15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前
摘 要:以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强调人的独特的尊严和价值。人本主义教育观点强调教育过程要做到以人为本,培养受教育者成为有潜质、有个性、有特点、全面发展的人。人本主义对当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和实践有重要影响。本文从中学阶段班级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人本主义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人本主义 学生观 班级管理  一、人本主义理论的内涵  实现每一名学生的终极成
摘 要: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阐述了参加一轮课改后的感受。新课改给教师提供了不断进步的平台,优化课堂教学,增进师生感情。面临学科中考的压力,我们该如何提高教学实效,帮助学生取得理想成绩。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集体力量 课堂教学 教学实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63  当代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建构主义,对我们的教育教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模块,良好的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让学生在浓厚的阅读兴趣中实现大量阅读,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知识积累,以及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学素养以及思想道德素养,进而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但是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施行“1 X”阅读拓展体系被提出,其有效地改善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存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最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重视传统文化知识,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中,在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同时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初中语文课堂加强传统文化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在当前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作为评判学生学习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