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针对当今的体育教学现状,如何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完成课堂任务,切实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让兴趣来当启蒙老师”,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
关键词:体育课;激发兴趣;提高效果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然而,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却存在“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情况。体育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增强其身体素质的目的呢?下面我从七大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
毛泽东说:“体育者,养生之道也。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向学生介绍体育的作用,使学生知道上体育课的重要性,明白德智皆寄于体的道理: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现代化合格的人才;有了强健的身体,才能有精力投身于学习中;排除学生的顾虑,要使学生对体育课有兴趣,进行思想教育是必须的。改变学生对体育(身体锻炼)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活动。
二、精心设计“导入”,提高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但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老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好导入,一开始就充满趣味,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激烈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跨进知识大门。我们可以将多种竞赛激烈的游戏,活力四射、韵律感强的健身操等编排到课堂的开始部分,那么,音乐的渲染、师生的互动,会使学生不仅愉快又充分的活动开了身体,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然而,学生的运动兴趣易激发也容易转移,它会随时空变化而变化。为此,教师要把握学生兴趣消退或转移的时机,及时地变换教学形式,以保持“新鲜感”。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
学生喜不喜欢上体育课,归根结底在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激发其运动的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希望得到新鲜事物的刺激。那我们就应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来改变教学方法,使之多样化、创新化。因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需要体育教师调整教学方法:(1)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2)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集中注意力时间短、好动、好模仿等:教师耍充分利用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让学生自己创编一些韵律操、放松操等。使学生经常体验一种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创设情境
依据学生天真、爱幻想的心理特点,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有意识的地创设各种生动、鲜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设置疑问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教师恰当的设置疑问,让学生在困难中运用已知知识技能,通过积极思考。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能力解除疑问,获取新知。如在练习投掷垒球时,我先提问:大家注意观察这位同学为什么能把垒球投那么远?然后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3.快乐游戏
设置合理游戏项目。游戏在体育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中,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运动技能。(1)教师要在课堂中合理地利用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玩耍中实现水平目标。(2)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各项活动和游戏中去,这样既能够活跃教学氛围,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此项练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4.趣味竞赛
比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多争强好胜,好表现、好荣誉的求胜心理较为突出,每个学生都想在愉快的学习氛围内展现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知识得到巩固,同时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荣誉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安排小组、队员之间的竞赛,例如:接力赛、两人三足往返跑、定时跑等等,这样能进一步唤醒体育学习的兴趣。
四、及时评价激励,提高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
体育教学过程中,及时评价对学生起到鼓励促进的作用。通过评价,使学生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满足,调动学生学与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一些“差生”的心理上,当他们的“闪光点”得到肯定时,要能抓住他们的内心追求,鼓励表扬,让他们产生上进的动力。通过与目标对照,找出不足与缺陷,分析原因,进行及时补救,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调控。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克服盲目乐观和自卑心理,起到问题诊断的作用。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使他们能看到其他同学的长处和不足,有利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美国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人性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满足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可以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优点,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有一种成功感。如果我们真的想去赞赏学生,学生身上的优点会是无穷无尽的。教师运用得当的语言激励、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增加学生竞争意识的一种好方法。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是尤为重要的,只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更好地去认知教学目标、认知学生,努力探索“激发兴趣”的方法,使之寓体育于兴趣之中”,让孩子们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才能有效地采取相应方法进行对学生的激发教学。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
2.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
3.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
4.袁广锋.终身体育动机、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体育课;激发兴趣;提高效果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然而,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却存在“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情况。体育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增强其身体素质的目的呢?下面我从七大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
毛泽东说:“体育者,养生之道也。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向学生介绍体育的作用,使学生知道上体育课的重要性,明白德智皆寄于体的道理: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现代化合格的人才;有了强健的身体,才能有精力投身于学习中;排除学生的顾虑,要使学生对体育课有兴趣,进行思想教育是必须的。改变学生对体育(身体锻炼)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活动。
二、精心设计“导入”,提高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但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老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好导入,一开始就充满趣味,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激烈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跨进知识大门。我们可以将多种竞赛激烈的游戏,活力四射、韵律感强的健身操等编排到课堂的开始部分,那么,音乐的渲染、师生的互动,会使学生不仅愉快又充分的活动开了身体,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然而,学生的运动兴趣易激发也容易转移,它会随时空变化而变化。为此,教师要把握学生兴趣消退或转移的时机,及时地变换教学形式,以保持“新鲜感”。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
学生喜不喜欢上体育课,归根结底在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激发其运动的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希望得到新鲜事物的刺激。那我们就应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来改变教学方法,使之多样化、创新化。因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需要体育教师调整教学方法:(1)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2)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集中注意力时间短、好动、好模仿等:教师耍充分利用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让学生自己创编一些韵律操、放松操等。使学生经常体验一种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创设情境
依据学生天真、爱幻想的心理特点,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有意识的地创设各种生动、鲜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设置疑问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教师恰当的设置疑问,让学生在困难中运用已知知识技能,通过积极思考。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能力解除疑问,获取新知。如在练习投掷垒球时,我先提问:大家注意观察这位同学为什么能把垒球投那么远?然后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3.快乐游戏
设置合理游戏项目。游戏在体育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中,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运动技能。(1)教师要在课堂中合理地利用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玩耍中实现水平目标。(2)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各项活动和游戏中去,这样既能够活跃教学氛围,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此项练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4.趣味竞赛
比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多争强好胜,好表现、好荣誉的求胜心理较为突出,每个学生都想在愉快的学习氛围内展现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知识得到巩固,同时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荣誉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安排小组、队员之间的竞赛,例如:接力赛、两人三足往返跑、定时跑等等,这样能进一步唤醒体育学习的兴趣。
四、及时评价激励,提高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
体育教学过程中,及时评价对学生起到鼓励促进的作用。通过评价,使学生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满足,调动学生学与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一些“差生”的心理上,当他们的“闪光点”得到肯定时,要能抓住他们的内心追求,鼓励表扬,让他们产生上进的动力。通过与目标对照,找出不足与缺陷,分析原因,进行及时补救,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调控。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克服盲目乐观和自卑心理,起到问题诊断的作用。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使他们能看到其他同学的长处和不足,有利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美国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人性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满足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可以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优点,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有一种成功感。如果我们真的想去赞赏学生,学生身上的优点会是无穷无尽的。教师运用得当的语言激励、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增加学生竞争意识的一种好方法。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是尤为重要的,只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更好地去认知教学目标、认知学生,努力探索“激发兴趣”的方法,使之寓体育于兴趣之中”,让孩子们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才能有效地采取相应方法进行对学生的激发教学。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
2.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
3.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
4.袁广锋.终身体育动机、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