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探索与思考——以融合课程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为例

来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ji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将对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现阶段应用进行深入解析与讨论.方法 通过对融合课程“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混合式教学改革实例进行剖析,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与评价方案.结果 “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课程建立了完整的线上[重点内容讲授+问题解答+案例讨论+互动评价+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学习+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讨论]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通过线上问卷星教学效果评价(整体试卷分析+案例题分析)、SPOC作业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形成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评价的双向反馈机制.结论 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提高对学生主体自主学习意识的激发,更新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适应新环境下的教学任务,并通过多元评价体系的引入及时有效地调整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师生双方的教学体验.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对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止带方加减联合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字法,将2019年3月-2020年2月江西省会昌县中医院收治的6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2组,各34例.2组均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止带方加减治疗观察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炎症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 (33/34),高于对照组的76.47% (26/34),白细胞介素-6(Inted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
目的 探讨肾康宁颗粒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氯沙坦钾片治疗)和研究组(氯沙坦钾片联合肾康宁颗粒治疗),各49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24hUPQ)、尿红细胞(RBC)、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目的 阐明不同炮制方法时巴戟天中果糖、葡萄糖、蔗糖、蔗果三糖、耐斯糖和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6种寡糖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ELSD法分别测定巴戟天生品、清炒品、盐炙品、酒炙品和甘草制品中6种寡糖的含量,并对比分析.结果 巴戟天不同炮制品中,甘草制和清炒均能显著增加6种寡糖的单体和总含量,其次为酒炙与盐炙,生品含量最低.结论 炮制有助于巴戟天中寡糖含量的溶出,不同的炮制方法增量不一,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科学选用不同炮制品.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对小儿推拿学的思政素材进行挖掘是课程改革的内在需求.文章通过对医学生职业素质内涵、当前高校思政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课程思政的意义对其必要性进行阐述,分析并挖掘此课程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对“课程思政”融入小儿推拿学的方针策略进行探讨.认为小儿推拿学需从课程自身特点出发,以中医药特色文化作为重点并结合时政进行“课程思政”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