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学诗书飘墨香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meteor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在2005年的春月,我在慈溪大酒店邂逅了一批来自山东的书画家,其中一位是山东泰安的书法家张喜勤老师。张喜勤老师生得面善,心更善,而又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当时,他已从泰安人民法院退休了,正在人民日报社培训中心任书法老师。张老师不仅有过硬的篆体书法的功力,而且还有过硬的一手用毛竹棒写的书法字,所写的行书十分飘逸、秀丽,又不乏遒劲,真是令我大开眼界。于是张老师在我的心目中有了很高的地位。
  一次在拜看了张喜勤老师的书法展后,令我心弦十分的震撼,我的眼前仿佛打开了书法的历史长卷。五千年前的仓颉造字,从黄帝始的鸟虫的变体篆书,发展到今天的唐楷、汉隶、章草、二五行草;纵横阖捭、天下独绝,使我获益匪浅。
  我想张喜勤老师的书法得益于地灵人杰的巍巍岱岳,获益于众生歆羡的藏龙卧虎之地山东泰安。并使老师的浩然正气、淡泊宁静的品性得到了极好的阐释:阐释出淡泊禪到、禅到功到,功到神到,神到气到,气到技到,技到形到,形到美到,美到眼到……观者看之或捋须驻足,或呆若木鸡,或猛撞来人,或停车徘徊。娇娇兮,胜似窈窕淑女;飘飘兮,如游龙、水蛇;硬硬兮,如泰山雄起;壮壮兮,如红日喷薄……难怪吾师能获国家级大奖。
  令我更震撼的是三千个龙字书法,请君看一看展览中的三千个龙字书法,将汉字的源头一一展现,实属不凡。历史洋洋洒洒地走过了五千年,每个字是一条龙,一幅画,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即某一个历史。每条龙其状各异,其性不同,内涵当然有一个个天地,仅三千个龙字,够可以反映出吾师的功力:知识的渊博,技艺的精湛,举一反三,自出一辙。典雅古朴的楷书,飘逸洒丽的行书,风姿绰约的隶书,圆润刚劲的竹书……在龙字中一一呈现。看了那次的展览,我对书法产生了敬畏感。我想,学书法必须要学富五车,书卷气万万不能丢。在写龙字书法时,更要引经据典,不能随便的下笔。如果一幅道喜的书法龙字,变成了不吉利的恶龙书法字,那这个洋相可就闹大了,虽然普通人难以察觉,但文人相聚或是一个著名的书法家观看,那破绽还是要被发现的。
  再如用一个“福”字,足足创作了八百幅形状风格不同的作品,委实叫人惊叹,将万千相似的幸福家庭的不同之处体现出来,写出一个小天地、小宇宙,再组合成一个朗朗乾坤的大天地、大宇宙。音乐的、诗情的、诸子百家的,尽在一个个外圆内方,骨气洞达的篆隶文字中逸出,也尽在一个个外方内圆推微知著的唐楷中展现。乾坤之浩渺,天地之阴阳,因果、清浊、偃覆、动静、刚柔等均在“福”字中体现。也难怪我的朋友叹称:张老师的字有“书超绝一代,凌轹千古之势,有寻端见绪书乾坤之阴阳之妙”。
  唉美哉兮,吾师也。
其他文献
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个成语—良莠不齐,意思是好的差的都有,参差不齐。而“莠”字,在此就代指那些不好的东西。  莠草,一种农人非常不喜欢的草,花了整个春夏去锄,它也总是茂盛如常。這确实是一种“坏草”啊!  但它天生如此无法改变,难道莠草就没有生命价值?它偏要长给你看!田埂、技场、田野、花园到处都有它。实在是将不屈不饶发挥到了极限。这种不论先天条件如何的勇于展现自我的精神,我就称它为——“莠草”精神。
期刊
油纸伞牵着记忆寂寞游走,我的眼神在古道西风处停留,弹一曲水调歌头记在心头,想牵着你的手,想一起走到尽头……  说是记忆,其实是不敢说回忆罢了。老家在江南一带,是父亲家几代人生活的地方,可轮到我偏偏生在西南地区的成都。老实说,从出生到现在,整整15年,从未踏上过那片土地,只在历史书上勾画过它的名字,抚摸过那些它曾遭受的风雨;只在摄影册中感叹过鱼米之乡的清醇;只在谈到各自老家时淡淡地一提……  只在奶
遗忘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人的脑容量毕竟有限,要记得更新的事情,就必须要忘记以前发生过的。每时每刻,我们的大脑都在遗忘;向前看并不是一种选择,而只是身体循环往复的规律而已,过去无法永远被铭记,只能在未来寻求安慰。  遗忘一件事、一个物品,非常的容易。与遗忘相对的常常是记起,我们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回忆起已经变成过去式的时光碎片,但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没什么用处,所以在那之后,便很快的遗忘了。  人
日光穿过树叶,把日子晃悠得满地乱滚。尽管空气中弥漫着闷热的气息,但衣袂飘飘的身影,总能撑起来一个季节的烂漫多彩。伴随着蝉鸣所奏响的一曲曲欢快的乐章,于是一个关于夏日的断想,在汗珠滚落的瞬間,顿时丰满、圆润起来。  路两旁的垂柳,循着大路站成了一溜儿等候的模样,随风舞动着婀娜的身姿。疾驰而过的车流,把她们修剪得好像是小姑娘的刘海儿,尽管参差不齐,却依然固执而又充满童真地探向路的中央,似乎只有这样,才
清雅的净室里,涓涓的琴声缓缓流出,绕梁三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朴质简单的方寸之地,亦可以赏阳春白雪,伴高山流水。  正如管平湖先生偏安小城一隅几十个春秋,春华秋实里时光匆匆而过,只是岁月在他的生活里永遠不紧不慢。快的是世人急切于功利的劳碌奔波,慢的是他沉静后的水波不兴,正是这份沉静,这份等待,让他在心灵的徐缓之间绽放人生。恰似庄王庭院中那只五色大鸟,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他的等待成就了千古如是
我不停地想,不停地写,我宁愿扮演上帝的跳梁小丑,让他发笑,记下那些我自认为珍贵的想法和读书经历。  对于读书,我是一个功利的人。顺境时,忙着意气风发、乘风破浪,顾不上细细品味;逆境时,无处倾诉,天大地大似乎都无处收留一颗迷茫的心——除了书海。颜如玉和黄金屋,自是鲜少遇到。收容所和诊疗室倒是常常有。  刚上初中,喜欢一本《时文选粹》的散文集,尤其其中涉及佛家轮回的文章,这些文章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可是
标题为何加了问号?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阿O。从演员的角度,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不清楚”来展开。  首先,演出当时肯定有跳戏的时候——这时我肯定不是阿O,我只是我,一个处于跳戏状态下的我。但跳戏状态下的我就一定不是阿O么?我不清楚,所以我给标题打上了问号。比如当我在跳到一个地方突然停下的时候,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停顿,我就会“灵肉分离”了,特别是我还带了面具,观众除非有透视眼的特异功能是看不见面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