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肥胖与大学生骨密度的关系

来源 :中国学校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z19700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隐性肥胖大学生的骨密度特点,为提高大学生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作为研究群体,在校园内招募518名低体重或正常体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隐性肥胖的判断标准进行分组,采用双能X线测试法对各组大学生的体脂百分比及骨密度指标进行检测,比较隐性肥胖与非隐性肥胖大学生的骨密度差异,并对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比(BF%)与骨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低体重男大学生中,隐性肥胖组的全身骨密度、T值和Z值均低于非隐性肥胖组[(1.82±0.04,2.01±0.22)g/cm~2;(-1.10±0.24,-0.02±0.15);(-0.94±0.64,-0.01±0.43),t值分别为7.73,16.84,3.68,P值均<0.01]。在低体重男大学生中,隐性肥胖组的上肢、大腿、躯干、肋骨、骨盆的骨密度均低于非隐性肥胖组(t值分别为10.69,13.41,3.72,6.12,4.93,P<0.01)。在低体重女大学生中,隐性肥胖组的全身骨密度低于非隐性肥胖组[(1.13±0.48,1.31±0.29)g/cm~2;t=2.25,P<0.05]。在低体重女大学生中,隐性肥胖组的头部、上肢、大腿、躯干的骨密度均低于非隐性肥胖组(t值分别为3.43,2.44,2.54,2.54,P值均<0.05)。男大学生中,BMI与全身骨密度、T值和Z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9,0.68,0.61,P值均<0.01),体脂百分比与全身骨密度、T值和Z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2,-0.51,-0.49,P值均<0.01)。女大学生中,BMI与T值和Z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0.26,P值均<0.01),体脂百分比与T值和Z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0.23,P值均<0.01)。结论与正常大学生相比,隐性肥胖大学生的身体各部位骨密度水平较差。关注隐性肥胖大学生的骨密度并及时进行干预,对于预防骨质疏松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猕猴桃(Actinidia spp.)为多年生藤本植物,中国是猕猴桃种植大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近些年的田间调查发现,病毒病在中国栽培的猕猴桃上发生十分普遍,严重影响猕猴
我国应建立外观设计登记制度,与专利法保护外观设计并行;对如何判断外观设计的"相似"进行明确规范;解决好外观设计专利权与著作权、商标权的权利冲突问题;应尽快将一些司法解
极化SAR图像非监督分类是极化SAR图像自动解译的关键步骤之一。然而,目前对极化SAR图像非监督分类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极化SAR图像非监督分类方法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研究了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的含义、目的和意义,结合公共支出范围分析了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并对我国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作了探讨,最后就推动我国
分析了读者对图书馆的参与动机和参与能力的形成特点以及对其起作用的主客观因素,并进一步提出公共图书馆应如何强化读者对图书馆的参与动机和参与能力。
长期以来,“中国龙”一直被译为与之相差甚远的“dragon”,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流中一些不必要的误解,本文首先讨论中国“龙”与“dragon”的差异,其次从归化异化角度分析中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