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不能选择出身,但却能选择以奋斗的方式争取光明的未来;我们不能选择处境,但却能选择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命运的挑战。
——题记
在雄鸡般的中國版图上,我的家乡位于祖国的南端,北方人常说南方温暖湿润、气候宜人,然而他们却不理解南方烈日炎炎的酷暑和湿冷刺骨的寒冬。而无论是三伏暑天还是三九寒冬,我的父母都不得不为了家庭、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
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父亲为了给母亲和即将到来的孩子一个生活的保障,离开家乡远赴广西谋求生计,结果一无所获,最后他只得返回老家待业。母亲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进入服装厂当女工,可是她分娩时落下了隐疾,体力非常差,发病的时候甚至连一辆自行车都推不动,我们都很心疼母亲,也是在那段时间里我们深刻地感受了什么是贫穷,一份微薄的薪水怎么可能养得起七口人呐!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夏天,天气非常热,我去母亲工作的服装厂送绿豆汤,可高高堆起的衣服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只得在衣服堆里钻来钻去,浑身都湿透了,最后终于找到了。母亲跟我一样,后背的衣服也已浑然湿透,头埋在工作台上,昏暗的光线使得她抬头看我的时候都需要定一定。我赶紧把汤递给母亲,旁边的阿姨闻声凑了过来,眼睛定在了汤水上,用一种奇怪的语气叫道,“别这样对你妈,她千辛万苦给你们赚学费,就用这几颗绿豆报答她?”我羞愧地低下了头,食盒里的绿豆确实少得可怜,母亲在一旁努力地笑了笑,“没事,我不饿,喝口汤解解暑就好。”但我听后却十分心酸。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一晃就到了我升初一的时候,看着家里艰辛的处境——还未长大的弟弟妹妹、年迈的祖父母、多病的母亲,我萌生了辍学打工的念头,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过了很久才对我说,“大妹啊,家里确实很难过,是爸没用,难为你小小就会这样为家里着想。但爸是过来人,小时候家里穷,书读到一半就没读了,后来才知道没文化在社会上的难处,家里现在是穷,但书还是要读的,你不要多想,只管好好读书,爸会想法子的。”父亲从没对我说过这么多话,我听后备受鼓舞,下定了要认真读书的决心,不得不说父亲在我年少时说的这番话,对我往后的人生有着莫大的激励。
时间飞逝,我考上了大学,父亲也开了一间小饭店,一家人的生活慢慢回到了正轨,但家里的担子仍不轻,祖父母年迈多病,每天都需要服药治疗,弟弟妹妹也过了义务教育的阶段,需要自费读高中,母亲也因为多年的劳累,终究体力不支,只得下岗回家。父亲很欣慰家里终于有了一个大学生,说无论怎样都要让我把大学读完,可是大学昂贵的学费、生活费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显得更捉襟见肘,贫穷像一张一张巨大的蛛网盘踞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幸好,在辅导员和老师的帮助下,我了解到了可以向国家申请大学生助学金,最终申请也顺利得到了批准,感谢学校和国家,圆了一个贫寒学子的大学梦!九月我终于踏上了前往佛山的列车,四周是拥挤的人潮和喧嚣的声音,我偷偷从窗口看来为我送行的父母亲,血丝布满了他们的双眼,灰白的头发被风吹得蓬乱,我忍不住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转头拭泪,双亲的叮嘱“好好读书,用功读书”萦绕在耳畔久久不去。
我在美丽的大学校园开启了新的成长历程,我阅读了各式各样的书籍,从红楼诗词到古典音乐鉴赏,从营销策略到法律金融……它们都是我通往异彩纷呈世界的窗口。通过广泛的涉猎我在各大作文比赛中也开始崭露头角,从系级的读书征文到全国的大学生征文比赛,我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每当我把这些喜讯告诉父母时,他们总会为我加油鼓劲,同时告诫我要虚心学习继续努力,我就这样怀揣着父母的期望继续上路,不断前进!大一时我成为了学院心理辅导机构的一员,同时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一方面协助老师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一方面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难题,每当任务繁忙时我总要到深夜才能入睡,但我仍然觉得所做的一切都值得,这些点点滴滴的往事都被我珍藏在青春的纪念册里。
清晨的荷花池畔有我朗朗的读书声,橘黄色的路灯见证了每一个夜晚我自习归来的身影,课堂上我总是坐在靠近讲台的前排,厚厚的笔记本记录了我点滴的知识积累。古训有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我自己的努力以及老师的帮助,大三学年我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老师同学的关爱使我觉得大学就是我另一个家。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给了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让社会的草根有机会成为国家的精英,我一直希望大学毕业后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于我而言,当一名大学生村官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深入到栽培我的黄土地里去,真真正正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工作者,我会一直努力下去!
北大才女刘媛媛曾在演讲中说到,“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希望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让我们成为命运的主宰者,向着梦想的方向奔跑,奋斗出属于自己的无悔青春!
——题记
在雄鸡般的中國版图上,我的家乡位于祖国的南端,北方人常说南方温暖湿润、气候宜人,然而他们却不理解南方烈日炎炎的酷暑和湿冷刺骨的寒冬。而无论是三伏暑天还是三九寒冬,我的父母都不得不为了家庭、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
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父亲为了给母亲和即将到来的孩子一个生活的保障,离开家乡远赴广西谋求生计,结果一无所获,最后他只得返回老家待业。母亲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进入服装厂当女工,可是她分娩时落下了隐疾,体力非常差,发病的时候甚至连一辆自行车都推不动,我们都很心疼母亲,也是在那段时间里我们深刻地感受了什么是贫穷,一份微薄的薪水怎么可能养得起七口人呐!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夏天,天气非常热,我去母亲工作的服装厂送绿豆汤,可高高堆起的衣服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只得在衣服堆里钻来钻去,浑身都湿透了,最后终于找到了。母亲跟我一样,后背的衣服也已浑然湿透,头埋在工作台上,昏暗的光线使得她抬头看我的时候都需要定一定。我赶紧把汤递给母亲,旁边的阿姨闻声凑了过来,眼睛定在了汤水上,用一种奇怪的语气叫道,“别这样对你妈,她千辛万苦给你们赚学费,就用这几颗绿豆报答她?”我羞愧地低下了头,食盒里的绿豆确实少得可怜,母亲在一旁努力地笑了笑,“没事,我不饿,喝口汤解解暑就好。”但我听后却十分心酸。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一晃就到了我升初一的时候,看着家里艰辛的处境——还未长大的弟弟妹妹、年迈的祖父母、多病的母亲,我萌生了辍学打工的念头,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过了很久才对我说,“大妹啊,家里确实很难过,是爸没用,难为你小小就会这样为家里着想。但爸是过来人,小时候家里穷,书读到一半就没读了,后来才知道没文化在社会上的难处,家里现在是穷,但书还是要读的,你不要多想,只管好好读书,爸会想法子的。”父亲从没对我说过这么多话,我听后备受鼓舞,下定了要认真读书的决心,不得不说父亲在我年少时说的这番话,对我往后的人生有着莫大的激励。
时间飞逝,我考上了大学,父亲也开了一间小饭店,一家人的生活慢慢回到了正轨,但家里的担子仍不轻,祖父母年迈多病,每天都需要服药治疗,弟弟妹妹也过了义务教育的阶段,需要自费读高中,母亲也因为多年的劳累,终究体力不支,只得下岗回家。父亲很欣慰家里终于有了一个大学生,说无论怎样都要让我把大学读完,可是大学昂贵的学费、生活费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显得更捉襟见肘,贫穷像一张一张巨大的蛛网盘踞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幸好,在辅导员和老师的帮助下,我了解到了可以向国家申请大学生助学金,最终申请也顺利得到了批准,感谢学校和国家,圆了一个贫寒学子的大学梦!九月我终于踏上了前往佛山的列车,四周是拥挤的人潮和喧嚣的声音,我偷偷从窗口看来为我送行的父母亲,血丝布满了他们的双眼,灰白的头发被风吹得蓬乱,我忍不住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转头拭泪,双亲的叮嘱“好好读书,用功读书”萦绕在耳畔久久不去。
我在美丽的大学校园开启了新的成长历程,我阅读了各式各样的书籍,从红楼诗词到古典音乐鉴赏,从营销策略到法律金融……它们都是我通往异彩纷呈世界的窗口。通过广泛的涉猎我在各大作文比赛中也开始崭露头角,从系级的读书征文到全国的大学生征文比赛,我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每当我把这些喜讯告诉父母时,他们总会为我加油鼓劲,同时告诫我要虚心学习继续努力,我就这样怀揣着父母的期望继续上路,不断前进!大一时我成为了学院心理辅导机构的一员,同时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一方面协助老师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一方面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难题,每当任务繁忙时我总要到深夜才能入睡,但我仍然觉得所做的一切都值得,这些点点滴滴的往事都被我珍藏在青春的纪念册里。
清晨的荷花池畔有我朗朗的读书声,橘黄色的路灯见证了每一个夜晚我自习归来的身影,课堂上我总是坐在靠近讲台的前排,厚厚的笔记本记录了我点滴的知识积累。古训有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我自己的努力以及老师的帮助,大三学年我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老师同学的关爱使我觉得大学就是我另一个家。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给了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让社会的草根有机会成为国家的精英,我一直希望大学毕业后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于我而言,当一名大学生村官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深入到栽培我的黄土地里去,真真正正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工作者,我会一直努力下去!
北大才女刘媛媛曾在演讲中说到,“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希望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让我们成为命运的主宰者,向着梦想的方向奔跑,奋斗出属于自己的无悔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