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进展

来源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n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染性骨缺损的修复是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重大医疗保健问题,虽然外科手术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治疗失败率仍然很高,一直是全球骨科同仁面临的严峻挑战[1]。研究报道,在美国,所有类型的骨科感染发生率为 0.1%~30.0%,每例患者的治疗费用可能高达 15 万美元[2]。研究发现每年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感染性骨缺损患者数以千万,虽然早期的积极治疗干涉使发病率明显下降,但仍是临床中面临的棘手难题[3]。骨缺损,分为容积性骨缺损、结构性骨缺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影响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inhibitor,AI)的乳腺癌患者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收集乳腺癌患者的信息,对比使用AI和未使用AI组乳腺癌患者血清25(OH)D3的缺乏率。将使用AI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按照充足、不足、缺乏分类,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年龄、绝经时间、AI药物的使用时间、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使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时间对25(OH)D3水平的影响。结果使用AI和未使用AI的乳腺癌患者25(OH)D3的缺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市政污泥的处理已成为许多大城市的环境治理难题.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热水解—真菌发酵—厌氧消化的三阶段精炼策略,旨在实现市政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在市政污泥热水解处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