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环保30年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s88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中原的河南省是全国闻名的农业大省,在其农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环境保护成为战略性的现实问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河南在环境保护。特别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特色、有成效的改革创新。数据显示,2007年,河南省省辖市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水质COD(化学需氧量)平均达标率为94.5%,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平均达标率为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89.3%。不仅分别比2002年提高了37%、16.8%和26.5%,在全国也达到了先进水平。
  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省的环保事业从起步到加快发展,再到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环保之路。
  
  30年间的5次省环保会议
  
  河南省的环境保护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环保仅限于部分工业“三废”的治理和综合利用。1984年3月,全省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召开,环保工作开始从单纯的工业污染点源治理转入“以防为主,以管促治,综合治理污染”的阶段。1986年3月,全省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召开。工业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自然生态保护等各项工作逐步展开。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河南省环保事业开始加速。1991年5月,全省第三次环境保护会议召开,在深化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排污收费3项制度的基础上,开始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等5项新的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得到加强。这一时期,在全省组织实施了环境污染综合治理“8242工程”(即8条河流、2个重点污染行业、400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200家重污染企业的限期治理),使全省工业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996年8月,河南省第四次环境保护会议召开,开始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标志着河南省环境管理工作从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转变。围绕国家提出的“一控双达标”计划,确立了“九五”时期环境保护的目标,即:到200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全面完成,工业污染源基本实现达标排放,省会郑州实现地面水、空气质量按功能区达标计划。为实现这一目标,河南省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了几次大规模的污染防治行动,包括1996年的关停取缔“15小土”行动、1997年的淮河“九七达标”行动、1998年的大气污染限期治理行动、1999年的“九九黄河达标”行动,如期完成了“一控双达标”计划。
  进入21世纪后,河南省环保事业跃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5月,第五次环境保护会议召开,解决了环境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制定了推动环保工作的重大措施,进一步提高了环境保护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标志着环境保护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河南省的环保事业也进入了加快实现历史性转变的新时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河南省环境保护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防治为重点,以开展重点流域、区域和行业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标本兼治,严格执法,在经济快速增长和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污染减排取得重要进展,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初步呈现相互促进的良好势头。
  2007年,全省省辖市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水质COD平均达标率为94.5%,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平均达标率为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89.3%,分别较2002年提高37.0、16.8和26.5个百分点,达到了近年来的最好水平。
  
  
  河南环保的8大成就
  
  一、污染减排“双下降”,环保实现重大转折。“十一五”期间,国务院确定河南省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802)排放总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削减10.8%和14%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河南省采取了加强环保重点工程建设、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等措施,全省共建成133座污水处理厂和104座垃圾处理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的目标,并关闭、淘汰了一大批落后产能,对一批重污染企业进行了深度治理。截至2007年,全省主要污染物COD和S02排放量分别削减3.76%和3.7%,首次呈现“双下降”,污染减排实现了重大转折。2008年以来,又对131座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环保验收,共形成COD减排能力34万吨/年。积极推动24家电力企业脱硫工程建设。据2008年减排调度数据推算,全年可完成COD和SO2排放量分别比2007年下降5.5%和6.2%的目标。
  二、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为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河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向人民群众承诺办好的“十大实事”的内容之一,每年都确定几个污染严重的流域、区域、行业进行环境综合整治。近年来,已先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贾鲁河等11个流域,安林公路沿线、鹤壁小金属镁等9个区域,113个饮用水源地及有关行业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2008年,又完成了113个饮用水源地规划编制工作,完成51个整治项目治理工作,完成13家电力企业脱硫工程,9座应进行脱氮改造的省辖市污水处理厂全部开工建设,等等。
  三、环评调控作用有效发挥。坚持“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通过加强规划环评,否决、调整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对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市(县)实行“区域限批”等措施,严格环境准入,全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坚决控制“双高”项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努力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8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围绕河南省中心工作,服务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更好发展的具体措施》、《关于改进环评管理服务重大项目的通知》、《进一步支持项目建设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提出了服务经济发展的多项具体措施。共否决、调整53个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已有永煤、安钢等24个重大项目得到环保部批准上报的电网项目全部获批;河南粮食核心区规划环评报告书通过环保部批复;河口村水库涉及的太行山猕猴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获得评审通过;驻马店骏马化工等22家企业通过了上市环保核查等。
  四、农村环保取得积极进展。作为“全国农村小康环保试点省”,河南省已全面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完成了生态保护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等编制工作。加快自然保护区建 设,加强对珍贵物种、地质遗迹、内陆湿地等的保护,到2007年,全省共有各级自然保护区35个,其中国家级11个。到2008年,已有232个生态文明村完成创建任务;临颍县南街村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文明村;12个县(市)完成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13个县启动生态县创建工作,40个重点养殖县的218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按期完成了治理任务。
  五、辐射环境安全得到保障。全面加强核与辐射环境监管,成功实现了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由卫生、公安、环保三部门共同监管向环保部门统一监管职能的转变,并把广播电视、移动通讯等电磁辐射污染项目全部纳入环保部门统一监管范围进行管理,基本理顺了辐射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废旧放射源得到安全收贮,辐射事故发生率逐年降低。2008年,将省放射性废物库库存的3063枚废旧放射源,以及封存在全省各地达到转移标准的放射源全部安全转移到国家西北处置厂,原废物库顺利退役。新的省放射性废物库顺利竣工并通过环保部验收,正式投入运营,成为继浙江省放射性废物库投运后全国第二家开始运营的放射性废物库。省辐射实验楼已经建成,也即将投入使用。
  六、环境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河南省先后颁布了《河南省环境监测管理办法》、《河南省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规、规章,初步构建了具有河南特色的地方环保法规体系。连续多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达数万起。2008年,在“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迎奥运促减排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等专项行动中,共查处纠正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7156起。
  七、环保机构建设逐步健全。省级环保部门从1978年的省革委会环境保护办公室,到1979年的省政府环境保护办公室,到1983年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直属的正处级环境保护局,再到1986年升格为副厅级的省环境保护局,直到1995年升格为正厅级的省环境保护局,并成为省政府的直属机构,先后走过了4个发展阶段。同时,全省各市、县也都先后成立了职能健全的环保机构,形成了完整的环境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全省环保人数已从“六五”末的1800余人增加到2007年底的2万多人,增长了近11倍。
  八、多项基础工作得到夯实。全省已累计投入3.23亿元,建成70个点位的省辖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38个跨市界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565个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监控网络和全省环境信息网络系统。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中原环保世纪行、“六五”世界环境日纪念、“环境大接访”等宣传教育活动。2008年,与省发改委、建设厅一道,共争取国家环保资金约6,86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包括中央污染减排能力建设项目资金6030万元、中央环保专项资金4950万元、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3980万元等,其中,中央环保专项资金和农村环保资金总额均位列全国第一。经省政府批准,总投资达6.7亿元,覆盖全省、功能完备、技术先进、全国一流,包括水、气、辐射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城市污水处理厂、放射源,省市县三级监控平台和应急指挥系统在内的9大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已全面启动。《河南省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已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以上种种努力和成效,得到了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全国河流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全国环保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全国环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国务院《政务情况交流》编发专刊向全国推广河南省强化环保目标责任制的经验;省环保局连续多年被省政府评为完成责任目标优秀单位。
  
  河南环保30年的经验与启示
  
  坚持双赢原则。推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2007年,河南省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4%,而两项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量却分别削减3.76%和3.7%,这标志着全省经济社会正逐步向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轨道迈进,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提升。实践证明,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坚持标本兼治、上大关小、综合治理的思路,不仅治理了环境污染、改善了环境质量,而且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支持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重点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了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着力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把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环保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开展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网上投诉”、环境大接访等活动,不仅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如2008年河南把饮水水源地保护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共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周边的75家养殖场实施了关闭或搬迁,限期治理或取缔饭店和小餐馆141家,取缔小磁选厂85家、土法炼钒厂27家、养鱼网箱1300多箱。通过集中整治,实现了全省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无排污口,二级保护区内2000年以来无新、改建项目,确保了全省饮用水源安全。
  创新工作思路,努力转变环境管理方式。通过建立和完善环境政策,逐步采取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综合措施,着力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努力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历史性转变。目前,河南省绿色证券已得到落实,绿色信贷已经启动,绿色保险即将试行,工商部门环保前置审批联动机制已建立。近日,河南已将淮河流域的沙颍河确定为试点,会同省财政厅制定了沙颍河流域水污染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同时,环保部门也正在研究制定主要污染物总量调剂制度,并开始着手研究排污权交易制度。
  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河南环保局建立了局领导分片定期督导重点环保工作、节假日环境监管制度,完善了挂牌督办、区域限批、环保后督察等制度,不断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局领导每季度都要带队到各市督导重点工作,每个节假日都深入基层,明查暗访,现场督导。环保局将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实行节能减排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的规定,严格目标考核,对完不成污染减排、综合整治和环保目标的省辖市,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2008年,省环保局已先后对12家典型违法案件实施挂牌督办、将5家典型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对民权、偃师两个县(市)实行区域限批。实践证明,健全完善的长效监管机制,是推动环保工作深入开展的有效保证。
  强化自身建设,增强环保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环保工作量多面广,新情况、新问题也多,因此,必须坚持一手抓环保业务、一手抓行风队伍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反应快、作风硬的环保队伍。比如,在河南粮食核心区规划环评编制工作中,集中专业技术骨干,封闭管理,昼夜奋战,全力攻关,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438页、23万余字、110幅图、106张表格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并顺利通过环保部批复。
  回头看,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省环保工作的思路不断创新、机制不断健全、力度不断加大、成效逐步凸现,是改革开放的国策为河南省环保事业打下了发展的基石,是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环保事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是科学发展的理念为环保事业确立了发展的方向。
  向前看,在河南省省委建设惠及全省人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规划中,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以及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具体目标都非常明确。总体目标是: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力,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逐步实现天蓝、水清、大地披绿,确保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围绕以上目标,2009年全省环保工作的思路已初步确立,按照坚持“两保一高”、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推进污染减排这一主线,积极打造自动监控系统(一硬)和环境经济政策(一软)两大亮点,突出环境综合整治、服务重大项目、农村环境保护等三个重点,大力推进维护环境安全、抓好规划科研、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自身建设等四项工作,努力实现主要污染物COD和SO2分别较2008年削减3.6%和4.73%等五个目标,力争提前一年完成国务院下达的污染减排任务。
其他文献
借助《人民日报》强大的传播效应,*ST星美暴得“大名”,俨然成为近期股市聚焦的热点。  这只不折不扣的垃圾股刺目但又真实地反映出内地股市博傻成风。其间荒悖,除了这家市值高达24.2亿元的上市公司员工人数不过7名、营业收入几近于零、资产净值早已为负,更糟糕的是,这种看似逐臭的投资者群体性癫狂,反倒因为比比皆是的“成功范例”以及言之有据的规律总结,不断收获市场怂恿乃至奖励。  然而市场扭曲终究需要有人
7月初,新华社曾针对今年上半年上海经济情况发表长篇评论,该文一开始便用“浴火重生”四个字来形容上海经济上半年所遭遇的特殊境况。  近日,上海市统计局公布了一系列上半年经济数据证明了“浴火重生”中的上海经济确实增长乏力,全市GDP同比增长5.6%,财政收入增长同比下降2.5%。  “上海经济增长的速度,在近期内不一定会恢复到以前那么快的水平,”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蔡旭初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4月4日,本刊第13期刊发了《太原“最牛”楼里的守望者》一文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内众多媒体跟进报道。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山西省长王君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对本刊报道作出批示,要求高度关注并切实处理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太原市委、市政府领导就此责成相关领导和部门迅速组织协调,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4月14日,本刊记者再次来到东山煤矿洋灰桥4号宿舍楼。偌大的空地上停满了公安、煤气、电力等应急车辆
全球最大的电梯公司之一,电梯发明者奥的斯电梯公司(OTIS,下称“奥的斯”),早在1888年便与中国结缘。那年,奥的斯通过美国代理商Tullock & Co.获得中国第一份电梯合同。据说,清单里的那两部电梯就安装在当时上海和平饭店里。  123年之后,中国成为最大的世界电梯市场。然而就在7月5日,存在设计缺陷的奥的斯513MPE型扶梯突发事故,使得一个13岁的安徽男孩失去生命,3人重伤,27人轻伤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是安徽这样一个长期人均财力全国居后,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省份。  2010年,安徽人均财力3161元,据全国倒数第二,仅为全国(4447元)的71%,上海(16480元)的19%。但即便这样,安徽省的民生工作也依然做得有声有色。  安徽省财政厅厅长陈先森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的财力有限,蛋糕比较小,更要科学、民主、主动理财、把纳税人的钱花在刀刃上。”    民生投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诸多“世界之最”常常为人称道,然而,上海市市长韩正却不愿看到人们用“最贵”等词汇来形容即将召开的上海世博会。  今年2月初,有媒体报道称,上海世博会是“最贵世博会”,花费达4000亿元。观点一出,舆论哗然,因为这样的数字与上海市委、市府提倡的“勤俭办博、廉洁办博”理念相违背。  日前闭幕的全国两会期间,韩正面对“质疑”坦言:“我看网上在炒作上海世博会是‘最贵的世博会’,说花了
电“越发越亏”,火电如今已是电企最头疼的业务。电企人士透露,国资委日前已就电力央企巨亏问题调研。又一轮电价上调呼声响起。    三年亏掉千亿元  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1—8月,电力行业销售利润率为3.5%(火电业务为1.5%),是各主要上下游行业中最低的。  1—6月,全国水电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6亿元,同比增长16.7%;核电企业利润总额64亿元,同比下降22.9%,增速由正转负;火电企业利润总
在华尔街之前经历的数次危机中,“1929大萧条”重演都是市场极易发生的联想。幸运的是,此前的联想从未真正发生。这一次,类似的担忧依然是多虑吗?    2008年的12月中旬,当鲁宾尼、罗杰斯、惠特尼、席勒等八大经济学家、金融家提出预言——道琼斯指数将跌至4000点时,中国却有许多人不屑一顾。  的确,那时的美国股市正在反弹,而当时的布什政府也在极力迎合华尔街的口味,极力营造“最坏的时候就是现在,一
在家电中一直占据“王者席位”的电视,如今山雨欲来风满楼。  电视既是接收影像的接收器,也是向消费者传播内容的信息渠道。在家电厂家那里,电视就是一个图像接收的工具;但到了使用阶段,制作节目、播出节目则需要从国家那里拿到许可,播放节目由国家电视台NHK和众多的民间电视台来完成。  现在两个环节都出现了变化。从2000年开始,日本已经出现了“传播与通信的融合”,过去的传播形式就要发生变革了。而这种变革又
6月15日,一桩被业内称为“中国考研培训第一案”的官司,在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在这起商业纠纷是非悬念的背后,是关于考研培训市场巨大利润的各方争夺。    考研培训市场规模近14亿元    这起官司,源于一个授权。  2007年12月,案件原告焦某与北京世纪文都教育科技公司(下称“文都”)签定了2009年考研培训《远程项目合作协议书》。协议书规定,由文都提供考研、大学英语四六级等教学课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