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外语特色的校企合作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 :软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yy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计算机专业为例,从分析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现状出发,阐述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基于外语特色的校企合作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主要进行详细阐述从校企合作模式、实训基地、考核体系和外语能力等四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关键字:计算机人才;校企合作;外语特色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6.050
  0 引言
  计算机专业的从业人员大都需要经过3、4个月的集中培训,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承担起工作的职责。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院校办学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院校发展教育的必由之路,通过校企合作的有利平台,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企业的距离,学校的教学内容也更贴近社会的需求、更贴近实际操作,使得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与实用性。
  1 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现状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行业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软件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带动了信息的快速发展,进而计算机人才的缺口加大。目前,从教学、工作、餐饮、网购等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包括儿童青少年到退休的老人,无一不在使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因此社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有用人才。
  2 外语特色计算机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作为计算机从业人员不但需要能够读懂软件项目文档,还需要有一定的英语沟通能力。这就需要在学校里加强外语的训练,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外语特色计算机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是高效的必要的培养方式之一,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是使学生从学生角色到职员角色、从校园环境到社会工作环境转变的有利桥梁,而且,校企合作可以更好地弥补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的不足。
  首先,计算机方面的各种软件,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发展到国内,计算机专业学生如果有一定的外语基础,接纳与学习起来相对于比较快,特别是采用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学生很快就会很快了解企业的要求,会很快适应企业的运转。
  其次,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都是素质教育,因为学校不确定学生就业的岗位,所以,学校重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能力。专业相关课程可以和社会主流技术相接轨,但是,毕竟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就业岗位对就职人员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服务方向,学校又不能按照相应的岗位设定课程,所以解决学生适应公司的要求和需要的有效手段就是校企合作,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使其更早、更快适应公司的运转。
  3 人才培养的策略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兴起,各个高校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扩招和相关专业的增加,各个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式,就业有着巨大的竞争和挑战,建立合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是重要的课题,以下提出推进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增加校企互动,建立实训基地和建立合理的考核检验体系三方面策略:
  3.1校企合作模式
  大力度推进创新型外语特色计算机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邀请具有丰富的工作经历、熟悉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素质的企业专家,成立培训小组,高校和企业紧密结合,建立健全的指导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导向,强化英文文档的阅读和写作。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实现教学、操作、实践一体化模式,促进培养目标、学生职业素质和基本操作技能标准进一步贴近企业需求。分析职业岗位需要,结合岗位工作任务,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之后,确立详细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专业的课程、课时。最后,根据工作岗位技能要求创新教学培养模式,高效的利用合作的企业资源,着重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强化学生动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将课程项目化与模块化,将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确保学生的专业技能全方面发展。
  3.2 实训基地
  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增加校企双方互动,合理利用和分配各自的有利资源,公共建设学生培训基地。学校的实践课程应该结合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建立和完善以计算机专业技术为核心的具有真实工作需要的实践体系,然而企业建立重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训平台,担负着培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逻辑能力学生的重任,实现学生与企业就职人员一起交流、一起工作,共同学习,达到不断提升自己能力的目的。通过学校和企业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共同打造具备专业技能和岗位职业能力的计算机人才,拉近学生与就业的距离。
  3.3 考核体系
  合理、健全的考核检验体系有利于培养更高质量的学生,建立以岗位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多元化考核检验体系,由学校传统的考核检验方式转变为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考核体系,根据行业要求规范、工作岗位要求和职业能力标准等,建立和完善考核检验标准和方式。注重实际操作考核和过程跟踪考核,形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进行阶段性和总结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检验体系,重点检验学生的职业技能,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技能与就业竞争力,实现基于外语特色的校企合作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目标。
  3.4 外语能力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各专业特别重视外语的学习,表现在外教人数省内最多,校园广播中设置英语广播节目,在校园文化以及学生活动中突出外语的重要特色。在计算机专业中,除了学习专业英语之外,还设置英语晨读以及外教授课环节。
  在学校中学习理论的同时,充分利用外教资源,在课程中学习外教相对于标准的英语发音与语法,更有利于外语能力的显著提高。
  在校企合作的到企业中实训的环节,也要强化自己的外语能力,虽然没有在校时的良好资源,但是可以借读原版影印图书,不断地学习外语知识,提高与强化自己的外语水平,旨在为以后的计算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4 总结
  随着我国计算机与全球的接轨化,社会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同时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肩负着伟大的使命,实践表明,采用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是比较有效、快捷的培养途径,通过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了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依然会继续探索更合理完善的计算机人才培养策略。
其他文献
【摘 要】义务教育历史课标明确指出:“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初中历史教学通过构建以问题作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探究创新为主的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既可以丰富历史教学理论,对促进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变革、落实新课程,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初中历
【摘 要】教学是以追求学生终身的发展为目标,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参与课堂,仅仅体验教学的“听课”环节是不够的,必须体验教学的“备课”和“授课”环节,才真正的参与了教学的整个过程,通过学生小组的密切合作,使学生探索的经历和得出新发现的体验成为科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即“经历、体验、探索”。  【关键词】合作;参与;备课;授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三江作为侗族的聚集地,承载着传承和发扬其民族文化的重任,如今,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民族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了新的行业发展方向,三江侗族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是其发展民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不断引起人们的重视,美术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如何更好地提升高校美术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是现阶
分析情境化试题特点:是一类能调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类型,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独特的教育功能,是高考的热点题型之一。
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教书育人是社会主义教育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有“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
报纸
海水网箱混养黑鲷技术随着海水网箱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养殖网箱群体密度的增大,养殖海区因残饵引起的海水富营养化加剧,鱼类病害频繁,生长速度明显减缓,直接影响养殖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