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队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o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夹雪,下了两天一夜,又刚过完春节,大留和二屋急着回油田,一连去了三趟车站,都说没车。他们懊丧地往回走,柳树上满是树挂,银雕玉琢一般;路面上结着一层冰,稍不留意就会摔倒。
  大留说:咋办?
  二屋说:再耽搁不得了,三年合同这就期满,是走是留还不是人家一句话么,不就是七八十里路吗?走!
  大留说,听你的。明天5点钟咱们在这见。
  说着话,到了村口,他们就分了手。
  大留起得不算晚,快到村口的时候,见雪地上站着两个人,他知道是二屋和他对象。大留不好意思惊动他们,站住,等着两个人分开。二屋和他对象是中学同学,二屋追她追了许久,她就是不同意,嫌二屋家里穷。二屋到油田当了轮换制石油工人,在钻井队里发了一件印着“石油钻井”四个字的皮夹克,回到村里一晃,她不知怎么就愿意了。大留耐心地等了一会,见他们仍不分手,怕耽误了赶路,大声咳嗽一声走过去。他们才分开了。
  二屋说:才起?不怕睡歪了腚!
  大留想说什么,没说出来,他们告别二屋的对象上了路。
  风很硬,又飘起雪花来,为了驱赶寒冷,他们只好快走,可脚下太滑,走不快,两人都摔了几个骨碌,走了一阵身上便热起来。
  两个人都是那种闷着葫芦不开瓢的人。默默地走了许久,天才亮。大留突然说,屋哥,你说会让我们回来吗?
  二屋无声地笑了笑,说:我们才把技术学到手,现在队上干活的还不全靠我们这些轮换工,把我們全打发回去,那干净,井不打了?
  听二屋这样分析,大留觉得有道理,心里增添了许多信心。忽然又想起什么,说:听说指挥部年前又到农村招工,全是我们山区的,不知道真假。
  二屋说,要留也得留你这样的,个大,有力气,能干,还有眼色。
  大留知道二屋在挖苦自己,不久前自己做了一回冤大头。那天夜里,起完钻,别人都到值班房里睡觉,大留和二屋不敢睡,跑到泵房帮着副司钻检修泥浆泵。本来泵房属于副司钻的岗位,但他们干,副司钻却在一旁叼着烟卷看。他们换好缸套活塞,再装上缸盖就算完事了。这时候副司钻走过来,似不经意的一脚把缸盖踢进了泥浆池。大留二话没说,穿着一身棉衣就跳进了泥浆池。泥浆没过了大留的胸口,浮力又大,往下潜不容易,何况又穿了一身棉衣?多亏大留身大力不亏,几次下潜,总算把缸盖捞了上来。他爬出来,连根头发丝都看不见,整个人活像一尊泥塑……
  大留觉得有一股热热的东西从心里往上涌,烧得喉头发干,发疼,急忙把头低下;好久那股热热的东西才下去,说:屋哥,如果我不往泥浆池里跳还能跑了你?
  二屋听他这样说,心里一阵激动,赶快安慰大留:忍吧,等有一天我们转成了正式工,我不揍得他叫亲爹就不是我爹日出来的。
  两个人再无话,各自想着心思向前走。
  大留弟兄好几个,一个娶上媳妇的也没有。他不想再回去,回去了他要打一辈子光棍。
  下午3点多钟,他们赶到队上,钻井队却搬迁了。两个人又累又饿,从提包里掏出带的蒸馍啃了一气,馍太干,咽不下去,就抓把雪放嘴里嚼。远处有一座新立的井架,估摸有七八里路,吃完了他们继续赶路。路过旧井场的时候,大留被绊了一下,发现雪地里埋着一只刮刀钻头,他们一起扒出来,还是只新的。二屋说:咱们找个地方藏起来,卖给地方打水井的,听说能卖好几百块呢!
  大留说:这是只金钢石钻头,上万都不止呢!
  二屋没说话,吃力地抱起钻头向一墩红柳走去。大留在后面跟了一截,说,屋哥,咱们扛回队里去吧,说不定对咱们留下有利。
  二屋手一松,钻头跌进雪里,他直起腰笑着说,好主意!想不到你小子还有这一手。大留受到表扬,也不好意思笑起来。
  二屋说:七八十斤重呢。大留却不搭话,弯腰抱起,一发力上了肩。他们一起向井架走去。
  走出一里多路,大留热汗淋漓起来。二屋接过去,走了一阵,大留身上的汗消下去了,风一吹浑身冰凉,不等二屋支持不住,就接过来。两个人身上一阵热,一阵冷,直走到天黑,才精疲力尽地走进钻井队用野营房围成的小院。虽然大留肩膀被压得生疼,两条腿也稀软稀软,可他还是勉强支持着,想这样去见队长。
  小院里有一栋做会议室用的简易房,灯火通明,全队人在那里开会。队长在讲话,这时已接近尾声:我们队的轮换工合同期满,按合同规定从今天起开始辞退,按上级要求,辞退分三批,下面我公布第一批被辞退人员名单:苟大留、苟二屋、刘三孩……
  听到队长念自己的名字,大留浑身再没丝毫力气,身子一软,肩上的钻头向他压下来,他咕咚倒在雪地上,钻头跟过来,他哼了一声,再没爬起来。
其他文献
好像是从前年起,云华老想回故乡走一趟。但这念想没法说出口,哪怕是当着爱人的面。也是的,故乡没什么亲人了,最亲的都出了五服,加之又刚刚提拔当局长,若这时回故乡,还不知乡亲们怎么看呢。  然而,云华实实在在想回一趟故乡,尤其是得知儿时最好的伙伴天清没有外出,便越发想了。  这念想他慢慢懂了,用时兴的话说就是乡愁。父母在老家时,云华是经常回去的,那时他有理由,每次回故乡,除了在老屋里住一到两个晚上,他必
01   醒来的时候是六点四十。秦楚楚按亮了她放在床头柜上的手机,上面提示她有三条未读消息。一条是她在一个学外语APP的订阅服务,剩下两个看邮件标题,都是恭喜她获奖的邮件。   秦楚楚难以抑制地扬起嘴角,她负责的一个汽车广告最近被业内挺权威的奖项,评为年度最佳。广告公司待得久了,作息早就紊乱,熬通宵更是常事。咖啡从双份奶、双份糖到全黑,常常后半夜回到家里倒在床上,身体疲乏、精神活跃。大夫说,她
一   凌晨两点,我就该喊王自贤上班了。   王自贤答应一声,起来后打了个哈欠,问:做不做饭?我说做啥饭,时间不早了,到食堂吃一点就行了。这时候的王自贤穿上衣服,慢腾腾的样子。我催促了几次,他穿上工作服、戴上矿帽跟着我走了。   我一直认为王自贤是个老不急,不管什么情况下,他都会说,着啥急,天塌压大家,车到山前必有路。我则不耐烦地说,有啥路哇,现在实行的是打卡,去晚了是要扣工资的。再说,赶不上头一
作者简介:  夏艳平,湖北省作协会员,已在《山花》《长江文艺》《湖南文学》等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小小说数十篇,有作品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等刊转载并入选《微型小说百年经典》及多种年度选本,获全国华语儿童文学邀请赛铜奖、全国微型小说年度优秀作品奖等奖项。  母亲连着喊了几声连生,没听到应答,就走出门来,大着声朝着对面竹林里喊。这次有了效果,母亲一声连生刚喊出,脆嫩的回声就小鸟般扑楞着从
1   十年前那个玩疯了的暑假过后,我独自一人背着铺盖卷到那所远离市区的二中报到,却被门岗的保安拦住,不让进门。   原因是我一身的酒气。   我像受了极大的羞辱,涨紫了脸跟保安叫嚣“我没喝酒……”,吵闹的结果是学生处的领导和我的新生班主任老师到场。经过一番鉴别确认,我的确是没有喝酒,而是洒透了半条裤子的酒所致。   这一切都缘于我临出门前和我那个酒鬼爸爸近乎挑衅般激烈的争吵。   一直
午睡时被鼾声惊醒的杨芷没有像往常那样下床去倒水喝。她平躺着看天花板,那上面有个小小的黑点子。杨芷想那会不会是一只蜘蛛。她又翻过身,看着身边熟睡的丈夫刘云东。   刘云东的头发本来浓密,发质粗硬,却显见得白发愈来愈多了,不知是什么时候增加得那么快。杨芷想,自己好久没这样看过他了。   刘云东的后颈看上去有些松弛,但依旧还是平滑的。后颈窝的皮肤没有像他这种年纪的很多男人那样,一大堆的皱起来,层层叠
胡家垸地势开阔,田地平展,一眼望不到边。   胡记铁匠铺落脚在垸中间,一根黑黑的铁筒烟囱时不时地冒出幽兰的烟来,那烟像疯了一般很快飘散开去。铁匠铺也时不时地传出胡瑞鹤叮当叮当的打铁声来,一阵紧似一阵后,就渐渐地小了,直到没了。   胡瑞鹤打的多为胡家垸人常用的器具,有锄、锹、铲、钉耙、弯刀、菜刀、划镰等,那些铁器粗细厚薄,纹理清晰,钢火又好,经久耐用,每一样都合人心意。   最初打铁,每打一
作者简介:   伍秋福,笔名秋人,广西作协会员。曾获浩然文学奖、广西群众文学奖、《今古传奇》优秀小说奖、冯梦龙杯短篇小说奖、登沙河杯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三届世界华文法治微小说光辉奖、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奖、悟道杯全国微型小说奖、“田工杯”全国廉洁微小说奖、中国人文在线长篇小说奖、广西第九届、第十届小小说奖。   我被尿胀醒了。掀开棉被,寒气像一堆针似的从四面射进我的身体。我猛地打了一个冷颤,急忙扯起棉
李网红怕冷异常,晚上一上床就把被子掖得死死的,连风丝儿也渗不进去,饶是如此,两只脚到天亮还是冰凉冰凉的。  婶婶撺掇她,“丫头,早点找个男将吧,男人屁股上三把火,保你一觉睡到大天亮。”  李网红嫁给了她的姨兄,也就是她要管姨娘叫婆婆。  姑表亲姨表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当时做亲时也是打的这个算盘;自家爹娘死得早,跟着叔叔婶婶看人脸色吃饭,嫁给小时就熟识的姨兄最起码彼此知根知底,虽然比自己大了有八九岁
一  每个清晨,张三叔叔都陪我去读书。  我们走在落满露水的青石板街上,脚下的软布鞋让我们行走得悄然无声。太阳还没有升出来,墙头上的狗尾草依旧低垂着头,猫在墙角打着哈欠,狗在门洞里也打着哈欠。  从靖王府的旁门进去,我看到细眉已经在读书了,她悄悄地斜着目光,小狐一样地偷偷瞧我。我装作没看见,掏出书本高声朗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先生怀揣着戒尺,在房门口静静地踱来又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