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怎么了?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o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度扩张为今日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2009年前10个月,丰田已在全球召回了9次,涉及车辆达到625万余辆。自去年11月,丰田汽车公司再次因脚垫滑动卡住油门踏板缺陷召回426万辆汽车。进入2010年后,丰田汽车再次深陷“召回门”,并愈演愈烈。截至目前,丰田在全球市场召回总量已逾818万辆,超过丰田2009年781万辆的全球总销量。
  
  敬业精神迷失
  
  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始人大野耐一曾说:“企业就像风筝一样,飞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去年,丰田超过美国通用汽车,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商。但在丰田极度扩张的同时,也为今日的危机留下了伏笔。
  从工程上讲,这次油门踏板至少反映了产品设计问题和配件质量问题。设计问题应该在新车上市前的测试中不断解决,这也是新车开发流程中耗时耗费的一项重要内容。丰田在规模扩大、新款车型不断推出的情况下,同时也是在控制成本的压力下,似乎懈怠了测试这项工作。
  供应商零配件不合格是造成召回的一大原因。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也因为供应商问题共同召回四款车。汽车厂商除了要严把生产中的质量关,更要在零配件的选择上谨慎行事。
  最后是解决问题的速度。丰田现在像个官僚公司,已经失去了创立之初的敬业精神。丰田早期在新车型上市后是很注重顾客反馈的,甚至丰田的工程师还亲自到顾客家中了解情况。但这次的油门踏板问题早在2008年就在欧洲浮现,可是直到2009年中丰田的北美分部才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丰田总裁丰田章男在《华盛顿邮报》上发文检讨,要理顺公司内部各地区之间的沟通问题。
  
  教训深刻
  
  在现代大规模生产模式下,丰田事件对于解决大规模生产下的质量控制问题有什么启示?中国的汽车企业尽管制造技术水平不如丰田,但能从丰田事件中得到什么教训呢?
  至少有两点值得深思。第一是需要通过很多年长期积累的汽车品牌价值,是多么容易毁于一旦!丰田长期靠质量和品质赢得消费者,相对于美国汽车都有很高的品牌溢价。一旦这种消费者信心遭到动摇,对公司来讲极其可怕。韩国现代在上世纪80年代中进入北美市场,两年内因质量问题砸了牌子,虽然事过30年,现代汽车品质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提高,但在北美市场仍然是廉价车的代名词。在中国市场有神坛地位的奥迪,在北美也有过惨痛经历。
  第二个教训是企业要尽快尽早地解决消费者投诉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汽车问题这个敌人扼杀在摇篮里。中国一些自主车企常常采用拖、捂、赖的办法逃避、转嫁责任,等到问题闹大了才开始危机公关。设想一下,如果丰田一开始就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调查、解决问题,也不至于闹到美国交通部长亲自公开叫板丰田的地步。
  *作者为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产业技术组首席研究员
其他文献
我对伏尔加河的了解来自俄罗斯经典歌曲《伏尔加纤夫曲》和《三套车》,对俄罗斯文化和历史的了解来自文学巨匠托尔斯泰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对俄罗斯伟岸建筑的了解则源自苏联电影《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女皇》。俄罗斯——神秘、辉煌、雄伟,是一片神奇而壮美的土地。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从辉煌的宫殿到质朴的乡村,从建筑、绘画到芭蕾、音乐……,只有亲自穿越它,才能真正读懂那神秘的伏尔加河、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