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规模发展与适度举债问题的思考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f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规模发展迅速,普遍实施举债发展战略,然而,过度举债谋求高职院校的发展模式,值得商榷。举债求发展和举债防风险二因素不能顾此失彼。高职既要举债求规模发展,同时又要合理使用社会资金和银行贷款,降低筹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规避举债风险。加强对高职院校筹资活动的监控,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制度很有必要。
  【关键詞】高职教育 适度举债 财务风险 内部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日益完善,社会不断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对于高等职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强烈。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发展至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教育规模日益扩大,教育质量日益提高,学生的就业空间日益广阔。但是这一切的成绩都不能掩盖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高职院校举债发展。就高职院校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适当的举债不但能解决高职院校的短期资金问题更能提高办学效率。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在科学规划教育发展规模的基础上适度举债,不失为一个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盲目追求规模化发展,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不考虑自身的偿债能力过度举债。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适度举债能缓解高职院校发展的暂时资金困难,但是如果借债规模过大,反而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从长远角度来说更是有百弊而无一利。高职院校过度举债将会引发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教育风险等。
  一、适度举债与高职院校教育规模发展的关系
  所谓适度举债,是指高职院校教育规模定位与学校财务状况相协调的一种状态。简而言之,就是高职院校要在科学规划教学规模的基础上和保证财务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高职院校的跨越式发展。
  高职院校的教育规模决定负债的规模,而负债规模又反过来影响教育规模。首先,由于财政投入和自筹资金的限制,高职院校扩大学校规模需要必要的资金支撑,而负债可以改善高职院校的财务状况。其次,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将会增加学校收入,再加上规模的扩大也有可能争取到更多的政府财政投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负债也可能会增加高职院校现金流入,从而改善学校的财务状况。第三,如果不考虑学院的还债能力而过度举债,势必会影响高职院校的规模、质量的协调发展。
  二、适度举债的评判原则
  目前对于高职院校举债是否适度尚缺乏系统的原则与评判标准,但是基于高职院校的发展特点以及教育市场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财务角度出发来研究高职院校适度举债的评判标准:
  (一)收益性原则
  收益性原则是评判适度举债的最基本原则。高职院校的收益性越好,说明该院校实施适度负债建设越是值得。
  (二)无财务危机原则
  高职院校应保证学校财务在负债最高时不发生严重的财务危机,不发生资金链断裂,这就是无财务危机原则。
  (三)合理偿还期原则
  偿还期是判断负债是否适度的主要指标。如果高职院校的负债可以在合理的约定期限内偿还借款,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该院校的负债是适度的。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所谓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学校的合理适度举债有利于学校长期稳定可持续正常发展或在预期内实现超常规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三、决定高职院校办学发展规模的因素
  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定位决定了其举债规模是否恰当。如果举债规模超过了学校既定的办学发展规模,将会导致学校办学资金成本过高,从而影响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那么如何界定高职院校的发展规模?笔者认为,以下因素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发展规模:
  (一)办学条件
  一是硬件,主要指标有:生均用地、生均用房(包括生均宿舍、生均教室、生均实验实训室、生均设备等)。二是软件,主要指标有生均师资(包括师资的合理结构)。
  (二)人口规模
  人口规模是决定高职院校发展规模的最基本因素。教育说到底是为人服务的,而作为培养高级应用性技术人员的高职院校来说,人口的规模最终决定了高职发展的规模。因此,高职院校在规划和设定学校教育发展规模时应充分考虑人口规律的变动因素。如果对人口规律认识不足,就会产生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规模规划过大或者过小,从而影响学校的举债决策。尤其应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实施计划生育的人口效应,我国的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如果高职院校对自己办学规模没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将会由于生源不足而影响到学校预期的规模效益。这种情况下,过度借债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危害巨大。
  (三)经济规模
  经济规模决定了用工需求,而用工需求又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规模。从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高职教育规模是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迅速增加而扩大的。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总量较小、民营经济占比较小、工业化程度较低。这个时候我国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以中专职校生为主,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决定了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较低。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此时,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综合素质高、职业技能强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四)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也是影响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规模的一个主要因素。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如果一国的产业结构高度优化,也就是其第三产业与高端制造业占比较大,那么这个国家对于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就会较大;反之,如果一国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与高端制造业所占比重较小,那么这个国家对于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就较小。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较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我国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仍较高,且第二产业中高附加值的部门所占比重较小,第二产业内部呈现结构性失衡的特点。我国的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我国对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呈不断扩大趋势,但是最终高职院校的教育规模仍取决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五)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也是决定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规模的基本因素之一。历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都是与政府的强力推动分不开的。高职院校要规模扩大,必须有资金支持,而政策性财政投入是高职院校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政府政策还影响高职院校筹集社会资金的能力。在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财政补贴往往不能解决高职院校扩大规模所需的一切资金,但是财政补贴具有引导性功能,它能通过一系列优惠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向高职教育投放。另外,政府的就业政策也影响着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规模。
  (六)观念因素
  目前社会上对高职教育仍存在一定偏见,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度不够。比如有人认为高职教育是次等教育,是考不上本科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也有人认为高职教育是中专的延伸,培养的是普通工人,没什么技术含量,不需要学习。这些对于高职教育的传统观念和偏见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
  四、防范筹资风险的对策
  任何经营行为都会面临风险,高职院校的举债行为也一样。尽管适度举债可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但是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高职院校仍可能面临财务风险。因此,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从日常管理中入手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一)加强财务管理,强化内部控制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的命脉,对于高职院校也一样,特别是在举债发展的情况下,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防止出现财务风险尤为重要。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较之计划经济时期均有了较大变化。在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应该借鉴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同时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还应与高职院校特点相结合,准确把握财务管理与高职院校发展之间的关系,从高效利用财政资金、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合理配置教育经费资源、建立健全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等多方面入手,强化高职院校财务内控机制和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以适应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成功与否主要在于有没有一支专业的财务人员队伍。高职院校应该将培养财会人放在重要位置考虑。高职院校主动对财务人员的培养,一方面是向管理要效益型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来防范学校的债务风险。如何加强财会专业队伍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增加专业培训。可定期对学校的财务人员进行专门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2.提高财务人员待遇。很多高职院校中存在財务行政人员待遇偏低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会影响财务人员展开工作的积极性。3.加强对财务人员职业操守的评价和考核。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
  (三)合理筹集资金,降低筹资成本,规避筹资风险
  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适度举债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常态。贷款是融通资金的主要方式,而非学校的经营收入,贷款也需要支付利息作为获得贷款的交换条件。高职院校为获得贷款所需支付的利息也计入成本,如果学校借贷规模超过本身的偿还能力将会引起财务风险。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过度举债的危害,但是光光意识到危害还不够,必须严格控制贷款规模,提高贷款使用效率。如何降低筹资风险?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做好项目立项和评估,搞好项目发展的市场预测,做到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准确立项。2.加强内部审计。对于社会资金和贷款的使用要加强监督,通过内部审计来确保项目资金的有效使用。3.专款专用。应在财务管理中坚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的原则,通过加强对资金的流量控制和投向管理,确保资金用于既定的项目上。说到高职院校举债的风险,其实说到底就是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风险。为加强高职院校的偿债能力,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发挥现有的教学资源优势,通过提供服务增加经营性收入方法来增加资金流入,从而提高偿还债务能力,降低学校财务风险。
  (四)加强对高职院校筹资活动的监控
  主管部门应切实负起责任,对高职院校的筹资以及资金使用活动进行监控,通过建立一系列审批制度来保证对高职院校筹资行为的监控有效、到位。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高职院校过度举债而引起财务风险,主管部门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加强对高职院校的政策引导和监督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不良债务的发生。高职院校是举办高职教育的办学主体,学校对投资方向和贷款规模有自主权,但是教育同时也是公共事业,高职院校的发展状况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都着不小影响,相关的教育或主管部门有权对高职院校的筹资行为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监管。教育、主管部门应通过建立高职院校投资项目审批制度、修订和完善高职院校会计制度、创建高职院校贷款使用情况报告制度等方法对高职院校的筹资活动进行监控,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五)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制度
  对于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来说,仅仅监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把与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相关的指标量化,并在监控过程中根据预测的指标来实时进行提示和预警,才能真正做到及时监控高校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适度的时候还应注意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在高职院校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基础上设置相关量化指标,构建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利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来对高职院校筹资活动进行监控,高职院校也可利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来进行自我审查和内部控制。
  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主要包括预期现金流预算的现金可用度的预警以及运营绩效、偿债能力和发展潜力在内的高职院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风险预警主要用来监控学校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反映高职院校真实的财务情况和财务管理水平、及时揭示问题和提示风险。当系统发出风险预警信号后,教育、主管部门应督促学校主动采取措施防止风险的发生和进一步扩大,或在风险已经发生以后尽量降低损失的程度。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对高职教育的规模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资金短缺仍是高职院校扩大办学规模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就不可能及时改善办学条件,为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不少高职院校通过向银行贷款等形式筹集到大量资金。举债发展高职教育是一般双刃剑,如果借贷规模恰当且运用合理将会推动高职院校长远发展;但是如果过度举债或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将会导致学校债务负担超出预期,甚至引发财务风险。因此高职院校审慎举债,把借贷规模与学院发展规模结合起来筹划,从而推动现代高职教育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宇轩.高职院校的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山东大学.2010.
  [2]吕春莹.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08.
  [3]朱婕.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发展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10.
  
  作者简介:陈瑞生(1957-),男,会计师,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在引起腰痛及根性坐骨神经痛的腰椎疾患中,腰间盘脱出症是最常见的疾病.但依脱出的节段、部位、类型、累及神经根的局部改变、年龄等不同,可表现出许多不同的临床症状.为了正
11月6日,武汉,2004年华中图书交易会落下帷幕。一家来自广州的图书发行公司--广州开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其新颖的营销手法,人文化的开心理念,引起了业内各界人士的关注。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人才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能够有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标准,教师需要结
那樟树和橡树  正是四月最好的时光,  叶片在风中发出声响。  一种难得的寂静,冲击着  伸入高空的树冠。我们也登高  激烈的心跳促使我大口呼吸,  对于未来,似乎依然有雄心,  脚下的泥土,怎么看都不像困境,  可在接近下山时  我看到那忧伤的纵裂,  那樟树和橡树,还有桦树和鹅掌楸  被一股浓重的阴影笼罩:  它们之中的一棵——躯干折断了  就在那遥远的山崖边  兀自伫立,我不知剩下的日子  
期刊
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对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给以住房保障的政策倾斜,保证“居者有其屋”,是各国政府解决住房问题的基本目标。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最近五年来,住房市场化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在这个信息化的21世纪,世界各民族的物质生活日趋相同,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正确认识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对我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高校广告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广告设计教学应该系统化”的观点,并指出实际平面设计专业广告设计系统化教学与改革的五种具体方法。  【关键词】广告设计 教学与改革    一、广告设计教学的现况及所暴露的问题  现今,大多数高校《广告设计》课程,多偏重广告创意技法设计表现的训练,不重视广告设计的实用性,不关注广告设计前的广告策划工作,不考虑广告设计练习的系统化,往往
出生名门 投身革命翁永庆先生1923年1月出生于江苏常熟,是满清名门之后,祖先中翁心存、翁同书、翁同稣等人名垂千古.从翁心存开始,翁门四代人翰林,其中翁同稣、翁曾源二人得中状元.翁心存为"翁氏藏书"始祖,而翁同稣是翁氏家族中最有社会名望的人,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尤以同治帝、光绪帝的老师而闻名于世.出生于这样一个书香门第的翁老,不仅饱读诗书、才高八斗,而且举手投足问彰显出良好
期刊